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与刘少奇依依惜别

字数:2401

第六次会见实际上是一次告别会,参加的人数不多,而且时间也比前几次短些。这次除相互讲了些惜别、祝愿的话以外,双方并商谈了若干问题。根据中方的意见,斯大林确定给中国派若干名当前最需要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恢复经济工作,并研究新建项目。会上只是确定给中国派专家,经实地了解情况后,再进一步研究经济援助问题。但是,斯大林要求中方:(1)保证对专家在中国的住宿、生活、工作等提供充分的条件,意即工资、住宿和工作必须要有优厚的条件。(2)来中国工作的专家家属(在苏联境内的)生活费用必须由中方承担。如他们的家属到中国来,中方必须给以住宿与生活上的保障。(3)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期限,依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4)苏方人员如果犯了错误,一律由苏方处理,中方无须过问。后来,苏联人也认为他们的专家在华待遇过高。

斯大林虽然于1925年到1927年写过不少指导、研究中国革命的论文,但是从未到过中国,不熟悉中国国情和风俗习惯。他在交谈中偶尔涉及到的事例,多是1920年代中国北伐时的事。可见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更没有切身感受。不过,他从自己国内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向我们提出的参考性建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关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生产建设问题,斯大林首先建议中国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国民经济,不管过去底子如何薄弱,如何参差不齐、不平衡、不配套,但它是国民过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现在不管能够获得怎样优越的发展条件,想一举完全抛弃过去旧的一切,仍然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发展经济必须从现实的基础上起步,踏踏实实地稳步前进,超越阶段是极其困难的。只要步骤、方针对了,是可以加快发展步伐的。但每一步骤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超越阶段,迈过大的步子,会把国民经济搞乱。当然,有时也会造成虚假的壮观局面,但它却掩盖着潜在的比例失调或种种困难。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

经济建设会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是物力资源、技术条件、机器设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经验丰富的领导、有教养的技术干部、熟练的工人等等。这是要花费时间来精心培训的,决不是用口头号召和政治动员就会出现的。利用和发挥旧社会留下来的专家、技术人员的力量和才能为建设服务,是要有一套政策的。只有正确的政策才可以充分发动他们的力量和发挥他们的才能与积极性。在这方面,中国同苏联、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大相同的。苏联十月革命后,旧时专家多半较反动,拒绝同无产阶级政权合作,敌视新政权。

每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它的生产活动中,要牵涉到其他各部门的工业及其附属企业、各种设备等等,这已是常识问题。

总之,要重视整顿、恢复原来的经济、工业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提高、改造、发展。这是比较可靠、也是比较经济的办法,不要轻易地丢弃现有的、虽然看起来是较落后的企业。例如:造船业、机车车辆制造业等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而逐步扩建和发展。有些工业,如航空、汽车、大型机器制造工业则需要新建。即使如此,也不要轻视修理企业,只着眼新建。因为修理、改造也是训练和培养技工、技术人员的一条途径。

没有相当熟练的技工和技术人员队伍,发展新建设、新工业是极其困难的。

他说:我们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聘雇过德国、美国、日本的技工,他们按照合同工作两年、三年或更长时间,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给我国工人做过示范、指导,但我们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我们当时所想的是为了推动国际经验交流,掌握最新技术,较迅速、较顺利地完成五年建设计划。总之,从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和亲身的经验来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同样重要,必须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样的发展建设方针,形式上看是慢了,而事实上则是踏实的、较快的发展方针。

继而谈到如何协作、如何互相帮助的问题。斯大林说:每个国家都需要朋友、需要外援、需要合作和互助。我们走在你们前面,但我们吃的苦头、蒙受的牺牲也较大(意指国内战争、外来的武装干涉、封锁、反法西斯战争等等),走在前列,遇到这些困难,也是难免的。从今以后,整个形势变化的特点就是我们的义务增多、负担加重、尤其是国际义务增加了,但这是令人兴奋的、欢快的、鼓舞人心的负担和义务。愿你们很快取得完全的、彻底的胜利!

在会谈中,他特别向少奇解释,为何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要随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到广州,他说:我们是想看看国民党的动态。

在整个访问过程中,我亲眼看到,斯大林对少奇是信任和尊重的,他从来不主动提出讨论和解决哪些问题,每次会见都聚精会神地倾听少奇的每句话,体会少奇的语意和心情,并对少奇的意见多次表示同意和赞赏。斯大林根据中方要求或愿望进行商谈,提出意见、建议或指出解决的办法。并且他不准别人插手,以免横出枝节。因而在会谈中从未有过误会或不愉快。可以说,历次会见都是在热情洋溢、友好诚挚的气氛中进行的。

自1949年7月起到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时止,一切涉及中国的问题,都是由斯大林亲自过问,亲自解决。据我们的体会,凡是斯大林亲自交办的事情,苏联有关部门和人员总是完成得既迅速又完满。因而中苏关系发展十分顺利。关于中苏关系问题,在苏共领导人中除斯大林外,莫洛托夫比较清楚。

8月,在离开莫斯科的前夕,少奇又应邀到斯大林居住的孔策沃别墅。这个别墅很大,庭院中有高大青翠的林木,有花园、菜园、果园、鱼池、溪流、小型运动场(主要有滚木球、攻木城等)。他亲自引少奇游览全园景色,特别参观了他自己在园里种植的番茄、豆角、谷子等农作物。他指着谷子说:“这谷子的种子是从中国东北引来由我自己栽培的,等谷子成熟了拿来款待你们,多么有意思呀!遗憾的是你们不能久留,很快就要离开我们了。”他们一边散步,一边交谈,高高兴兴地度过了几个钟头。工作人员说:很少见到斯大林这样兴高采烈,以这样的方式接待客人。

参观完毕,宾主回到大厅里进餐。那天参加的人不多,是一种家宴形式,气氛格外的亲切、和谐。

在交谈中斯大林问:你们打算何时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因国民党政府实际上已瘫痪,不复存在了。而你们现在已具备了掌握政权的一切条件。

刘少奇答:我们目前正集中力量解放和解决华南各省的问题,成立中央政府要在明年(1950年)1月(可能是1月1日)。

斯大林说:解决重大问题时固然要稳妥,要掌握时机,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错过时机。我想提请你们注意防止敌人可能利用所谓“无政府状态”而进行干涉。这是极毒辣的一招,不能不防。

斯大林以上的谈话不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而且我们立即向中共中央、毛主席作了汇报。国内怎样讨论、研究、决定这个问题的,我们不了解。8月下旬,我们回到沈阳,才知道中央已决定于10月1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举行开国大典。


江青敬酒,刘少奇谦让,斯大林做自我批评刘少奇在莫斯科参观、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