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1),得宝玉径尺(2)。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3),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4),弗如复之(5)。”田父虽疑,犹录以归(6),置于庑下(7)。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8),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9),遄弃(10),殃可销(11)。”于是遽而弃于远野(12)。邻人无何(13),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14)。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敢贺王!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其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15),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禄(16)。
【注释】
(1)田父:农夫。
(2)径尺:直径一尺。径,直径。
(3)阴欲图之:暗地里想谋取这块宝石。
(4)畜之弗利其家:收藏它对家宅不利。畜,藏,收藏。
(5)弗如复之:不如把它放回原处。复,还,返回。
(6)犹录以归:还是把它带回了家。录,收藏,收留。
(7)置于庑(wǔ)下:放在堂屋的屋檐下。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庑下,这里指堂屋的房檐下。
(8)称家:全家,举家。
(9)征:征兆,兆头。
(10)遄(chuán)弃:赶快扔掉。遄,迅疾,疾速。
(11)殃可销:灾祸可以消除。殃,祸,祸害。销,消除,消散。
(12)遽(jù):急忙,立即。
(13)无何:没多久。
(14)相:观察,察看。这里指鉴定、鉴别。
(15)无价以当之:没有什么价格适合于它。当,适宜,适合;相当。
(16)食:享受,受用。
【译文】
魏国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得到一块直径约一尺的宝石。他不知道这是宝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邻居。这个邻人暗地里想谋取这块宝玉,于是对那农夫说:“这是一块古怪的石头,收留了它会对你们家不利,不如把它放回老地方去。”农夫听了这话虽然有点犹豫,但还是把它拿回了家,放在了堂屋的屋檐下。那天夜里宝玉放出光来,整个屋室都被照亮了。农夫全家非常害怕,就又把这情形告诉了邻居。邻人说:“这是怪异的先兆,尽快扔了它,祸患才可以消除。”农夫于是慌忙把那宝玉抛到了远处的野外。没多久,邻人偷拿了宝玉,把它献给了魏王。魏王召来玉工鉴别这块玉,玉工细细察看后拜了又拜,起身说:“恭贺大王!大王得到的这个天下罕有之宝,小臣从不曾见到过。”魏王问起玉的价值,玉工回答说:“这玉是无价之宝,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能与它相当,即使拿了五座城那么大的都邑来,那也只配看它一眼。”魏王当即给了进献宝玉者千金的赏赐,并让他从此享受上大夫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