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主持甄别工作

字数:3243

“抢救运动”的错误是康生一手制造的。康生对于特务问题主观主义的估计和当时的一些重大斗争,也为党中央、毛主席所认可。张克勤的假口供在中央传阅过,毛泽东也看过。王实味案也是毛主席认可的。1942年12月,毛主席在西北高干会上作报告说,我们党内包括一部分反革命奸细、托派反动分子,以党员为招牌进行他的活动,吴奚如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文化人,参加高级学习组的人,皖南事变时,国民党把他抓住了,以后又把他放出来,叫他到这里来闹乱子。王实味最近也被发现了。怎么发现的呢?他是以共产党员的资格在这里讲话,他们五人就组织了五个人反党集团。这些人就是王实味、成全、王里、潘芳、宗铮。现在证明有两个反革命,一个叫吴奚如,一个叫王实味。在延安反革命,以共产党员的招牌在共产党的党报上发表他们的文章,其余是不是还有第三个吴奚如?第四个王实味?这是应该审查的。

但是,真正纠正逼、供、信错误和进行甄别工作的还是党中央、毛主席。

早在1943年7月1日,毛主席写信给康生,指出,“防奸工作的两条路线:正确路线是:‘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调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争取失足者,培养干部,教育群众。’错误路线是:‘逼、供、信。’我们应该执行正确路线,反对错误路线。”但是康生不执行正确路线,仍然搞他的一套逼、供、信。

1944年4月,毛主席找李克农、周兴和我谈话。

毛主席看见我们就说:“你们送来的口供,我还没有看完,你们那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供词?”

我们说:“还有三四十份。”

毛主席又问:“你们觉得口供的真实性如何?”

我们说:“基本上没有错,个别的话,个别地方可能有偏差。”

在从城里保安处去枣园的路上,我和周兴还商量汇报什么内容,后悔没有带上材料。见面后没想到毛主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毛主席看出我们一时转不过弯来,就从江西苏区肃反讲起,开导我们。他说:“江西肃反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我对此一无所知,摸不着头脑。而李克农、周兴都是过来人,他们不作声,一边听,一边点头。

毛主席见我不明其意,举了一个例子,说:“反AB团时,每个犯人也都有口供。半夜三更,我睡不着觉,悄悄地走到审问犯人的地方,用舌头将窗纸舔了一个洞,偷偷地看,看见审讯人员在上面栽了一个木桩子,比人高一点,顶上削得尖尖的,用麻绳把犯人的手指扎起来放在木桩上,让木桩尖端从扎紧的手指缝扎出来,这叫‘打雷公’。犯人疼得受不了,就承认是AB团,是反革命。把手放开了,又不承认了。如此反复多次(审讯人员正在搞逼、供、信)。我才知道了AB团是怎么来的。”

毛主席讲完后问我们:“你们有没有搞这一套的?”

我回答说:“没有。我不会审案子,总是审不出问题来。”

“审问犯人的是谁?”毛主席问。

“负责人是审讯科长叶运高 [7] 。他有办法,一审准能审出来。”我答道。

毛主席再次问道:“有没有这样审问犯人的?”

周兴说:“审讯科长是从江西来的。他在江西就搞过这一套。这些口供都是他送来的,但不知道是如何审出来的。”

毛主席说:“你们送来的六份口供,我只看了一份,第二份我就看不下去了,以后也不要再给我送来了。”

这句话给我的打击很大,无异是泼了盆冷水。

毛主席顿了顿又说:“为什么不想看?我看这些材料像是写文章,不像是口供,有些话不实在。你们怎么看的?”

李克农、周兴不吭声。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在苏联时见到的都是犯人为自己辩解,从没有主动讲自己是特务、叛徒的,因而说:“他自己讲自己是特务,怎么会自己污蔑自己呢?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毛主席仍说:“总而言之,我看不下去,像写文章、小说,不像是口供。你看完,觉得怎样?”他这是冲着我说的,我没有作声。他见我的思想仍转不过来,又问:“这些口供,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没有一句话、一个字是错的?”

我回答说:“一句两句错,恐怕难免,但这无关紧要。”

毛主席听了我的话后,耐心地解释说:“如果有一句是假话,会不会有十句假话?有十句假话,会不会有一段假话?有一段假话,会不会全篇都是假话?我写了一篇文章,不到一千字,贴到墙上,每天改几个字,一个月后就改得面目全非。这还是自己写的,自己和自己打仗。他们写的全对吗?写口供不是写小说,不能编假的。你们回去对犯人说,一个字如果是假的,就改正一个字;一句话是假的,改正一句话;一段话是假的,改正一段话;全篇是假的,那就全部推翻。你们把他们的口供交给他们,叫他们自己去改,要说明一个字、一句话都不要假的。”

毛主席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

毛主席最后说:“我们要弄清的是真反革命,不是假反革命;要的是真材料,不是假材料。你们要搞清楚,口供是从哪里来的,绝对禁止用刑逼供。”

周兴忙说:“审讯科长在江西打过人,在这里是否打过人,还不知道。”

毛主席让我们回去了解了解,并斩钉截铁地再次强调说:“要让犯人讲真话,绝不允许讲假话。保卫工作要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抓。你们要把好关,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毛主席同我们从上午九点多一直谈到十二点,并留我们吃午饭。回来的路上,我同周兴边走边谈,原计划那天夜里要枪毙三个人,我说,应该赶快改变决定。

按照毛主席谈话的精神,我回来就同一位年纪较大的犯人谈了一次话。我问他:“所交代的材料是不是自己写的,真实不真实?”

我的话音未落,他就哭了起来。

这样,我才明白其中有假。又问他:“当时为何要写假口供,用意是什么?”

他说:“吃好饭,戴红花。”最后,我叫他把口供拿回去修改。他说,“我要它干吗,全是假的!”

从1944年4月以后,对各种案子开始进行甄别工作。一边甄别,一边平反。这个工作做得时间较长,大部分在七大以前甄别、平反完毕。有的一直拖到解放初。极个别人的问题一直未彻底解决,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挨了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平反。而这些同志已由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在政治上审查干部,一定要慎之又慎,绝对不能使用逼、供、信的办法。这不仅是对干部本人负责,而且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能兴盛发达的问题。

对于“抢救运动”中的错误,毛主席在七大以前已向被搞错的同志赔礼道歉。毛主席到延安南门外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当时是西北局和边区系统受审查的专员、县长集中学习的地方)承认“抢救运动”搞错了,他说:“我向大家赔个不是。”并向大家脱帽鞠了个躬。毛主席还说了一句:“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后来听说,毛主席在其他场合也作过同样的赔礼道歉。这使干部群众十分感动,许多受过冤屈的人都摆脱了精神负担,心情也舒畅起来了。

我们从枣园回到延安城里保安处后,周兴打电话向康生作了如实汇报。

原来,毛主席先找康生谈过,指出要纠偏,康生却置之不理,所以毛主席才直接找我们谈。康生为什么压住毛主席的指示,不向下传达呢?因为他正想借机准备整别的高级干部,如叶剑英,说他的夫人有特嫌。康生暗地里收集材料,抓住一些生活琐事,无限上纲,弄成政治问题。这些都是他偷偷摸摸地干的,不敢如实向毛主席汇报。我曾对他说不要捕风捉影,他很生气,批评我将消息透露出去了。

毛主席对叶剑英很器重,多次讲过他是“吕端大事不糊涂”。毛主席有时还让我打电话给叶剑英,提醒他应该注意的事情。叶剑英非常尊敬毛主席,执行任何任务从不打折扣。

康生的做法与毛泽东思想是相对立的。在康生领导下搞肃反,就只怕没有口供(不分真假),有了口供以后,又最怕翻案。康生始终没有承认过自己的错误,从未作过检讨。相反,还想乘“文化大革命”之机进行翻案,洗刷自己。这个不可救药的坏分子对党对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康生对“抢救运动”的错误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康生的错误绝不是偶然的,他平常就是两面三刀,挑拨同志间的关系。李克农因病休养后,他对我说,李的身体不好,你要准备做副部长代替他。另一方面又对李克农讲,师哲这个人有野心,想将你挤走等等。搞得我和李克农的关系很不自然。

刘少奇和王前夫妻间关系不好,康生则乘机讲王前不像样子,配不上刘少奇等等。最后刘少奇跟王前分了手。

康生很不喜欢我,认为我不听他的话。

有一次,他让我去抓人,我说:“要有证据,光凭传说没有证据不行。”

他马上回敬我说:“你若认为他没问题,你就签个字。”

我不了解情况,当然无法签字。他就是用这种办法“将军”,使你不好不执行他的意志。但是他碍于我在弼时处工作,对我还是比较客气的。

当时我很奇怪,他也是政治局委员,为什么如此惧怕任弼时?对这个问题,后来我曾问过他,康生这样解释:“我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弼时是我的老师。”现在想来,恐怕更重要的原因是任弼时一身正气,康生不敢触犯,更不敢得罪。在那个时期,人们注意到康生只怕两个人:一个是任弼时,另一个是毛主席。但他也只是不敢在任弼时、毛主席面前拨弄是非而已。

任弼时在整风中两次向毛主席进言,对于甄别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岁月悠悠,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值得欣慰的是1982年2月中央组织部《关于潘芳、宗铮、陈传钢、王汝琪等四同志所谓“五人反党集团”问题的平反决定》。1986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注释组的同志在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调查了众多当事人后在1986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关于王实味的注释写道:“关于他是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一事,据查,不能成立。”对王实味一案的平反起到了实际作用。经过数年的努力,公安部终于于1991年2月7日作出《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历史终于恢复了到头来的面貌。


处理绥德、关中“特务案”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