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字数:702

处名位(1),虽不肖,不患物不亲己(2)。在贫贱,虽仁贤,不患物不疏己。亲疏系乎势利,不系乎不肖与仁贤。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3),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4)。今天地之间,不肖实众,仁贤实寡。趋利之情(5),不肖特厚(6)。廉耻之情,仁贤偏多。今以礼义招仁贤,所得仁贤者,万不一焉(7)。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触地是焉(8)。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注释】

(1)处名位:处在名声显赫的地位。名,有名,著名。

(2)不患物不亲己:此句及下文“在贫贱,虽仁贤,不患”等十四字,《道藏》本原文仅为“不愚”(显然为“不患”之误)二字。钱熙祚《尹文子校勘记》云:“此处有脱误。《文选·任彦升荐士表》注引作‘处名位,虽不肖,不患物不亲己。在贫贱,不患物不疏己’。观下文云‘亲疏系乎势利’,则此处亦当亲疏并举为是。‘不患’误作‘下愚’,字形并相似也。藏本‘下’作‘不’,此其迹之未尽泯者。”王启湘《尹文子校诠》以钱氏语为是,且加案语云:“‘在贫贱’下,疑尚脱‘虽仁贤’三字。”今据钱、王之说,更正并补足相关词句。“不患物不亲己”句,意为:不用担心人们不亲近自己。物,人。

(3)天理:合于天道之理。

(4)地势之自然:地位和权势的自然结果。地势,地位与权势。

(5)趋利:趋附势利。趋,趋向,趋附。

(6)厚:重,深。

(7)万不一焉:一万个人里得不到一个。

(8)触地:到处,遍地。

【译文】

处在名声显赫的地位上,即使是不肖之辈,也不用担心人们不亲近自己。处在贫困低贱的地位上,即使是仁者、贤者,人们也会疏远他。亲近与疏远关乎权势和利禄,不关乎其为不肖之徒或仁贤之人。我也不敢据之以为合于天道之理,只是以为那是地位和权势自然使其如此罢了。现在,世间的不肖之徒的确是太多了,而仁贤之人实在是太少了。趋附势利的心理,在不肖之徒那里分外严重。而唯有仁贤之人,尚偏多廉洁知耻之心。现在如果以礼义招请仁贤之人,所能得到的仁者、贤者不会达到万分之一。倘若以名利招引不肖之徒,所能引来的不肖之徒将会遍地皆是。所以说:礼义可以成全君子,但君子不一定有赖于礼义。名利是用来治理小人的,对于小人说来不可以没有名利。


二十三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