三二 襄公四年

字数:768

晉侯欲伐戎狄,“魏絳曰:‘……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夏訓有之曰:有窮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對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按二十五年,崔杼“盟國人於大宫,曰:‘所不與崔慶者——’晏子仰天歎曰:‘嬰所不惟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乃歃”;《註》:“盟書云:‘所不與崔慶者,有如上帝!’讀書未終,晏子抄答,易其詞,因自歃。”文心甚細。實則魏絳論和戎一節,正亦絳詞未畢,而晉侯瞿然抄問也。吾國古籍記言,語中斷而脈遙承之例莫早於此。《漢書·霍光傳》:“光與羣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曰:‘……與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亂,詔掖庭令,敢泄言要斬——’太后曰:‘止!爲人臣子當悖亂如是耶?’王離席伏。尚書令復讀曰”云云;《魏書·蠕蠕傳》:“阿那瓌起而言曰:‘臣之先逐草放牧,遂居漠北——’詔曰:‘卿言未盡,可具陳之。’阿那瓌又言曰: ‘臣先祖以來,世居北土’”云云;即其類。貫華堂本《水滸》 第五回:“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智深睁着眼道:‘你説!你説!’‘——説,在先敝寺’”云云;金聖歎批:“‘説’字與上‘聽小僧’本是接着成句,智深自氣忿忿在一邊夾三二着‘你説、你説’耳。章法奇絶,從古未有!”不知此“章法”開於《左傳》,足徵批尾家雖動言“《水滸》奄有邱明、太史之長”,而於眼前經史未嘗細讀也。《隋書·經籍志》一:“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謂書字——‘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非紀言也,竟亦用此法。若《聊齋志異》卷八《吕無病》:“久之久之,方失聱而言曰:‘妾歷千辛百苦,與兒逃於楊——’句未終,縱聱大哭,倒地而滅”;《蕩寇志》第一〇〇 回:“高俅指着林沖駡道:‘本帥舎你不死,你倒——’林冲咬牙切齒,大駡:‘奸賊休走!’”;則中斷而無後繼,爲此“章法” 之變。

【增訂三】語之“未終”,固由於“抄問”者之插口,亦或由於語者之守口。如鄭德輝《㑳梅香》第二折樊素轉述裴小蠻語告白敏中云:“待和你今宵——”白問:“今宵和小姐怎的?”樊唱:“一句話到我這舌尖上卻嚥了。”

另一變如《後漢書·袁紹傳》下袁譚墮馬,“顧曰:‘咄!兒遍我,我能富貴汝。’言未絶口,頭已斷地”;是譚未畢厥詞而已身首異處,范曄足成其語而申明焉,其《列女傳》記陰瑜妻“以粉書扉上曰:‘尸還陰’,‘陰’字未及成”,亦然。參觀《太平廣記》卷五五《鄭居中》(出《逸史》):“紙上有四字云:‘香火願畢’,‘畢’字僅不成”,又卷二四二《竇少卿》(出《王氏見聞》):“其從者尉卒於店中;此人臨卒,店主問曰:‘何姓名?’ 此僕只言得‘竇少卿——’三字,便奄然無語。”


三一 成公十六年三三 襄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