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宰相书
李肇国史补云:“进士得第谓之前进士。”公贞元元年登第,后又试博学宏词于礼部,又黜于中书,此贞元十一年,所以上宰相书求仕,凡三上,不报。是年五月东归。〔补注〕黄震曰:答冯宿书言:“在京城不一至贵人之门,人之所趍,仆之所傲。”与卫中行书:“所入比前百倍,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其所不忘于仕进者,亦将小行乎其志耳。”由是观之,公之三上宰相书,岂阶权势求富贵哉?宰相人材所进,磊落明白以告之,公之本心如青天白日;后世旁蹊曲径,而阴求阳辞,妄意廉退之名,真墦间乞祭之徒耳。李光地曰:此篇援古陈义,宽然有余。何焯曰:须具绝大心胸读之,此中真有海涵地负之势。沈钦韩曰:容斋随笔 云:咸通中,卢子期著初举子一卷云:“吏部给春关牒,便称前乡贡进士。”按国史补云:“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包世臣曰:虽少作,而精心撰结,气盛言宜,子政无以远过。
正月二十七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伏光范门下,再拜献书相公阁下¹:
¹“书”下,或有“于”字,时宰相赵憬、贾耽、卢迈也。〔补注〕沈钦韩曰六典:宣政殿前西廊曰月华门,门西中书省,西南北街。南直昭庆门,出光范门。按光范门在宣政殿西南,通中书省。
诗之序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¹其诗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说者曰:“菁菁”者,盛也;“莪”,微草也;“阿”,大陵也!言君子之长育人材,若大陵之长育微草,能使之菁菁然盛也。“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云者,天下美之之辞也。其三章曰:“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说者曰,“百朋”,多之之辞也,言君子既长育人材,又当爵命之,赐之厚禄以宠贵之云尔²。其卒章曰:“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说者曰,“载”,载也³;“沉浮”者,物也;言君子之于人才,无所不取,若舟之于物,浮沉皆载之云尔⁴。“既见君子,我心则休”云者,言若此则天下之心美之也⁵。君子之于人也,既长育之,又当爵命宠贵之,而于其才无所遗焉⁶。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其一曰:“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之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然则孰能长育天下之人材,将非吾君与吾相乎?孰能教育天下之英材,将非吾君与吾相乎⁷?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⁸,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论道经邦之暇,舍此宜无大者焉。
¹“矣”,或作“也”。
²“赐之”:“赐”,或作“锡”;“之”,或作“以”。
³“载”,载也,或作“载者,载也”;或作“载者,舟也”;或作“载,舟也”。
⁴〔补注〕沈钦韩曰:按“载”之训,“则”也。郑于此云:“沉物亦载,浮物亦载。”此用郑义。
⁵“心”上,或无“之”字。
⁶邵氏闻见录云:退之于文,不全用诗书之言,如田弘正先庙碑曰:“鲁僖公能遵其祖伯禽之烈,周天子实命其史臣克作为之诗,使声于庙。”其用诗之法如此。上宰相书解释菁菁者莪二百余字,盖少作也云云。
⁷然则下或无“孰能”至“相乎”十七字,欧本云:存此则与后相应,然亦无“孰”、“长”、“人”三字,则非是。
⁸“职”,或作所。
今有人生二十八年矣¹,名不著于农工商贾之版。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 舜之道,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 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辨时俗之所惑²。居穷守约³,亦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⁴,以求知于天下;亦不悖于教化,妖淫谀佞诪张之说⁵,无所出于其中: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⁶。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⁷,寒不得衣;滨于死而益固,得其所者争笑之;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悼本志之变化,中夜涕泗交颐。虽不足当诗人孟子之谓⁸,抑长育之使成材,其亦可矣;教育之使成才,其亦可矣⁹!
¹退之以大历三年戊申生,至贞元十一年乙亥,二十八年也。
²“与”,或作“兴”。
³或无“守”字。
⁴“怼”,音队。
⁵“诪”,音辀。
⁶“宫”,或作“宅”。方云“一亩之宫”,本儒行语,公苗蕃志“无宫以归”,今本亦误。今按:二字无大利害,公用儒行语亦或有之,然谓其专用“宫”字而不得更用“宅”字,则固矣。
⁷“恤恤乎”,左昭十二年之文。“恤恤”,忧貌。
⁸“子之”下,或有“所”字。
⁹〔补注〕方苞曰:散体文用韵,周 秦间诸子时有之。惟退之笔力朴健,不觉其佻,后人不能学,亦不必学。
抑又闻古之君子相其君也¹,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今有人生七年而学圣人之道以修其身,积二十年²,不得已一朝而毁之,是亦不获其所矣!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是果于自弃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其可乎?宁往告焉,若不得志,则命也³,其亦行矣!
¹“之”字,或在“君子”下,或“子”下别有“之”字。
²“十”下,或有“一”字。
³“志”上,或有“其”字。今疑“志”字衍。
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¹,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是皆与善之辞也。抑又闻古之人有自进者,而君子不逆之矣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之谓也;抑又闻上之设官制禄,必求其人而授之者,非苟慕其才而富贵其身也³,盖将用其能理不能,用其明理不明者耳;下之修己立诚必求其位而居之者,非苟没于利而荣于名也⁴,盖将推己之所余以济其不足者耳⁵。然则上之于求人,下之于求位,交相求而一其致焉耳⁶。苟以是而为心,则上之道不必难其下,下之道不必难其上:可举而举焉,不必让其自举也⁷;可进而进焉,不必廉于自进也⁸。
¹二“不”字,或并作“弗”。
²“君”上,或无“而”字。〔补注〕吴汝纶曰:此“抑又闻”字,与他人文所用乃不同。
³或无“贵”字。
⁴“没”,或作“役”。国语:“重耳不没于利。”注:“没,贪也。”
⁵〔补注〕何焯曰:将往告一面义理说得光明俊伟,惟公可以无惭此言。吴汝纶曰:韩公此义,持之终其身不变,屡见于文词,乃其闳识奇志所激发,非苟贪仕进者比。占小儒,务以廉退为名高,乌足与论此道哉!
⁶“一其致”,或作“其致一”。
⁷“让”下,或有“于”字。〔补注〕何焯曰:“让”,责让也。
⁸“于”下,或有“其”字。
抑又闻上之化下¹,得其道,则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²,因人之所欲为而遂推之之谓也³。今天下不由吏部而仕进者几希矣⁴,主上感伤山林之士有逸遗者,屡诏内外之臣旁求于四海⁵。而其至者盖阙焉,岂其无人乎哉?亦见国家不以非常之道礼之而不来耳⁶。彼之处隐就闲者亦人耳,其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乐、其体之所安、岂有异于人乎哉?今所以恶衣食,穷体肤,麋鹿之与处,猨狖之与居⁷,固自以其身不能与时从顺俯仰⁸,故甘心自绝而不悔焉⁹。而方闻国家之仕进者¹⁰,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试之以绣绘雕琢之文,考之以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中其程式者,然后得从下士之列¹¹;虽有化俗之方、安边之画,不繇是而稍进,万不有一得焉¹²: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¹³,其影响昧昧,惟恐闻于人也。今若闻有以书进宰相而求仕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荐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书于四方¹⁴,枯槁沉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¹⁵。此所谓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因人之所欲为而遂推之之谓者也。
¹或无“之”字。
²“则”,或作“其”。疑当并有“则”、“其”字。
³“也”,或作“矣”。
⁴〔补注〕张裕钊曰:自此至段末,一气驱遣,自不可及。
⁵“求”下,或有“儒雅”字,“雅”亦或作“士”。
⁶“家”下,或有“之”字。
⁷“狖”,音柚。
⁸“从”,方作“俗”。今按:与冯宿书云“委曲从顺,向风承意”,则诸本作“从顺”者,固韩公常用之语也。方本语意拙涩,非是。
⁹〔补注〕吴汝纶曰:横恣奇肆。
¹⁰“闻”下,或有“今”字。
¹¹〔补注〕沈钦韩曰:六典“吏部考功员外郎试杂文两道,时务五条”;然开元以后,进士试移于礼部,吏部所试者,书判耳。
¹²“进”下,或有“者”字。
¹³“惟恐”,或作“之恐”或无此二字。
¹⁴“进”,或作“上”。“而宰”、“而爵”,或并无“而”字,而复出“天子”二字。或无“于”字。
¹⁵〔补注〕沈钦韩曰:文王世子注:“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
伏惟览诗 书 孟子之所指,念育才锡福之所以;考古之君子相其君之道,而忘自进自举之罪;思设官制禄之故,以诱致山林逸遗之士:庶天下之行道者知所归焉¹。
¹“归”上,或有“依”字。〔补注〕方苞曰:总收始于刘子政,惟退之尚能运掉如意,后人更仿效、便成习套。
小子不敢自幸,其尝所著文,辄采其可者若干首,录在异卷,冀辱赐观焉¹。干黩尊严,伏地待罪。愈再拜。
¹或无“敢”字。或无“冀”字。“冀辱”,或作“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