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清照集笺注 - 李清照、徐培均 >
- 卷三 文
琴铭
□山之桐,斫其形兮¹。冰雪之丝²,宣其声兮。□□□□,和性情兮³。广寒之秋,万古流兮⁴。
【校记】
此铭据龚一藏琴与传琴一文录入,文载文汇报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第五版笔会,曰:“本人所藏的‘蕤宾铁’、‘正吟’等古琴,都是名贵而难得的珍品……南京著名花鸟画家张正吟先生是我学琴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藏四张古琴……传给我的一张无名琴,先生在赠送时及后来发表的文章中,都曾提及‘相传是李清照的遗物’。琴背原刻有两行阴文鎏金隶书楚辞体诗句(略),文字镌刻十分俊美。因本无琴名,后征得张正吟先生同意,刻琴名为‘正吟’。”龚一为上海民族乐团高级琴师,后又有正吟琴的鉴赏一文,载上海今虞琴社编、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协编之今虞琴刊续,谓“正吟琴,伏羲式,肩弯处的弧度流畅圆润……龙池的两侧似乎有着依稀隐约的单笔的字迹……依稀的字迹挑去了表面的漆层后,原底字迹中的金粉小篆就清晰的显露出来了。龙池右侧为‘□□之桐……万古流兮。’”文汇报脱一‘流’字。上海书店出版社刊行之收藏历史解放日报文博文萃,载有张曙、楼灿文古琴和琴人的故事,直认琴铭为李清照所作,并引凤凰台上忆吹箫云:“垂帘未卷,倚楼无语理瑶琴”以证之。案:此乃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中二句,前句应作“重帘未卷影沉沉”。考清照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自青州抵江宁(今江苏南京),三年三月,具舟上芜湖;七月末,以明诚病,还建康;闰八月,携古器投进外廷,遂离建康,时金兵南下,行色匆匆,恐有古琴遗留建康,遂传至今。此铭或琴上固有,或为清照自撰,姑存疑。
【笺注】
¹□山二句:琴乃桐制。汉书 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又太平御览卷五十九乐部一七琴下引国史补:“李汧公 勉雅好琴,常斫桐,又取漆筒为之,多至数百张。”□山,疑为衡山。汉 马融琴赋:“唯梧桐之所生,在衡山之峻坂。”
²冰雪之丝:洁白晶莹之丝,此指琴弦。
³和性情兮:汉 季尤琴铭:“琴之在音,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邪却郑,浮侈是禁。条畅和正,乐而不淫。”
⁴广寒二句:宋 王灼碧鸡漫志卷三:“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素娥十余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要皆荒诞,无可稽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