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
〔补注〕归有光曰:叙次点缀,如岭云川月。
河东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郑公葬在荥阳 索上¹,元和八年六月庚子,太史尚书比部郎中护军韩愈刻其墓碑曰:
¹今郑州 荥阳有索水,即汉高帝与项羽战于京 索者也。
司马氏迁江南,有郑豁者,仕慕容垂国,为其太子少保¹。其孙简,当拓拔魏为荥阳太守²。后简者号其族为“南祖”。南祖之郑,入唐有为利之景谷令者曰嘉范³,于公为曾祖;是生抚俗,为泗之徐城令;徐城生公之父曰洪,卒官凉之户曹参军⁴。
¹豁字君明,魏将作大匠浑五世孙;仕垂,为太子少傅。
²豁子温,燕太子詹事。生三子:晔号“北祖”,恬号“中祖”,简号“南祖”。
³简生子昞,昞四世孙嘉范。
⁴“凉之”,或作“凉州”。
公讳儋,少依母家陇西 李氏,举止异凡儿,其舅吏部侍郎季卿谓其必能再立郑氏¹。稍长,能自课学²,明左氏春秋,以进士选为太原参军事³。对直言策,拜京兆 高陵尉。考府之进士,能第上下以实不奸。樊仆射 泽以襄阳兵战淮西,公以参谋留府,能任后事⁴。户曹殡于凉,凉地入西戎,自景谷、徐城三世皆未还荥阳葬。公解官,举五丧为三墓,葬索东。徐城墓无表,公能幼长哀感⁵,心求不置,以得旧人指告其处。其后为大理丞太常博士,迁起居郎、尚书司封吏部二郎中,能官举其名。德宗晚节储将于其军,以公为河东军司马,能以无心处嫌间,卒用有就⁶。贞元十六年,将说死,即诏授司马节,节度河东军⁷,除其官为工部尚书、太原尹,兼御史大夫、北都留守⁸。
¹“季”,或作“李”。“谓”下,或有“曰”字;或“谓”作“曰”,“其必”作“必其”。〔补注〕方苞曰:通篇以“能”字为章法。
²“课”,或作“谋”。今按:蜀志出师表“自谋”字,文选亦作“自课”,恐公用此语。
³大历四年第。
⁴兴元元年正月,以樊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泽奏儋为参谋。
⁵“公能”下,或有“使”字。或无“哀”字,云:“自少而长,求之不置也。”今按:“心”字当属下句。
⁶“间”,或作“问”,非是。或无“卒”字。“有就”,或作“其说”,非是。
⁷考严绶传:“将说”,李说也。或无“即诏”字。“马”下,或无复出“节”字。
⁸贞元十六年十月,河东节度使李说卒,儋自本军行军司马除检校工部尚书,充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及昇大帅¹,持是道不变。部将有因贵人求要职者,公不用;用老而有功无势而远者。削四邻之交贿,省姱嬉之大燕²,校讲民事³,施罢不俟日⁴:用能以十月成政,氓征就宽⁵,军给以饶。十七年,疾废朝夕,八月庚戌薨,享年六十一。天子为之不能临朝者三日⁶,赠尚书右仆射。即以其年十月辛卯葬索上。疾比薨,医问交道;比葬,吊赠赐使者相及。凡河东军之士,与太原之氓吏⁷,及旁九郡百邑之鳏寡⁸,外夷狄之统于府者,闻公之薨,皆哭曰:“吾其如何!”
¹“昇”,或作“升”。“帅”,或作“师”。
²“姱”,或作“夸”。
³“校讲”,或作“讲校”。
⁴〔补注〕曾国藩曰:“施罢”,或行或罢也。
⁵“氓”,或作“赋”,或作“民”。
⁶或无“能”字。
⁷“军”下,或无“之”字,或作“之军”。“氓”,或作“民”。
⁸河东节度府管汾、辽、沁、岚、石、忻、代、宪:凡九州。
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¹,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²。平居帘阁,据几终日,不知有人,别自号“白云翁。”³名人魁士鲜不与善,好乐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意⁴。
¹“与”,或作“为”。
²“若”,或从阁、蜀本作“苦”。
³令狐楚尝为太原从事,唐志有表奏十卷,自号“白云孺子”盖以媚儋也。
⁴“与善”属上句,“好乐”属下句。蜀本以“善”为“其”,而连“好乐”为句;又云“名人魁士”,吕氏春秋语。
始娶范阳 卢氏女,生仁本、仁约、仁载,皆有文行。二季举进士,皆早死;仁本为后子独存,不乐举选,年三十余始佐河阳军。后娶赵郡 李氏,生三女。二夫人凡三男五女。长女嫁辽东 李繁,繁亦名臣子¹,有才学。遗命二夫人各别为墓,不合葬。系曰:
¹〔补注〕沈钦韩曰:繁,李泌子也。
士常患势卑¹,不能推功德及人;常患贫²,无以奉所欲得。若郑公勤一生以得其位,而曾不得须臾有焉³。虽然,观其所既立,其可知已。呜呼哀哉!
¹“常”,或作“尝”,下同。
²“患”下,或有“势”字。
³〔补注〕何焯曰:为帅仅一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