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400

老子曰:“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1)凡民之不畏死,由刑罚过(2)。刑罚过,则民不赖其生(3)。生无所赖,视君之威末如也(4)。刑罚中(5),则民畏死。畏死,由生之可乐也。知生之可乐,故可以死惧之。此人君之所宜执(6),臣下之所宜慎。

【注释】

(1)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出自《老子》七十四章。此句王弼本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帛书甲本残损七字,仅存“奈何以杀愳(惧)之也”,帛书乙本则作“若民恒且(畏)不畏死,若何以杀(惧)之也”(“且”下衍一“畏”字)。如何,即奈何,怎么。全句意为:如果百姓不惧怕死,怎么能以死来威慑他们呢?

(2)刑罚过:刑罚滥用。过,过度,过分,太甚。

(3)不赖其生:无所凭借以维系生存。赖,凭借,依赖。

(4)末如:如末,若无。末,无。

(5)中:合适,恰当。

(6)执:持守,施行。

【译文】

老子说:“若是百姓不惧怕死,还怎么可以用死来威慑他们呢?”大凡百姓不惧怕死,都是因为刑罚的滥用。刑罚用得过度了,百姓便无所凭借以维系其生存。生存无所凭借,百姓就会对君主的权威视之若无。刑罚得当,百姓就会惧怕死。百姓惧怕死,是因为他们觉得活着可享有乐趣。觉得活着有乐趣,于是可以用死来威慑他们。这道理是君主所应当牢牢把握的,也是臣子所应当审慎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