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问第二十九

字数:2379

【题解】

古代的帝王在郊外祭祀祖先时,同时要祭天。鲁定公问孔子为何这样做。孔子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天所生,人又来源于其祖先,郊祭就是“报本反始”,感谢上天和祖先。孔子在回答鲁定公关于郊祭的问题时,详细讲了天子郊祭的全部过程和礼仪,郊祭的地点、祭品等。讲解周代和鲁国的郊祭为什么不同。可见孔子对各种礼仪是多么熟悉和精通。

定公问于孔子曰(1):“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2),何也?”

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3),故以配上帝。天垂象(4),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公曰:“寡人闻郊而莫同,何也?”

孔子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5)。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故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6)。至于启蛰之月(7),则又祈榖于上帝(8)。此二者,天子之礼也。鲁无冬至大郊之事,降杀于天子(9),是以不同也。”

公曰:“其言郊,何也?”

孔子曰:“兆正于南(10),所以就阳位也。于郊,故谓之郊焉。”

曰:“其牲器何如(11) ?”

孔子曰:“上帝之牛角茧栗(12),必在涤三月(13)。后稷之牛唯具(14),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牲用骍(15),尚赤也;用犊,贵诚也(16)。扫地而祭,贵其质也(17),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18)。万物无可称之者,故因其自然之体也。”

公曰:“天子之郊,其礼仪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臣闻天子卜郊(19),则受命于祖庙,而作龟于祢宫(20) ,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亲立于泽宫,以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21) 。既卜,献命库门之内(22),所以戒百官也。将郊,则供天子皮弁以听报(23),示民严上也。郊之日,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汜扫清路(24),行者毕止。弗命而民听,敬之至也(25)。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衮象天(26),乘素车,贵其质也。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以日月,所以法天也。既至泰坛(27),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28),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臣闻之,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29);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30) ;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31) ;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32)。是以君子无敢轻议于礼者也。”

(又见于《礼记·郊特牲》、《礼记·礼器》)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名宋。

(2)郊祀:在郊外祭天地、祖宗或鬼神。配天:指郊祀时同时祭祀上天。

(3)大报本反始:大规模地报答上天的恩惠,反思生命之本。

(4)垂象:显示征兆。

(5)迎长日之至:长日,指冬至之日。冬至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王注:“周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

(6)上辛:指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辛,天干第八位。

(7)启蛰之月:冬天蛰伏的虫类到春天开始活动。启,起,动。蛰,蛰伏。

(8)祈榖于上帝:王注:“祈,求也,为农求穀于上帝。”

(9)降杀:降低、减少。

(10)兆:祭坛的界域。

(11)牲器:祭祀用的家畜和祭器。

(12)上帝之牛:用来祭祀上天的牛。角茧栗:牛角小。

(13)在涤三月:祭祀用的牛在养牛的室内饲养三个月。涤,古代养祭牲之所。王注:“涤,所以养生处。”

(14)后稷之牛唯具:后稷,周人的始祖,舜时为稷官,教民耕种。祭天以稷配,所以要准备两种祭牲,一为帝牛,一为稷牛。若帝牛损伤,则取稷牛为帝牛,又别取他牛为稷牛。王注:“别祀稷时,牲亦刍之三月,配天之时献,故唯具之也。”唯具,指祭祀用的牛必须准备好。

(15)牲用骍:祭祀用赤色的牛。

(16)用犊,贵诚也:王注:“犊质悫,贵诚之美也。”犊,小牛犊。

(17)扫地而祭,贵其质也:王注:“地,圜丘之地。扫焉而祭,贵其质也。”质,质朴。

(18)象天地之性:象天地自然的本性。王注:“人之作物无可称之,取天地之性以自然也。”

(19)卜郊:占卜祭祀。卜,用火灼龟甲,以推测吉凶。

(20)受命于祖庙,而作龟于祢宫:王注:“祢宫,父庙也。受祭天之命于祖,而作龟于父庙。”

(21)王亲立于泽宫,以听誓命,受教谏之义:泽宫,辟雍。辟雍四面环水,故谓之泽。誓命,告诫王不要失礼,祭天至为重要,故王也受誓戒。王注:“泽宫,宫也。誓命,祭天所行威仪也。王亲受之,故曰受教谏之义。”

(22)库门:诸侯之外门。

(23)天子皮弁以听报:皮弁,冠名,用白鹿皮制成。此指皮弁服,即视朝的常服。王注:“报,白也。王夙兴,朝服以待白祭事,后服衮。”

(24)汜扫清路:汜,广泛。清路,《礼记·郊特牲》作“反道”,即在道上覆盖新土。王注:“汜,遍也。清路以新土,无复行之。”

(25)弗命而民听,敬之至:王注:“以王肃敬事天,故民化之,不令而行之也。”

(26)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衮象天:天子内服大裘,外披绣有日、月、星辰之衣。王注:“大裘为黼文也,言被之大裘,其有象天之文,故被之道路,至大坛而脱之。”

(27)泰坛:祭天之坛。

(28)临:来到。燔柴:祭天之礼。把玉帛、祭牲置于积柴上焚烧,使气达于上天。

(29)不足以一献:不足,抵不上。一献,祭祀一般的神。王注:“祭群小祀。”

(30)大飨:古代一种祭祀,即大袷,合祭毁庙和未毁庙的神主。王注:“大飨,祫祭天王。”

(31)大旅:大祭名。王注:“大旅,祭五帝也。”

(32)飨帝:王注:“飨帝,祭天。”

【译文】

鲁定公向孔子询问说:“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祖时一定要祭祀上天,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万物都来源于天,人又来源于其祖先。郊祭,就是规模盛大的报答上天和祖先的恩惠反思自己根源的礼仪,所以祭祖时要配祭上帝。上天显示征兆,圣人就取法这些征兆,举行郊祭就是为了显明天道。”

鲁定公说:“我听说郊外祭天的形式有所不同,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郊外祭天,是迎接长日的到来。用盛大的祭祀来报答上天,而以日为主,配以月。所以周人开始祭天,其月是在冬至之月,其日是在上辛之日。到了启蛰之月,则又要祈榖于上帝。这二者,是天子所用的礼仪。鲁国没有冬至日举行盛大祭郊之事,因为鲁国是诸侯国,用的礼仪要低于天子,所以有不同。”

鲁定公说:“它也称作郊祀,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祭坛设在南郊,因为南方是阳位,阳光充足。在郊外祭祀,所以叫做郊祀。”

定公问:“祭天用的牲畜和器皿又是怎样的呢?”

孔子说:“祭上帝的牛,角要小,必须在蓄养祭牲的地方饲养三个月。祭祀后稷的稷牛也要准备好,这是区分祭祀天神与人鬼的不同。祭牲用红色的牛,是因为周人崇尚红色。用小牛犊,是珍视诚信。扫地而祭,是珍贵质朴。祭器用陶匏制品,象征天地自然之性。世间万物没有可和它相称的,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的本质。”

定公又问:“天子郊祭,其礼仪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天子到郊外祭天要先占卜吉凶,卜人先在太庙接受命令,然后到父庙中占卜,表示尊重祖先亲近父亲的意思。占卜这天,天子亲自站立在泽宫前面,来听取祭祀要注意的礼仪,这是接受教导和劝谏的意思。占卜之后,天子在库门之内颁布将要郊祭的命令,这是为了告戒百官。将郊祭时,天子身穿皮弁这样的朝服来听取祭祀准备情况的报告,表示民众要严格听从天子的命令。郊祭的日子,有丧事的人家不能哭,穿丧服的人不能入国门,郊外的道路都要打扫干净,行人禁止通行。这样不用下命令民众就会听从,民众的恭敬已达到极点。天子穿着绣有黑白花纹的大裘,外面披着绣着日月星辰的龙袍仿效上天,乘着没有彩绘的素车,重在它的质朴。打着有十二旒的旗帜,上面有龙纹和日月的图案,表示效法上天。到了祭天的泰坛,天子脱去大裘,穿着龙袍来到燔柴的坛前,戴着冠冕,垂着十二旒玉藻,仿效天有十二个月之数。我听说,诵读了诗三百首而没有学礼,不足以承担一般的祭祀;仅学了一般的祭祀之礼,不足以承担大飨之礼;学习了大飨之礼,不足以承担大旅之礼;学习了大旅之礼,不足以承担祭祀上帝之礼。所以君子不敢轻率地议论礼。”


观乡射第二十八五刑解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