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伯世家赞

字数:430

此赞,惜昊世家越在蛮夷,却前以泰伯,后以季札,因而列之于中国。

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¹,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²。”(此非引文,乃疑孔子所称,谁秦伯也?下便接云。)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³。《《春秋》古文,《春秋》又有本,乃是古篆文也。其文,虞与吴,乃一字也。)延陵季子之仁心⁴,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闳览博物君子”,言闵览则博物,博物则君子。此非独叹公子观乐,并叹公子慕义无穷。盖人诚闳览博物,未有不慕义无穷者也。)

【注释】

¹太伯:一作秦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相传太王欲传王位给小儿子季历(周文王父),太伯知其意,便和弟仲雍避居江南,断发文身,开发吴地,成为吴国的始祖。至德:最高尚的道德。
²民无得而称焉:指太伯屡次把天下让给其弟季历,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赞许他。连上句,见《论语·秦伯》。
³虞: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即仲雍)的后代的封国。荆蛮、句吴:指吴太伯建立的吴国。因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所以中原的虞国与荆越之地的句吴,即吴国,是兄弟。
⁴延陵季子:即吴季札。吴王寿梦之子,因其封邑在延陵(今江苏武进县),故称延陵季子。历聘鲁、齐、郑、卫、晋等国,当时以多闻著称。


孝景本纪赞齐太公世家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