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水

字数:10100

濡水从塞外来①,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②,

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则连渊水注之③。水出故城东,西北流迳故城南,又西北迳绿水池南,池水渊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东迳故城北,连接两沼,谓之连渊浦④。又东北注难河⑤,难河右则汙水入焉。水出东坞南,西北流迳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野⑥。镇东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难河,濡、难声相近⑦,狄俗语讹耳。

【注释】

①濡水:即今河北东北部滦河。

②辽西:即辽西郡。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阳乐县(今辽宁义县西)。三国魏时与阳乐县同移治今河北卢龙东南。令支县:战国燕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迁安西。

③连渊水:在今河北沽源境内。

④连渊浦:当在今河北沽源境内。

⑤难河:具体不详。

⑥沙野:一本作“沙”。《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上文云‘迳沙野南’,则北人名必与‘沙野’异,故郦氏著之。若亦名‘沙野’,何庸赘言,此当阙疑。”

⑦濡(nuán)、难(nán)声相近:濡、难两字读音相近。

【译文】

濡水

濡水从塞外流来,往东南流过辽西郡令支县北面,

濡水发源于御夷镇东南,有两个源头在山的两边往西北并流,出山后合成一流。濡水又往西北流经御夷老城以东、御夷镇以北一百四十里,又往北流,向左流有连渊水注入。连渊水发源于老城以东,往西北流经老城南面,又往西北流经绿水池南,池水渊深不流。连渊水又往西,然后转弯北流,又往东流经老城北面,把两个池沼连结在一起,叫作连渊浦。又往东北注入难河,难河右岸有汙水注入。汙水发源于东坞以南,往西北流经沙野南面,北方人叫沙野。汙水在镇东北二百三十里,往西北注入难河,濡、难二字读音相近,是北狄语讹所致。

濡水又北迳沙野西,又北迳箕安山东①,屈而东北流,迳沙野北,东北流迳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②。

【注释】

①箕安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即今之特门兀术山。”特门兀术山,具体不详。

②潭:深,深邃。

【译文】

濡水又往北流经沙野以西,又往北流经箕安山以东,折向东北,流经沙野北面,又往东北流经林山北麓,濡水北面有个水池,池水静止不流。

濡水又东北流迳孤山南①,东北流,吕泉水注之②。水出吕泉坞西,东南流,屈而东,迳坞南东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③,合为一水,镇东北四百里,东南注吕泉水。吕泉水又东迳孤山北,又东北,逆流水注之。水出东南,导泉西流,右屈而东北注,木林山水会之。水出山南,东注逆水,乱流东北注濡河。

【注释】

①孤山:在今北京房山区西南。

②吕泉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吕泉水当即今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西之水。”

③雁次:像群雁飞行的次序一样。

【译文】

濡水又往东北流经孤山以南,往东北流,有吕泉水注入。吕泉水发源于吕泉坞西麓,往东南流,折向东边流过山坞以南,往东北流,有三泉水注入。三泉水有三个源头,依次汇合为一条水流,在御夷镇东北四百里,往东南注入吕泉水。吕泉水又往东流经孤山北面,又往东北流,有逆流水注入。逆流水发源于东南方,水往西流,向右转弯然后往东北流,与木林山水汇合。木林山水发源于山南,往东流注入逆水,乱流往东北注入濡河。

濡河又东,盘泉入焉①。水自西北、东南流,注濡河。

【注释】

①盘泉:在今内蒙古多伦境内。

【译文】

濡河又往东流,有盘泉注入,盘泉水来自西北方,往东南流,注入濡河。

濡河又东南,水流回曲,谓之曲河①。镇东北三百里,又东出峡入安州界②,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③。《地理志》曰:濡水出县北蛮中。汉景帝诏李广曰④:将军其帅师东辕⑤,弭节白檀者也⑥。

【注释】

①曲河:在今内蒙古多伦境内。

②安州:北魏皇兴二年(468)置,治方城(今河北隆化伊逊河东岸)。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在今北京密云区东北七十里。

③白檀县: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平东北小城子。县因白檀山而名。

④汉景帝:此当为“汉武帝”之讹。《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李广传》是广为右北平时事,在武帝元朔二年,非景帝也,今订。”译文从之。

⑤帅:统率,率领。东辕:谓领兵东出或驻守东境。辕,军营的辕门。

⑥弭节:驻节,停车。弭,止。节,车行的节度。

【译文】

濡河又往东南流,河道迂曲回环,称为曲河。在御夷镇东北三百里,东流出峡,进入安州境内,往东南流经渔阳郡白檀县老城。《地理志》说:濡水发源于白檀县北方的蛮族地区。汉武帝给李广的诏书说:命令将军率军东进,在白檀县歇息。

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①。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②。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③,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术矣。要水又东南流,迳白檀县而东南流,入于濡。

【注释】

①要水:在今北京密云区东北。

②大要水:在今北京密云区东北。

③要阳县:西汉置,为渔阳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丰宁东兴州河西。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向右流与要水汇合。要水发源于塞外,三条河水并流,称为大要水。往东南流经要阳县老城东面,老城原是都尉治,王莽时改名为要术。要水又往东南流经白檀县,再往东南流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索头水注之①。水北出索头川②,南流迳广阳侨郡西③,魏分右北平④,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于濡。

【注释】

①索头水: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境之伊逊河。

②索头川:在今河北隆化县境内。

③广阳侨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改益州置,与安州同治方城(今河北隆化伊逊河东)。

④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有索头水注入。索头水源出索头川,往南流经广阳侨郡西面,这个侨郡是魏时从右北平郡分出,郡治也就是今天安州的州治。索头水又往南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①。其水三川派合②,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藏水③,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④。泉发州东十五里,东流九十里,东注西藏水。西藏水又西南流,东藏水注之⑤。水出东溪⑥,一曰东藏水,西南流出谷,与中藏水合⑦。水导中溪,南流出谷,南注东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⑧,水曰三藏水⑨。东藏水又南,右入西藏水,乱流右会龙泉水⑩。水出东山下,渊深不测,其水西南流,注于三藏水。三藏水又东南流,与龙刍水合。西出于龙刍之溪,东流入三藏水。又东南流迳武列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⑪。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⑫,命选练之士⑬,弯张弧矢⑭,无能届其崇标者⑮。其水东合流入濡。

【注释】

①武列水:又名热河。即今河北承德北武烈河。

②派合:指水流汇合。派,支流。

③西藏水:《水经注疏》:“戴(震)云:西藏水即今之固都尔呼河(今河北承德武烈河之西源鹦鹉河)。”

④蟠泉水:具体不详。

⑤东藏水:即今河北承德北武烈河东源玉带河。

⑥东溪:东藏水别名。

⑦中藏水:即今河北承德北武烈河之北源。

⑧三藏川:当在河北承德一带。

⑨三藏水:即今河北承德北武烈河。

⑩龙泉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龙泉水今名汤泉,出承德府(今河北承德)东北八十里之汤山,温暖适宜。”

⑪石挺:即石挺峰。也即今河北承德东北十六里的磬锤峰。

⑫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⑬选练之士:挑选的士兵。练,通“拣”。选择,挑选。

⑭弯张:先弯曲后张射。弧矢:弓箭。

⑮届:达到。崇标:高高的顶巅。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有武列水注入。武列水三源合流,西源的右边是一条溪水,又称西藏水,往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汇合。蟠泉水发源于安州城以东十五里,东流九十里,注入西藏水。西藏水又往西南流,有东藏水注入。这条水出自东溪,又称东藏水,往西南流出谷,与中藏水汇合。中藏水出自中溪,南流出谷,往南注入东藏水。因此把这三条溪流称为三藏川,汇合后就叫三藏水。东藏水又往南流,向右注入西藏水,乱流向右流汇入龙泉水。龙泉水发源于东山下,深不可测,往西南流,注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东南流,与龙刍水汇合。龙刍水出自西方的龙刍溪,往东流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东南流经武列溪,称为武列水,往东南流经石挺峰下。石挺峰高居于群山之上,孤峰直插云霄,陡崖极其险峻,高达百余仞。州牧、太守经过这里时,常叫选拔出来的弓箭手张弓射箭,但没有一个人能射到石挺峰巅的。水往东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五渡水注之①。水北出安乐县丁原山②,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本三会城也③。其水南入五渡塘④,于其川也,流纡曲⑤,溯涉者频济⑥,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流注于濡。

【注释】

①五渡水:即今老牛河。源于今河北承德北,西南流至下板城北入滦河。

②安乐县: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顺义区西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潞县。东魏元象中寄治今北京密云区东北五十里。

③三会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无此县,而营州建德郡阳武有三合城,即此三会城也。则县本属建德郡,后并入阳武矣。”守敬按:“据安乐故城,则当为北燕所置,而魏收略之。当在今平泉州(今河北平泉)西。”

④五渡塘:当在今河北承德一带。

⑤纡(yū)曲:迂回曲折。

⑥溯涉者:逆流涉水之人。溯,逆水而上。涉,徒步渡河。济:渡河。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有五渡水注入。五渡水发源于北方的安乐县丁原山,往南流经该县老城西面,就是原来的三会城。五渡水往南注入五渡塘,这条水萦纡曲折,行人要接二连三地过渡,溪和塘都因此得名。水又南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与高石水合①。水东出安乐县东山,西流历三会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

【注释】

①高石水:即瀑河。位于今河北平泉东北境。

【译文】

濡水又与高石水汇合。高石水发源于东方的安乐县东山,往西流经三会城南面,往西注入五渡川,接着往下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迳卢龙塞①,塞道自无终县东出渡濡水,向林兰陉②,东至清陉③。卢龙之险,峻坂萦折,故有九䋫之名矣。燕景昭元玺二年④,遣将军步浑治卢龙塞道⑤,焚山刊石⑥,令通方轨⑦,刻石岭上,以记事功,其铭尚存。而庾杲之注《扬都赋》⑧,言卢龙山在平冈城北⑨,殊为孟浪⑩,远失事实。余按卢龙东越清陉,至凡城二百许里⑪。自凡城东北出,趣平冈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龙则五百里⑫。故陈寿《魏志》⑬:田畴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⑭,五百余里迳白檀,历平冈,登白狼⑭,望柳城⑯。平冈在卢龙东北远矣,而仲初言在南⑰,非也。

【注释】

①卢龙塞:在今河北迁西北喜峰口一带。古有塞道,自今天津冀州区东北经河北遵化,循滦河河谷出塞,折东趋大凌河流域,为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交通要道。

②林兰陉(xíng):在今河北迁西北喜峰口西。

③清陉:在今河北迁安东北。

④燕景昭元玺二年:353年。景昭,即十六国时期前燕景昭帝慕容儁(jùn)。字宣英。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皇帝。元玺,前燕慕容儁的年号(352—357)。

⑤步浑:人名。具体不详。

⑥刊:砍斫,削除。

⑦方轨:两车并行。

⑧庾杲之:当为“庾仲初”之讹。《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晋书·文苑传》,庾阐字仲初,作《扬都赋》,为世所重,不言有《注》。据《沔水》篇称庾仲初《扬都赋》注云云,知《赋》有《注》。据此篇称仲初注《扬都赋》云云,又申之曰仲初言在南,知《赋》是仲初自注,与南齐之庾杲之无涉也。”《扬都赋》:东晋庾阐著。

⑨卢龙山:自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七老图山岭起,蜿蜒于长城内外,直至山海关北,卢龙塞道在其地。平冈城:即平刚县。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⑩孟浪:荒诞不着边际。

⑪凡城:即凡城县治。在今河北平泉南。

⑫黄龙:边塞名。在今辽宁开原西北。

⑬陈寿《魏志》: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文字。

⑭堑(qiàn)山堙(yīn)谷:开高山,填深谷。堑,挖掘。堙,填,堵塞。

⑮白狼:即白狼县。战国秦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

⑯柳城:即柳城县。西汉置,属辽西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西南十二台营子。

⑰仲初:庾阐,字仲初。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好学,九岁能属文。州举秀才,皆不行。累迁尚书郎、彭城内史、散骑侍郎等。有《吊贾谊辞》《扬都赋》存世。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经卢龙塞,其道路从无终县向东渡过濡水,经过林兰陉,往东直达清陉。卢龙地势峻险,陡坡七转八弯,因此有九䋫之名。燕景昭元玺二年,派遣将军步浑修筑卢龙塞道,他焚山劈石,拓宽山道,可容两车并行,并在岭上刻石,记述筑路的工程,石碑至今还在。但庾仲初注《扬都赋》,却说卢龙山在平冈城以北,实在太粗忽,与事实相去太远了。我查考:从卢龙往东越过清陉,到凡城约二百里。从凡城往东北走,去平冈老城约一百八十里,去向黄龙则有五百里。所以陈寿《魏志》说:田畴率军取道卢龙塞,劈山填谷五百余里,经白檀,过平冈,登上白狼山,直指柳城。平冈在卢龙东北很远,而庾仲初却说在南面,是不对的。

濡水又东南迳卢龙故城东,汉建安十二年①,魏武征蹋顿所筑也②。

【注释】

①建安十二年:207年。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

②魏武:即曹操。蹋顿:东汉时乌桓部落的首领。汉献帝时,丘力居死,从子蹋顿有武略,代立为王。后为曹操击败于柳城,斩之。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经卢龙老城东面,老城是汉建安十二年魏武帝出征蹋顿时所建。

濡水又南,黄洛水注之①。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

【注释】

①黄洛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黄洛水以黄洛城得名,当即今出董家口(今河北秦皇岛抚宁区东北)东北之水,下流至潘家口(今河北迁西北潘家口)北入滦河者也。”

【译文】

濡水又南流,有黄洛水注入。黄洛水发源于北面的卢龙山,往南流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洛水合焉①。水出卢龙塞,西南流注濡水。

【注释】

①洛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迁安县(今河北迁安)西北有长河,即洛水,源出董家口外。”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与洛水汇合。洛水发源于卢龙塞,往西南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屈而流,左得去润水,又合敖水,二水并自卢龙西注濡水①。

【注释】

①“濡水又屈而流”几句:《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迁安县(今河北迁安)西北有清河、蛤螺河,并出口外,一自榆木岭流入,一自城子岭流入,合流南入滦河,即此二水也。”

【译文】

濡水又转弯继续奔流,左边接纳了去润水,又汇合了敖水,这两条水都从卢龙往西注入濡水。

濡水又东南流迳令支县故城东①,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②,辽西郡令支隶焉③。《魏土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④,南流迳孤竹城西⑤,右合玄水⑥,世谓之小濡水,非也。水出肥如县东北玄溪,西南流迳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迳肥如县故城南,俗又谓之肥如水⑦。故城,肥子国⑧。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⑨,燕封于此,故曰肥如也。汉高帝六年⑩,封蔡寅为侯国⑪。西南流,右会卢水⑫,水出县东北沮溪⑬,南流谓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阳乐水,水出东北阳乐县溪⑭。《地理风俗记》曰:阳乐,故燕地,辽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土地记》曰:海阳城西南有阳乐城⑮。其水又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⑯。水发冷溪⑰,世谓之冷池。又南得温泉水口。水出东北温溪⑱,自溪西南流,入于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桑钦说⑲,卢子之书言⑳:晋既灭肥,迁其族于卢水。卢水有二渠,号小沮、大沮,合而入于玄水。又南与温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地理志》曰:卢水南入玄,玄水又西南迳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东入濡,盖自东而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城,故孤竹国也。《史记》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21),让国于此,而饿死于首阳(22)。汉灵帝时(23),辽西太守廉翻梦人谓己曰(24):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椁(25),闻君仁善,愿见藏覆(26)。明日视之,水上有浮棺,吏嗤笑者皆无疾而死,于是改葬之。《晋书地道志》曰(27):辽西人见辽水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

【注释】

①令支县:战国燕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迁安西。

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③隶:隶属,归属。

④肥如:即肥如县。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北潘庄镇沈庄一带。

⑤孤竹城:商、周时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南。

⑥玄水:又名元水。即今河北卢龙东北青龙河。

⑦肥如水:即肥如河。滦河之支流玄水。在今河北卢龙东北。

⑧肥子国:在今河北藁城西南七里。

⑨肥子:即绵皋。春秋时白狄肥氏首领。奔:逃亡。

⑩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⑪蔡寅:西汉诸侯。秦末参加起义,为魏王豹之太仆。汉王三年(前204)降刘邦,任车骑都尉,击破秦将龙且。高祖六年(前201)封肥如侯。

⑫卢水:即青龙河。滦河支流。在今河北东北部。源出辽宁凌源西南,西南流入河北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经卢龙、迁安南入滦河。

⑬沮溪:《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出今迁安县(今河北迁安)边外,都山东南。”

⑭阳乐县:战国燕置,为辽西郡治。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西汉属辽西郡。三国魏移治今河北卢龙东南。北齐废。

⑮海阳城:西汉海阳县治所。在今河北滦州西南。北齐废。

⑯小沮水:即今河北迁安东北冷口沙河。

⑰冷溪:《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迁安县东北七十里,有冷口关,盖即冷溪所发之地。”

⑱温溪:《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曰暖河,出迁安县(今河北迁安)东北六十里刘家关。”

⑲桑钦:字君长。西汉成帝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撰有《水经》三卷。于地理沿革、山脉河流走向等有研究。

⑳卢子之书:《水经注疏》熊会贞按:“《㶟水注》代城下引卢植说,此卢子当即卢植。《御览》一百六十一引植《冀州风土记》,盖即《注》所指之书也。”

(21)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让次子叔齐继承王位。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兄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为君,先后逃亡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古人把二人当作“义”的化身。

(22)首阳:又名阳山。即今河北卢龙东南二十五里阳山。

(23)汉灵帝:东汉皇帝刘宏。

(24)廉翻:具体不详。

(25)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棺椁(guǒ):泛指棺材。

(26)藏覆:埋藏覆盖,这里指安葬。

(27)《晋书地道志》:书名。《又称晋地道志》《地道记》。东晋著作郎王隐所作。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经令支县老城东面,这就是王莽时的令氏亭。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国的部分土地设置辽西郡,令支县隶属于该郡。《魏土地记》说:肥如城以西十里,有濡水,往南流经孤竹城以西,右边流汇合了玄水,人们称之为小濡水,这不对。玄水源出肥如县东北方的玄溪,往西南流经县东,先转向东边,再转向南边,然后折回西边,从肥如县老城南面流过,民间又叫肥如水。老城原属肥子国。应劭说:晋灭了肥,肥子投奔到燕国,燕王将他分封在这里,所以叫肥如。汉高帝六年,把这地方封给蔡寅,立为侯国。玄水往西南流,右边汇合了卢水,卢水发源于肥如县东北的沮溪,往南流,称为大沮水;又往南流,左边汇合了阳乐水,阳乐水发源于东北方的阳乐县溪。《地理风俗记》说:阳乐原是燕地,秦始皇二十二年设辽西郡,郡治就在这里。《魏土地记》说:海阳城西南有阳乐城。阳乐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沮水,汇流处叫阳口。沮水又往西南流,有小沮水注入,小沮水发源于冷溪,人们称之为冷池。小沮水又往南流,汇合了温泉水。温泉水出自东北方的温溪,往西南流,注入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汇合,称为卢水。桑钦提到卢子的书中说:晋灭肥后,把那一族人迁到卢水一带。卢水有两条渠道,称为小沮水和大沮水,二渠汇合注入玄水。卢水又往南流,与温水汇合。温水发源于肥如城以北,往西流,注入玄水。《地理志》说:卢水往南注入玄水,玄水又往西南流经孤竹城北面,往西注入濡水。因此《地理志》说:玄水东流注入濡水,是从东边流来的。《地理志》说:令支有孤竹城,就是旧时的孤竹国。《史记》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为了辞让王位,在首阳山饿死。汉灵帝时,辽西太守廉翻梦见有人对他说:我是孤竹君的儿子,伯夷的弟弟,我的棺椁在辽海漂浮,听说您是个行善的人,希望您替我掩埋一下。第二天果然看到海上有浮棺,那些嗤笑他的小吏都无疾而死,于是就改地安葬。《晋书地道志》说:辽西人看到辽水上有浮棺,想把它打开,却听到有声音说,我是孤竹君,你为什么要开我的棺椁呢?因此人们就为他立祠。祠在山上,城在山边,肥如县城南十二里,就是两水汇合的地方。

又东南过海阳县西,南入于海。

濡水自孤竹城东南迳西乡北,瓠沟水注之。水出城东南,东流注濡水。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过海阳县西,往南注入大海。

濡水从孤竹城东南流经西乡北面,瓠沟水注入。瓠沟水发源于孤竹城东南方,往东流注入濡水。

濡水又迳故城南,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①。东迳乐安亭北②,东南入海。

【注释】

①小濡水:在今河北乐亭东北。

②乐安亭:在今河北乐亭东北二十里。

【译文】

濡水又从老城南面流过,分为两条,北边分支流出的,人们称之为小濡水。往东流经乐安亭北面,往东南注入大海。

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①。渎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②,世谓之新河矣。陈寿《魏志》云:以通海也③。新河又东北绝庚水④,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泃渠之水⑤,又东北迳昌城县故城北⑥,王莽之淑武也。

【注释】

①新河: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征乌桓蹋顿开凿的运河。大致经今天津宝坻区和河北玉田、丰南、唐山、滦南、滦县等市县地。与平虏、泉州两渠形成一条由北折东的运输渠道。

②泃(jū)口:即泃河口。

③以通海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④绝:横渡。

⑤泃渠:即泃水。

⑥昌城县: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唐山丰南区西北。

【译文】

濡水往东南流经乐安亭南面,往东与新河旧道汇合。旧河道在雍奴县承接鲍丘水,往东流出,称为盐关口。魏太祖征伐蹋顿时,同时疏导了泃河口,所开的渠道,人们称之为新河。陈寿《魏志》说:开新河通大海。新河又往东北穿过庚水,又往东北流出,经右北平穿过泃渠水,又往东北流经昌城县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淑武。

新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渎东南入海。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①,谓之交流口。水出新安平县②,西南流迳新安平县故城西,《地理志》:辽西之属县也。又东南流,龙鲜水注之③。水出县西北,世谓之马头水。二源俱导,南合一川,东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龙鲜水,东入封大水者也。乱流南会新河,南注于海。《地理志》曰:封大水于海阳县南入海④。

【注释】

①封大水:即今河北东北部陡河。源出唐山丰润区北燕山山脉,南流经唐山入海。

②新安平县: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州西北。

③龙鲜水:源出今河北迁西南,西南流经唐山丰润区东。又东南流入封大水。相当于今河北陡河上游西源。

④海阳县: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州西南。

【译文】

新河又往东流,分为两条,支流往东南注入大海。新河从支渠口往东流,汇合了封大水,汇流处叫交流口。水道从新安平县出来,往西南流经新安平县老城西面,《地理志》:这是辽西郡的属县。又往东南流,有龙鲜水注入。龙鲜水发源于新安平县的西北方,人们称之为马头水。马头水有两个源头,往南流汇合为一条,往东注入封大水。《地理志》说:龙鲜水往东注入封大水。乱流往南汇入新河,往南注入大海。《地理志》说:封大水从海阳县南面注入大海。

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与缓虚水会①。水出新平县东北②,世谓之大笼川,东南流迳令支城西③,西南流与新河合,南流注于海。《地理志》曰:缓虚水与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东与素河会④,谓之白水口。水出令支县之蓝山⑤,南合新河,又东南入海。

【注释】

①缓虚水:当在今河北滦州一带。

②新平县:当为“新安平县”之脱。译文从之。

③令支城:令支县治所。在今河北迁安西。

④素河:《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蓝)山在今迁安县(今河北迁安)西南三十里,又谓之岚山,素河水出焉,又名溯河,皆因声近而讹也。”

⑤令支县:战国燕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迁安西。蓝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其色蓝翠重叠,故名。山在今迁安县(今河北迁安)西南三十里,又谓之岚山。”

【译文】

新河又往东流出海阳县,与缓虚水汇合。缓虚水发源于新安平县东北方,世人称之为大笼川,往东南流经令支城以西,往西南流,与新河汇合,南流注入大海。《地理志》说:缓虚水与封大水都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东流,与素河汇合,汇流处称为白水口。素河发源于令支县的蓝山,南流汇入新河,又往东南注入大海。

新河又东至九濄口,枝分南注海①。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汉高祖六年②,封摇毋馀为侯国③。《魏土地记》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也。新河又东与清水会④,水出海阳县,东南流迳海阳城东,又南合新河,又南流十许里,西入九濄注海。新河东绝清水,又东,木究水出焉⑤,南入海。新河又东,左迤为北阳孤淀⑥,淀水右绝新河,南注海。新河又东会于濡。

【注释】

①枝分南注海:《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枝水在今滦州(今河北滦州)西南,久湮。”

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

③摇毋馀:东越人。秦末以越队将从刘邦入关破秦。楚汉战争时,任都尉击项羽。汉高祖六年(前201)封海阳侯。

④清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海阳有清水。今清河出滦州(今河北滦州)西五子山东。”

⑤木究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汉志》絫县,下官水南入海。钱坫曰:今曰馆水,在昌黎县南二十五里。《水经注》作木究水,以字形相乱。钱谓下官即木究,是也。但以昌黎南之馆水当之,则非……盖在今滦州之南。”

⑥迤(yǐ):斜行,水曲折而流。北阳孤淀:《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滦州南有大田泊,产苇蒿,当即此淀。”

【译文】

新河又往东流到九濄口,分支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往东流经海阳县老城南面,汉高祖六年,把该县封给摇毋馀,立为侯国。《魏土地记》说:令支城以南六十里有海阳城。新河又东流,与清水汇合,清水发源于海阳县,往东南流经海阳城东面,又南流与新河汇合,又南流了十里左右,往西流入九濄,注入大海。新河东流穿过清水,又东流,木究水流出,南流注入大海。新河又东流,从左边曲折流出,成为北阳孤淀,淀水向右穿过新河,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东流,与濡水汇合。

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①,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絫县,王莽之选武也。絫县并属临渝②,王莽更临渝为冯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③,王莽改曰揭石也。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④,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⑤。《三齐略记》曰⑥: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⑦,疑即是也。濡水于此南入海,而不迳海阳县西也。盖《经》误证耳。又按《管子》⑧:齐桓公二十年⑨,征孤竹⑩,未至卑耳之溪十里⑪,闟然止⑫,瞠然视⑬,援弓将射,引而未发,谓左右曰:见前乎?左右对曰:不见。公曰:寡人见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⑭,走马前,岂有人若此乎?管仲对曰⑮:臣闻岂山之神有偷兒⑯,长尺人物具,霸王之君兴,则岂山之神见。且走马前,走,导也⑰;袪衣,示前有水;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⑱,从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济,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⑲。今自孤竹南出,则巨海矣,而沧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赞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⑳,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21)。

【注释】

①絫(lěi)县:西汉置,属辽西郡。在今河北昌黎南。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仙台山。

②临渝:即临渝县。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东北。

③骊成县: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乐亭西南三十里。

④枕:临近,靠近。甬道: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

⑤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吴史学家。后因避司马昭之讳,改为韦曜。曾依刘向所作,校定群书。著有《国语注》《汉书音义》。

⑥《三齐略记》:书名。晋人伏琛(chēn)撰。

⑦岌岌(jí):高貌。东趣:向东倾斜。趣,趋向。

⑧《管子》:书名。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内容庞杂,包含有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

⑨齐桓公二十年:前666年。

⑩孤竹:商代国名。在今河北卢龙南。

⑪卑耳之溪:当今山西平陆西北。

⑫闟(xī)然:住立貌。

⑬瞠(chēnɡ)然:惊视貌。

⑭袪(qū)衣:撩起衣服。

⑮管仲:亦称管子。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颍水之滨)人。本为公子纠的臣子。公子纠死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相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齐桓公时任命为卿,尊称仲父。

⑯偷兒:《管子·小问》篇作俞兒,山神的名字。

⑰走,导也:此指引路。

⑱赞水:引导涉水。赞,引导。

⑲抵罪:这里指齐桓公因不知管子之聪慧而心怀愧疚,故自认为有罪而该受到惩罚。

⑳襄:冲上,漫上。

(21)苞沦:这里指被包裹而沉没。

【译文】

濡水又往东南流到絫县碣石山,文颖说:碣石在辽西絫县,王莽时称为选武。絫县隶属于临渝,王莽时把临渝改为冯德。《地理志》说: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王莽时改名为揭石。汉武帝也曾登山观望大海,并在这里刻石题字。如今海滨有一座岩石,样子很像甬道,长数十里,在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常常露出水面,立在大海之中。潮水大涨时就淹没,退潮时,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人称之为天桥柱。石柱的样子仿佛是人所建造,但实际上却不是人力造成的,韦昭也认为这就是碣石。《三齐略记》说:秦始皇在海中建造石桥,海神替他竖起石柱。秦始皇请求海神出来相见,海神说:我生得丑陋,不要把我的样子画下来,才可以和您相见。于是秦始皇入海四十里,见到了海神,随从没有人动手,但有个画工却偷偷用脚来画海神的长相。海神发怒道:您不守约,赶快给我走!秦始皇掉转马头回岸,前脚刚站立,后脚地就崩了,侥幸脱身登岸,画工就被淹死在海里,周围群山的岩石都泻入海里,至今还向东倾斜,可能就是这地方。濡水从这里南流入海,并不经过海阳县以西。《水经》是搞错了。又据《管子》:齐桓公二十年,出征孤竹国,离卑耳溪还有十里,停了下来,吃惊地瞪着两眼,拉弓准备射箭了,但没有射出,对随从们说:看到前面哪东西吗?随从们回答说:没看到。齐桓公说:我看到那东西,只有一尺长,但却完全是人的样子,戴着帽,撩起右边衣襟,走在马前,哪有像这种样子的人?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岂山有个山神叫偷兒,只有一尺长,形状像人,称霸天下的国君兴起时,岂山之神就会显现。而且他走在马前,就是引路;撩起衣襟,就是告诉前面有水;右边撩起,就是告诉你从右面渡水。到了卑耳溪,向导从左边过水,水深与帽相平;从右面过水,水深只到膝盖。军队全都过河后,齐桓公拱手说:仲父,您真是无所不晓啊!失敬得很,我是早该受罚的了。如今从孤竹往南,就是大海了,在苍茫的大海之中,辨认得出的山多得很,但涉水向导领渡的那条卑耳溪却不知又在哪里。早在汉朝时,大海的波浪就吞没了大片的陆地,想来也同碣石一起沉没在大海里了。


鲍丘水大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