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第二十四

字数:2354

【题解】

这一篇通过孔子和季康子的对话,论证木、火、金、水、土这五行和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这五帝的关系。孔子认为:“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事实上,后代帝王换朝代、改年号、定国号,就是依据他们崇尚的五行来定的,循环不息,周而复始。虽然将五帝和五行糅合在一起有些牵强,但也体现了孔子朴素的唯物哲学思想。汉代出现了“五德终始”说,可能就源于孔子。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1):“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2):‘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3)。其神谓之五帝(4)。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5),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6),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又见于《吕氏春秋》、《礼记·月令》)

【注释】

(1)季康子:鲁国大夫。

(2)老聃:即老子。

(3)分时化育,以成万物:王注:“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化生长育,一岁之功,万物莫敢不成。”

(4)其神谓之五帝:王注:“五帝,五行之神,佐天生物者。后世谶纬皆为之名字,亦为妖怪妄言。”

(5)易代而改号:改换朝代、年号。

(6)五行更王,终始相生:按照五行循环的顺序更换帝王年号,相互转承。王注:“法五行更王,终始相生。始以木德王天下,其次以生之行转相承。而诸说乃谓五精之帝下生王者,其为敝惑无可言也。”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说:“以前听说过‘五帝’的名称,但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请问什么是五帝?”

孔子说:“从前我听老聃说:‘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这五行按不同的季节化生和孕育,形成了万物,那万物之神就叫作五帝。’古代的帝王,因改朝换代而改换国号、帝号,就取法五行。按五行更换帝号,周而复始,终始相生,也遵循五行的顺序。因此那些贤明的君王,死后也以五行相配。所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康子曰:“太皞氏其始之木何如?”

孔子曰:“五行用事(1),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2),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3)。”

(又见于《吕氏春秋》、《礼记·月令》)

【注释】

(1)用事:运行。

(2)则:效法。

(3)转相承:王注:“木生火,火生土之属。”

【译文】

季康子问:“太皞氏从木开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回答说:“五行的运行,先是从木开始的。木属东方,万物开始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因此帝王以此为准则,首先以木德称王于天下。然后依据自己所生的‘行’,依次转换承接。”

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1),祝融为火正(2),蓐收为金正(3),玄冥为水正(4),后土为土正(5),此则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云帝,从其号(6)。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7),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8)。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9)。”

(又见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注释】

(1)勾芒:传说中木神之名。正:正中,不偏。

(2)祝融:传说中火神之名。

(3)蓐(rù)收:传说中金神之名。

(4)玄冥:传说中水神或雨神之名。

(5)后土:传说中土地神之名。

(6)“五行佐成上帝”五句:王注:“天至尊,物不可以同其号,亦兼称上帝,上得包下,上天以其五行佐成天事,谓之五帝。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为之上帝。上帝黄帝之属,故亦称帝,盖从天五帝之号。故王者虽号称帝,而不得曰天帝。而曰天子者,而天子与父,其尊卑相去远矣。曰天王者,言乃天下之王也。

(7)四叔:四位弟兄。旧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8)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王注:“各以一行之官,为职业之事。”

(9)别称五祀,不得同帝:王注:“五祀,上公之神,故不得称帝也。其序则五正,不及五帝,五帝不及天地。而不知者,以祭社为祭地,不亦失之远矣。且土与火水俱为五行,是地之子也。以子为母,不亦颠倒失尊卑之序。”

【译文】

季康子说:“我听说句芒是木正,祝融是火正,蓐收是金正,玄冥是水正,后土是土正,这些掌管五行的神没有混乱,都称为帝,为什么呢?”

孔子说:“这五正,是五行的官名。五行辅佐他们成为上帝,因而也称作五帝。太皞之属也与之相配,也叫做帝,跟从这个称号。从前少皞氏有四个儿子,一个叫重,一个叫该,一个叫修,一个叫熙,能够管理金、木和水,派重做勾芒,该做蓐收,修和熙做玄冥。颛顼氏的儿子叫黎,做祝融。共工氏的儿子叫勾龙,做后土。这五个人,各以自己的才能为官职。活着时称为上公,死了以后成为贵神,另外称为五祀,不能与帝位等同。”

康子曰:“如此之言,帝王改号,于五行之德各有所统(1),则其所以相变者,皆主何事?”

孔子曰:“所尚则各从其所王之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2),大事敛用昏(3),戎事乘骊(4),牲用玄。殷人以水德王,色尚白(5),大事敛用日中(6),戎事乘翰(7),牲用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大事敛用日出(8),戎事乘騵(9),牲用骍(10)。此三代之所以不同。”

康子曰:“唐虞二帝,其所尚者何色?”

孔子曰:“尧以火德王,色尚黄。舜以土德王,色尚青。”

(又见于《礼记·檀弓上》)

【注释】

(1)各有所统:“有”字原无,据《四部丝刊》本《家语》补。

(2)色尚黑:“色”原作“而”,据《四部丛刊》本《家语》改。

(3)大事敛用昏:王注:“大事,丧昏时,亦黑也。”敛,指殡殓。

(4)戎事乘骊:王注:“黑马也。”

(5)色尚白:“色”字原无,据《四部丛刊》本《家语》补。下“色尚赤”同。

(6)日中:王注:“日中,白也。”

(7)翰:王注:“翰,白色马。”

(8)日出:王注:“日出时,亦赤也。”

(9)騵:王注:“騵,骝马白腹。”

(10)骍(xīng):王注:“骍,赤色也。”

【译文】

季康子问:“如此说来,帝王改变年号,是因为五行的德行各有不同的统属,那么这样相继变化,都主什么事呢?”

孔子曰:“所崇尚的与他们各自称所王所依据的德行有关。夏后氏以金德称王,崇尚黑色,丧事入敛用日落的时刻,军事行动乘驾黑马,祭祀杀牲用黑毛的。殷人用水德王,崇尚白色,丧事入敛用太阳正中的时刻,军事行动乘驾白马,祭祀杀牲用白毛的。周人以木德王,崇尚红色,丧事入敛用太阳刚出的时刻,军事行动乘驾红马,祭祀杀牲用红毛的。这就是三代不相同的地方。”

季康子说:“唐尧、虞舜二帝,他们崇尚的是什么颜色?”

孔子说:“尧以火德称王,崇尚黄色。舜以土德称王,崇尚青色。”

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后、殷、周,独不得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将有限乎?”

孔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谷者众矣。唯勾龙氏兼食于社(1),而弃为稷神(2),易代奉之,无敢益者,明不可与等。故自太皞以降,逮于颛顼,其应五行而王数非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

(又见于《吕氏春秋》、《礼记·月令》)

【注释】

(1)兼食于社:王注:“兼犹配也。”

(2)弃:即后稷,名弃。稷神:五谷之神。

【译文】

季康子说:“陶唐、有虞、夏后、殷、周,独不与五帝相配,想来他们的德行不及上古呢,还是有什么限制呢?”

孔子说:“古代治理水土和播种百谷的人很多。只有勾龙氏配享土地神,而弃为五谷之神,换代供奉,不敢增加,是表明他不可与帝等列。所以从太皞以来,直到颛顼,顺应五行而称王的数目不只五个,而与五帝相配,是因为他们的德行别人还不能超过。”


五帝德第二十三执辔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