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字数:668

己是而举世非之(1),则不知己之是;己非而举世是之,亦不知己所非。然则是非随众贾而为正(2),非己所独了(3)。则犯众者为非,顺众者为是。故人君处权乘势(4),处所是之地,则人所不得非也。居则物尊之(5),动则物从之,言则物诚之(6),行则物则之(7),所以居物上、御群下也(8)。国乱有三事:年饥民散(9),无食以聚之,则乱;治国无法(10),则乱;有法而不能用,则乱。有食以聚民(11),有法而能行,国不治,未之有也。

【注释】

(1)己是而举世非之:自己做得对而普天下的人都不认可。举世,世间所有的人,普天下的人。

(2)是非随众贾而为正:是与非随众人的评价而立其标准。贾,同“估”,估量,估计。

(3)独了:独立决断,独自决断。了,决断,决定。

(4)处权乘势:掌握权柄而利用威势。处,执掌,掌握。乘,利用,凭借。

(5)居则物尊之:安居,则人们尊仰您。物,人,众人。

(6)诚:信,信服。

(7)物则之:人们效法您。则,效仿,效法。

(8)居物上、御群下:处在众人之上而驾驭臣属。

(9)年饥:年成荒歉。

(10)法:指法令、制度。

(11)有食以聚民:《道藏》本此句为“有法食以聚民”,“法”为衍字,今据守山阁本、《群书治要》本删之。

【译文】

自己做得正确的,普天下的人却不认可,于是自己不知该怎么断定自己是正确的;自己做得错误的,普天下的人却都认可,于是自己也就无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了。这样,是非标准随众人的评价而定,不是个人自己所能独立决断。于是违犯众人看法的就被认为是错误的,依顺众人看法的就被认为是正确的。所以君主一定要执掌权柄,利用威势,让自己处在众人认可的地位,这样别人就无从非议了。安居人们仰尊您,施政人们听从您,言说人们信服您,行止人们效仿您,这样,一个君主就可以处在众人之上而驾驭臣属了。国家混乱有三种情形:年成荒歉,百姓离散,没有粮食使他们得以聚合,国家就会乱;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为凭借,国家就会乱;有法令、制度而不能切实施行,国家也会乱。有粮食使百姓得以聚合,有法令、制度而能切实施行,如此而国家不能得到治理,那是从未有过的事。


三十一大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