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字数:923

贫贱之望富贵甚微(1),而富贵不能酬其甚微之望(2)。夫富者之所恶(3),贫者之所美(4);贵者之所轻,贱者之所荣。然而弗酬,弗与同苦乐故也。虽弗酬之,于我弗伤。今万民之望人君,亦如贫贱之望富贵。其所望者,盖欲料长幼(5),平赋敛(6),时其饥寒(7),省其疾痛(8),赏罚不滥(9),使役以时(10),如此而已,则于人君弗损也。然而弗酬,弗与同劳逸故也。故为人君,不可弗与民同劳逸焉。故富贵者可不酬贫贱者,人君不可不酬万民。不酬万民,则万民之所不愿戴(11)。所不愿戴,则君位替矣(12)。危莫甚焉,祸莫大焉。

【注释】

(1)望:期望,希求。

(2)酬:偿,满足。

(3)夫富者之所恶:《道藏》本此句作“夫富贵者之恶”,今据《群书治要》本、守山阁本、《百子全书》本删其所衍“贵”字,并于“之”后补一“所”字。其意为:富裕者所厌恶的。恶,厌恶,厌倦。

(4)贫者之所美:《道藏》本此句作“贫者也所美”,今据《群书治要》本、守山阁本、《百子全书》本改“也”为“之”。其意为:(即使是富贵者所厌倦的,也是)贫贱者所称善的。美,称美,赞美,称善。有必要指出的是,所谓“富者之所恶,贫者之所美”,并非在于强调“富者”与“贫者”在“美”、“恶”上的对立,而是要分外说明:即使是富者厌倦以至厌恶的东西(例如款式过时或变旧了的衣物)也足以使贫者对之称赞,然而富者终于不愿舍其所厌恶以满足贫者之所赞美。下文所言“贵者之所轻,贱者之所荣”,其意味亦如此。

(5)料长幼:照料长者和幼儿。料,照料,眷顾。

(6)平赋敛:均平赋税。平,均平。赋敛,田赋,税收。

(7)时其饥寒:伺察百姓的吃穿。时,通“伺”,伺察,留心。

(8)省其疾痛:察看百姓的疾病痛苦。省,视察,察看。

(9)赏罚不滥:赏罚得当而有节制。滥,过度,没有节制。

(10)使役以时:役用百姓不误农时。以时,按一定的时令。

(11)戴:尊奉,拥戴。

(12)替:更换,更替。

【译文】

贫贱者期求于富贵者的很微小,但富贵者并不能满足这微小的期求。为富有者所厌弃的,足以让贫困者称善;为高贵者所轻贱的,足以让低贱者感到荣光。然而富贵者终究不愿割舍其所轻所厌以满足贫贱者的期求,这是由于富贵者不能与贫贱者苦乐与共的缘故。富贵者虽然不愿满足贫贱者,其后果却并不会对富贵者有所伤害。当今,众百姓对君主的期求,也正像贫贱者对富贵者的期求。众百姓所期求于君主的,不外眷顾老幼、均平赋税、留意百姓饥寒、关注百姓疾苦、赏罚得当而不失节制、役使百姓能不误农时,仅此而已;而这样,君主绝不至于有所损失。然而君主竟不能满足百姓的这点期求,其原因在于君主不能同百姓劳逸与共。不过说到底,君主是不可不与百姓劳逸与共的。富贵者可以不过问贫贱者,君主却不可不过问百姓。不满足百姓的期求,百姓就不会拥戴君主。如果百姓不拥戴君主,那么君位上的人就可能要被取而代之——危难没有比这更甚的了,祸患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十九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