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臣论

字数:2205

阳城拜谏议大夫,闻得失熟,犹未肯言,公作此论讥切之,城亦不屑意。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城乃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贽等。帝欲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庭。”帝不相延龄,城之力也。公作此论时,城居位五年矣。后三年而能排击延龄,或谓城盖有待,抑公有以激之欤?“争”或作“谏”。欧公与范司谏书、温公通鉴皆作“争”。〔补注〕茅坤曰:截然四问四答,而首尾关键如一线。姚鼐曰:此文风格,盖出于左国。曾国藩曰:逐节根据经义,故尽言而无客气。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¹: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²,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³;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⁴,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⁵;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⁶?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 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不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⁷?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⁸。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⁹,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¹⁰。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¹¹;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言乎哉¹²?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¹³;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¹⁴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¹城字亢宗,定州 北平人。

²城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六年乃无所不通。

³城及进士第,乃去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

⁴“子”下,或无“以”字。城徙居陕州 夏县,李泌为陕虢观察使,闻城名;泌入相,荐为著作郎。后德宗令长安尉杨宁赍束帛召为谏议大夫。

⁵或无“人”字及“色”字,皆非是。

⁶“在”下,或有“草”字。“移易”,或作“易移”。初城未至京,人皆想望风采,曰“阳城,山人,今为谏官,必能以死奉职”;而城与二弟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虚名讥之。

⁷“之时”、“之德”,或并无“之”字。〔补注〕姚范曰:“也”同“耶”。后“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也”亦同“耶”。

⁸“蹇”上,或无“以”字。“事”下,或有“上”字。“尤”下,或有“之”字。“终”,或作“绝”,或作“如”。皆非是。

⁹“今阳子”下,或有“实一匹夫”四字,或作“实一介之夫”,下再出“阳子”二字;或作“实匹夫”,“阳子”亦再见。

¹⁰或无“于”字。

¹¹“夫”下,或无“之”字。

¹²“乎”上,或无复出“言”字。按:此语正谓阳子若自谓得其言,则何不言乎哉?或本非是。〔补注〕姚范曰:言阳子以为得其言,而己有所言乎?

¹³〔补注〕陈景云曰:诗 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郑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¹⁴或作“禄秩”。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¹;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²!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³。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⁴,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 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⁵!

¹旧本“招”下注“音翘”二字。“武子好尽言以招人过”,见国语、汉书 五行志。苏林读“招”为“翘”。“招”,举也。宋元宪曰:考他书未获为“翘”之意,注音者当有所据。今按:吕氏春秋“孔子之劲,能招国门之关”,注“招,举也”;又过秦论“招八州而朝同列”,苏林亦音翘。〔补注〕沈钦韩曰:“招”、“翘”通用。唐六典“兵部员外郎试武举,有举重”,注云“谓翘关,即招关”。淮南 主术训,注云:“以一手招门关端举之。”盖“招”字本训同“召”。王逸楚辞注:“以手曰招,以言曰召。”诗传:“招招,号召之貌。”故轩举用力之“招”,当读为“翘”也。

²“滋”,或作“兹”,非是。

³〔补注〕张裕钊曰:以下申论其义,文气雄直伟岸。

⁴或无“本以”字。

⁵“是启”,或作“其咎”,非是。〔补注〕沈钦韩曰:正意已毕,下二段所谓推波助澜。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¹,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²,孜孜矻矻³,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⁴,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⁵。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⁶;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⁷;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⁸?

¹“有”下,或有“心”字。

²“必”,或作“不”。

³“矻”,音“窟”。

⁴“门”下,或有“而”字。

⁵“补”上,方本有“自”字;“者”下,无“也”字,云“自”者,指言天之所授也。义为长。今按:韩公之意,乃言天生圣贤,非但使之自有余也,乃欲以补众人之不足耳;故下文云云。方说非是。

⁶“目”下,或无“而”字。

⁷“则将”,或作“且将”。“于贤”,或作“于身”。皆非是。

⁸〔补注〕曾国藩曰:此段陈义甚高。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¹,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²。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³。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己,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⁴?

¹或无“欲”字。

²国语:柯陵之会,单襄公见国武子,其言尽,襄公曰:“立于淫乱之间,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鲁成公十八年,齐人杀武子。“招”,音翘。

³“而好尽言于乱国”,方本作“而言尽言尽言于乱国”。今按方本殊无文理。

⁴或无“哉”字,林少颖曰:退之讥阳城固善矣,及退之为史官,不敢褒贬,而柳子厚作书以责之。子厚之责退之,亦犹退之之责阳城也。目见泰山,不见眉睫,其是之谓乎!


进士策问改葬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