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吕山人书
〔补注〕茅坤曰:奇气。曾国藩曰:绝傲兀自负。张裕钊云:此文生杀出入,禽纵抑扬,奇变不可方物,笔力似孟子,机趣似国策。吴汝纶曰:似谏猎书。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¹。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²,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³,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⁴: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⁵,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⁶。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¹史记:魏公子 无忌,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也。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魏有隐士侯嬴为大梁 夷门监者,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信”音申。
²“仆”下,或无“者”字。
³或无“书各自名”四字,非是。
⁴“贯”,或作“实”。
⁵“乎”,或作“邪”。
⁶“趋”下,或有“其”字。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¹;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¹方从阁本“意”下有“在”字,云:“意在”谓意之所向也。左氏:“晋君少安,不在诸侯;赵穿有宠而弱,不在军事。”汉书:“王莽意不在哀。”义祖此也。今按:但如诸本,语意已足,不假“在”字为奇也。政使能奇,亦复几何?而已不胜其赘矣。此近世所谓古文者之弊,而谓韩公为之哉?恐阁本初亦失误,而方乃曲为之说以误后人,故不可以不辨。或者又疑“在”亦草书“者”字之误,更详之。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¹,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²。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盖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³。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⁴。愈顿首。
¹“破”上,或无“衣”字。“系”上,或有“脚”字。
²“者”下,或有“也”字。
³“阿曲”,或无“曲”字,或作“效俗”,或“阿”上仍有“效”字,或作“效阿俗”。
⁴〔补注〕陈景云曰:左传:“吾子其少安。”注:“安,徐也。”张裕钊曰:一结尤奇诡不测,意致隽永,昧之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