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策问
十三首
非一岁所作,编者集之耳。
其一
问:书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以至于庶人龟筮,考其从违,以审吉凶”¹,则是圣人之举事兴为,无不与人共之者也;于易则又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而春秋亦有讥“漏言”之词²,如是,则又似不与人共之而独运者³:书与易 春秋,经也。圣人于是乎尽其心焉耳矣。今其文相戾悖如此,欲人之无疑,不可得已。是二说者,其信有是非乎?抑所指各殊,而学者不之能察也⁴?谅非深考古训,读圣人之书者,其何能辨之⁵?此固吾子之所宜无让者,愿承教焉⁶!
¹蜀本作“凶吉”。今按:经传凡言吉凶者,多先吉而后凶,惟协韵谐声则或倒用,而近世好奇之士,不问可否,一例倒用,则失之矣。此类当徐读而从其声之谐者,不能悉论也。
²春秋文公六年:“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公羊传:“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何休注:“此引易‘几事不密’为证。”
³下或有“也”字。
⁴老苏曰: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得而知之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之矣,腹心之臣知之可也。此书与易、春秋所指各殊也。
⁵“之”,或作“此”。
⁶“让”下,或无“者”字。“者”下,或有“也”字。
其二
问:古之人有云: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¹,若五行之与四时焉。原其所以为心,皆非故立殊而求异也,各适于时,救其弊而已矣。夏 殷之书存者可见矣²,至周之典籍咸在。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然,焉所谓三者之异云乎³?抑其道深微不可究欤?将其词隐而难知也?不然,则是说为谬矣。周之后秦 汉 蜀 吴 魏 晋之兴与霸,亦有尚乎无也⁴?观其所为,其亦有意云尔。循环之说安在?吾子其无所隐焉!
¹高祖纪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补注〕姚范曰:此盖本春秋元命苞云:三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变。夏人之立教以忠,其失野,故救野莫若敬;殷人之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莫若文;周人之立教以文,其失荡,故救荡莫若忠:如此循环,周则复始,穷则相承也。啖助言,春秋“救僿莫若忠”,亦本此。
²“夏殷”下,或无“之”字,非是。
³“远”下,或无“然”字。“焉”,或作“乌”。今按:当有“然”字,而“焉”字属下句,但其下疑当有一“有”字。作“乌”亦通,其下疑或有一“睹”字。〔补注〕沈钦韩曰:“然”字可属下读,此古法。
⁴或无“兴与”字。〔补注〕方苞曰:先蜀于吴 魏,自公始。
其三
问:夫子之序帝王之书,而系以秦 鲁;及次列国之风,而宋 鲁独称颂焉¹。秦穆之德,不逾于二霸²;宋 鲁之君,不贤乎齐晋;其位等,其德同:升黜取舍,如是之相远,亦将有由乎?愿闻所以辨之之说。
¹孔安国曰:诸侯之事而连帝王,孔子序书以鲁有治戎征讨之备,秦有悔过自誓之戒,足以为后世法,故录之,以备王事;犹诗录商 鲁之颂,而郑康成以为鲁得用天子之礼乐,故有颂;而商颂至孔子之时,存者五篇,而夏颂已亡,故录鲁以备三颂,著为后王之法:此夫子取予之意也。
²“穆”,或作“鲁”,非是。
其四
问:夫子既没,圣人之道不明,盖有杨 墨者¹,始侵而乱之,其时天下咸化而从焉²;孟子辞而辟之,则既廓如也³;今其书尚有存者,其道可推而知不可乎⁴?其所守者何事?其不合于道者几何?孟子之所以辞而辟之者何说⁵?今之学者有学于彼者乎?有近于彼者乎?其已无传乎?其无乃化而不自知乎?其无传也,则善矣;如其尚在,将何以救之乎⁶?诸生学圣人之道,必有能言是者,其无所为让。
¹杨朱字子居,后与墨子、与禽滑釐辨论,其说在爱己,不拔一毛以利天下;与墨子相反。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有书七十一篇。
²或无“其时”字。
³或无“则”字。
⁴或无“知”字。非是。
⁵“之者”,或作“之也”。
⁶“尚在”,方从阁、杭、苑作“在尚”,无“将”字。今按:若从方本,则“尚何以救之乎”,乃是恐不及救之意,与此上下文不相入,其说非是。
其五
问:所贵乎道者,不以其便于人而得于己乎?当周之衰,管夷吾以其君霸,九合诸侯¹,一匡天下,戎狄以微,京师以尊,四海之内无不受其赐者。天下诸侯奔走其政令之不暇,而谁与为敌!此岂非便于人而得于己乎²?秦用商君之法,人以富,国以强,诸侯不敢抗,及七君而天下为秦。使天下为秦者,商君也。而后代之称道者,咸羞言管 商氏,何哉?庸非求其名而不责其实欤³?愿与诸生论之,无惑于旧说⁴。
¹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九合者,谓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
²“人”下,或无“而”字,“己”作“身”。
³“名”下,或无“而”字。“其实”,或作“于实”。
⁴“旧”,或作“记”,非是。句下或有“焉”字。
其六
问:夫子之言“盍各言尔志”¹,又曰“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今之举者,不本于乡,不序于庠,一朝而群至乎有司;有司之不之知也宜矣²。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³。死者可作,其谁与归⁴?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敢问诸生之所事而友者为谁乎⁵?所谓贤而仁者,其事如何哉?言及之而不言,亦君子之所不为也⁶。
¹“盍”上,或有“曰”字。
²“不之”,或无“之”字。
³〔补注〕案:汴州举进士,公为考官,赠张籍诗云“驰辞对我策”是也。后世取士,非由庠序,径自州县贡举,知之无素,故请各诵所怀。此当即汴州策问。
⁴此下或有“又曰,居是邦也”六字。
⁵“而”,或作“所”。“为”,或作“其”。
⁶或无“之所”二字。
其七
问:春秋之时,百有余国,皆有大夫士,详于传者,无国无贤人焉,其余皆足以充其位,不闻有无其人而阙其官者¹;春秋之后,其书尤详,以至于吴 蜀 魏,下及晋氏之乱,国分如锱铢,读其书,亦皆有人焉²。今天下九州四海,其为土地大矣;国家之举士,内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之荐,其余以门地勋力进者又有倍于是,其为门户多矣³;而自御史台、尚书省以至于中书门下省咸不足其官,岂今之人不及于古之人邪?何求而不得也?夫子之言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诚得忠信如圣人者,而委之以大臣宰相之事,有不可乎⁴?况于百执事之微者哉!古之十室必有任宰相大臣者,今之天下而不足士、大夫于朝,其亦有说乎?
¹“闻”下,或无“有”字。
²“魏”字,或在“晋”下,谓元魏尔,盖不然也,三国之魏,岂应略而不言乎?〔补注〕方苞曰:先吴于蜀,义无所处,盖传写之误。
³“有倍”,或作“加倍”。
⁴“委之以”,或作“以委之”,非是。
其八
问:夫子曰:“洁净精微,易教也。”今习其书,不识四者之所谓,盍举其义而陈其数焉?
其九
问:易之说曰¹:“乾,健也。”今考乾之爻在初者曰“潜龙勿用”,在三者曰“夕惕若厉无咎”,在四者亦曰“无咎”,在上曰“有悔”。卦六位:一“勿用”,二苟得“无咎”有一“悔”,安在其为健乎²?又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之四位既不为易矣,坤之爻又曰“龙战于野”³,战之于事,其足为简乎?易六经也⁴。学者之所宜用心,愿施其词陈其义焉⁵。
¹“易”上,或有“周”字。“说”下,或有“者”字。
²“二”,或作“一”,非是。
³此下或有“其血玄黄”四字。
⁴〔补注〕沈钦韩曰:言易为六经之总。
⁵或无“所”字,非是。
其十
问:人之仰而生者谷帛,谷帛丰,无饥寒之患¹,然后可以行之于仁义之途,措之于安平之地;此愚智所同识也。今天下谷愈多而帛愈贱人愈困者何也²?耕者不多而谷有余,蚕者不多而帛有余;有余宜足,而反不足:此其故又何也?将以救之,其说如何?
¹“者”下,或有“在”字。“丰”上,或有“既”字。
²“愈贱”,或作“益贱”。“而”字,疑当在“贱”字下,但此正与张中丞传后“城坏而其徒俱死”云云者相类,恐公自有此一种句法也。
其十一
问:夫子言“尧 舜垂衣裳而天下理”,又曰“无为而理者,其舜也欤”。书之说尧曰“亲九族”,又曰“平章百姓”,又曰“协和万邦”,又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又曰洪水“怀山襄陵,下人其咨”¹;夫亲九族、平百姓、和万邦,则天道。授人时、愁水祸,非无事也;而其言曰“垂衣裳而天下理”者何也?于舜则曰“慎五典”,又曰“叙百揆”,又曰“宾四门”,又曰“齐七政”,又曰“类上帝,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又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五载一巡狩”,又曰“分十二州,封山浚川²,恤五刑,典三礼,彰施五色,出纳五言”;呜呼其何勤且烦如是!而其言曰“无为而理”者何也?将亦有深辞隐义不可晓邪?抑其年代已远失其传邪³?二三子其辨焉!
¹“人”,或作“民”。此试进士,当避讳,作“民”字非是。
²“封”,诸本作“随”,非是。
³“抑其”下,或有“所”字,非是。“已远”,或作“远矣”,或无“已”字。
其十二
问: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¹。由汉氏已来²,师道日微³,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德行若颜回,言语若子贡,政事若子路,文学若子游,犹且有师;非独如此,虽孔子亦有师⁴,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是也。今之人不及孔子 颜回远矣,而且无师⁵;然其不闻有业不通而道德不成者,何也⁶?
¹“德”下,或无“者”字。
²“氏”,或作“代”。或无“已”字。
³〔补注〕沈钦韩曰:汉师道最盛,然称为师者少耳。
⁴或无“虽”字。
⁵“无”下,或有“所”字。
⁶或无“而”字。
其十三
问:食粟、衣帛、服行仁义以俟死者,二帝三王之所守,圣人未之有改焉者也。今之说者,有神仙不死之道,不食粟,不衣帛,薄仁义以为不足为,是诚何道邪?圣人之於人,犹父母之於子¹。有其道而不以教之,不仁;其道虽有而未之知,不智:仁与智且不能,又乌足为圣人乎²?不然,则说神仙者妄矣!
¹二“於”字,或皆作“于”。
²“乌”,或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