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政第十七

字数:4524

【题解】

“哀公问政于孔子”章,是由《礼记·中庸》中的一章改写而成,当中用“哀公问”做衔接,似更合理,文字也更为顺畅,可与《中庸》参看。内容主要讲儒家的施政原则,如:为政在于得人,取人在于修身。提出了政事与人的关系。做人的关键是道德修养,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并认为四者来源于天,是自然的道德法则。从而推导出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五达道”。进而又突出实践这五达道的“三达德”,即智、仁、勇。接着提出了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重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概括为“治国之九经”。这些为政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祭祀可以教民“修本反始崇爱”,增进社会凝聚力。“宰我问于孔子”章,孔子讲了鬼神、生死以及祭祀问题,这一切都围绕治民、仁爱、礼义来论述,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哀公问政于孔子(1)。

孔子对曰:“文武之政(2),布在方策(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4),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5),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6),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7),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8)。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9)。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

孔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者矣。”

公曰:“政其尽此而已乎?”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10),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重庶民也(11) ,来百工也(12),柔远人也(13),怀诸侯也(14)。夫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兄弟不怨(15),敬大臣则不眩(16),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17),重庶民则百姓劝(18),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

孔子曰:“斋洁盛服(19),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20) ,贱利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21) ,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22)。官盛任使(23),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24),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25),饩廪称事(26),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27)。继绝世(28),举废邦(29),治乱持危,朝聘以时(30) ,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31) ,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3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3),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于上(34),民弗可得而治矣。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顺于亲(35),不信于友矣。顺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36),不顺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于善,不诚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37),人之道也。夫诚,弗勉而中(38),不思而得,从容中道(39),圣人之所以定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40) 。”

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41) ,敢问行之所始?”

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42)。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43)。”

公曰:“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不能果行而获罪咎(44)。”

(又见于《礼记·中庸》)

【注释】

(1)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哀”为谥号。

(2)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3)布在方策:记载在木板和竹简上。方,书写用的木板。王注:“方,板。”

(4)敏:勤勉。

(5)蒲卢:王注:“蒲卢,蜾蠃也,谓土蜂也。取螟蛉而化之以为子。为政化百姓,亦如之者也。”一说指芦苇,性柔而生长快速。

(6)亲亲:爱自己的亲人。杀:等差。

(7)达道:天下古今共同遵守的道理。

(8)达德:天下人共同应有的美德。

(9)困:困苦,阻塞。

(10)九经:九条准则。

(11)重庶民:重视平民百姓。《四部丛刊》本《家语》“重”作“子”,即以平民百姓为子。下文同。

(12)来百工:使各种工匠前来。

(13)柔远人:厚待远方来的人。

(14)怀:安抚。

(15)诸父:指父辈的族人,如叔伯等。

(16)不眩:不迷惑。

(17)报礼重:回报的礼重。

(18)劝:勉力向上。

(19)斋洁盛服:斋戒沐浴,使身心洁静,身穿盛服。

(20)去馋远色:不听谗言,远离女色。

(21)爵其能:给有能力的人加官进爵。

(22)笃:笃厚,加厚。

(23)官盛任使:任用官吏多,听凭差遣。王注:“盛其官,委任使之也。”

(24)时使薄敛:劳役不妨碍农时,征收赋税要轻。

(25)日省月试:每天省察,每月考核。试,《四部丛刊》本《家语》作“考”。

(26)饩廪称事:发给百姓的米粮要与他们的工作成绩相称。饩廪,指薪水粮食。王注:“饩廪,食之多寡称其事也。”

(27)绥远人:安抚边远地方的人民。绥,安抚。

(28)继绝世:让被灭的诸侯国后继有人。

(29)举废邦: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

(30)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

(31)豫:事先准备。

(32)跲(jiá):跌倒。此指说话不顺畅。

(33)疚:惭愧。

(34)不获于上:得不到上级的信任。

(35)不顺于亲:不听从父母的教导。

(36)反诸身:反省自身。

(37)诚之:按诚去做。

(38)弗勉而中:不用费力就能做得合适。

(39)从容:安闲舒缓,不慌不忙。中道:合乎道。

(40)固执:固守,坚持不懈。

(41)备:完备,周详。

(42)用命:听从命令。

(43)措诸:用之于。

(44)罪咎:罪责。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

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这样的贤人在世,他的治国措施就能施行;他们去世,他的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天之道就是勤勉地化生万物,人之道就是勤勉地处理政事,地之道就是迅速地让树木生长。政治,就像土蜂取螟蛉之子化为自己的儿子一样快速,得到教化就能很快成功,所以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得到人才。选取人才在于修养自身,修养道德要以仁为本。仁,就是具有爱人之心,爱亲人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人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就产生了礼。礼,这是政治的根本,因此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不能不侍奉父母;要侍奉父母,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知天。天下共通的人伦大道有五条,用来实行这五条人伦大道的德行有三种。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条是天下共通的大道。智、仁、勇三种品德,是天下共通的道德。实行这些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经历了困苦才知道,最终都知道了,这是一样的。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强去做,最终成功了,都是一样的。”

哀公说:“您说得太好了,达到极点了,但我实在鄙陋,不足以成就这些。”

孔子说:“喜欢学习近于有智慧,努力实行近于有仁心,知道耻辱近于有勇气。知道了这三者,就知道了如何修身;知道如何修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人;知道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事情了。”

哀公问:“治理国家的事到此就完了吗?”

孔子说:“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重贤人就不会困惑,亲爱族人叔伯兄弟就不会怨恨,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迷惑,体恤群臣士人的回报就会更加厚重,爱民如子百姓就会努力工作,招纳百工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之人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人就会敬畏。”

哀公问:“怎么做呢?”

孔子说:“像斋戒那样穿着庄重的服装静心虔诚,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就是修养自身的原则。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就是尊重贤人的原则。给有才能的人加官进爵,给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一致,这就是让亲人更加亲爱的原则。官员众多足供任使,这就是劝勉大臣的原则。真心诚意地任用,给以丰厚的俸禄,这就是奖劝士人的原则。劳役不误农时,减少赋税,这就是爱民如子的原则。每天省察,每月考核,付给的工钱粮米与工作业绩相称,这就是奖劝百工的原则。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善行的人而怜惜能力差的人,这就是优待远客的原则。延续绝嗣的家族,复兴废亡的小国,治理祸乱,扶持危弱,按时接受诸侯朝见聘问,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就是安抚诸侯的原则。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方法只有一个。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语言就会顺畅;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出现困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愧疚;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阻碍不通。在下位的人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是有规则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规则的:不能让父母顺心,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让父母顺心是有规则的:反省自己不真诚,就不能让父母顺心。使自己真诚是有规则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使自己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如果有诚心,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着追求的人。”

哀公说:“您教给我的方法已经很完备了,请问从什么地方开始实施呢?”

孔子说:“树立仁爱从爱父母开始,可以教民众和睦;树立恭敬从尊敬长辈开始,可以教民众顺从。教人慈爱和睦,民众就会认为亲人是最宝贵的;教人恭敬,民众就会认为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民众既能孝顺父母,又能听从命令,让他们做天下的任何事情,没有不行的。”

哀公说:“我既已听到了这些话,很害怕不能果断地实行而犯错误。”

宰我问于孔子曰(1):“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

孔子曰:“人生有气有魂。气者,神之盛也(2)。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3),教之至也。骨肉毙于下(4),化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此神之著也。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5),明命鬼神(6),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7),春秋祭祀,以别亲疏,教民反古复始,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焉。教以二端(8),二端既立,报以二礼(9),建设朝事(10),燔燎膻芗(11) ,所以报气也。荐黍稷,羞肺肝,加以鬰鬯(12),所以报魄也。此教民修本反始崇爱(13),上下用情,礼之至也。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不敢不尽也,此之谓大教。昔者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思死而不欲生,忌日则必哀,称讳则如见亲,祀之忠也。思之深,如见亲之所爱。祭欲见亲颜色者,其唯文王与?《诗》云(14):‘明发不寐(15),有怀二人(16)。’则文王之谓与?祭之明日,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敬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17)。孝子之情也,文王为能得之矣。”

(又见于《礼记·祭义》)

【注释】

(1)宰我:即宰予,字子我,孔子弟子。

(2)神之盛:指人的精神旺盛。王注:“精气者,人神之盛也。”

(3)合鬼与神而享之:王注:“合神鬼而事之者,孝道之至。孝者,教之所由生也。”享,祭祀。

(4)毙:死亡。

(5)极:标准,此指礼仪规定。王注:“极,中。制为中法。”

(6)明命鬼神:尊称为鬼神。王注:“明命,犹尊名,使民事其祖祢也。”

(7)宗:宗庙。祧:远庙。王注:“宗,宗庙也。祧,远庙也。天子特有二祧,诸侯谓始祖为祧也。”

(8)二端:指生、死。王注:“二端,气、魄也。”

(9)二礼:指黍、稷两种祭品。王注:“二礼,谓荐黍稷也。”

(10)建设朝事:指设立祭祀的礼仪。王注:“荐腥时也。”

(11)燔燎膻芗(fánliáoshānxiāng):祭祀时祭品的香气。燔燎,烧柴祭天。膻芗,祭祀时烧牛羊肉的香味。王注:“谓以萧光取祭脂以合膻香也。”

(12)羞:进献。鬰鬯(yùchàng):用香草和黍酿造的香酒。王注:“欎,香草。鬯,樽也。”

(13)“此教民修本反始崇爱”三句:王注:“民能不忘其所由生,然后能相爱也。上下,谓尊卑。用情,谓亲也。”

(14)诗:指《诗经·小雅·节南山·小宛》。

(15)明发不寐:天已亮了,还没睡着。即整夜未眠。

(16)有怀二人:又想起父母。

(17)已至必哀:王注:“已至,谓祭事已毕,不知亲飨否,故哀。”

【译文】

宰我问孔子说:“我听说有鬼神的名称而不知指的是什么,冒昧地问一问。”

孔子说:“人生来就有气有魄。气,是指人旺盛的生命力。众生有生必有死,死后必定会回归到土里,这就是鬼。人的魂魄升到天上,这就是神。把鬼和神合起来祭祀,这是教化的极致了。人死骨肉埋于地下,化为野土;人的气向上发扬,就是神的显现。圣人根据物的精神,制定了标准,明确地命名为鬼神,作为民众的规范。但认为还不够,又修筑了宫室,建立了宗庙,春秋都来祭祀,用以区别亲疏远近,教育民众不忘记远古和初始,不忘记自己是怎样出生的。民众从此服从教化,所以能听从命令迅速执行。又教给他们如何对待生和死这两件事,生死的问题解决之后,又献上黍、稷两种祭品报答祖先,设置朝事礼,荐献刚宰杀的牲肉和牲血,烧烤牺牲的脂肪,发出膻味、香味,这是用来报答祖先的气即鬼的。再荐上黍米饭、糜子米饭,进上煮熟的肺、肝,还献上用郁金香草汁和黍米酿制的香酒,这是用来报答祖先的魂魄即神的。这些都是教导民众不忘祖先,崇尚仁爱,从上下两方面相互爱护沟通感情,这是礼的极致。

“君子反思远古和初始,不忘记自己生命的由来,所以要对祖先表示尊敬,表达对祖先的亲情,竭尽全力做事,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叫做大教。从前文王祭祀时,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思念死者而痛不欲生,祭祀的时候必定很悲哀,说起亲人的名字如同看到他们一样,这就是祭祀的忠心。思念之深切,如同看见亲人对自己的爱。祭祀时想看见亲人模样的,恐怕只有文王吧!《诗经》说:‘天亮还睡不着,又想起我的父母。’说得就是文王吧?祭祀的第二天,天亮了还睡不着,想起了父母,尊敬地把他们的魂魄请来,接着又思念他们。祭祀那天,快乐和哀伤各半,向他们敬献贡品必然快乐,敬献完毕不知父母是否享用,又很哀伤。这就是孝子的感情,文王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啊。”

卷五


辩物第十六颜回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