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官第二十一
【题解】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如何做官的问题时,不仅详细叙述为官要注意的诸多方面,如以身作则、选贤任能、重民爱民、取信于民等,而且表达了及其精辟的思想。他说:“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上者尊严而危,民者卑贱而神,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真让人惊叹。他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道化流而不蕴。故德者,政之始也。”孔子爱民、亲民的仁政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可行的。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1)。
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2)。”
子张曰:“为之如何?”
孔子曰:“己有善勿专(3),教不能勿怠(4),已过勿发(5),失言勿掎(6),不善勿遂(7),行事勿留(8)。君子入官,自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9)。
“且夫忿数者(10),官狱所由生也;拒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11) ,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故君子南面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12),精智而略行之(13),合是忠信,考是大伦(14),存是美恶,进是利而除是害,无求其报焉,而民之情可得也。夫临之无抗民之恶(15),胜之无犯民之言(16),量之无佼民之辞(17),养之无扰于其时,爱之无宽于刑法(18)。若此,则身安誉至而民得也。
“君子以临官,所见则迩,故明不可蔽也(19)。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20) 。所以治者约,故不用众而誉立。凡法象在内,故法不远而源泉不竭(21) 。是以天下积而本不寡(22),短长得其量,人志治而不乱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若此,而身安誉至民咸自治矣。
“是故临官不治则乱,乱生则争之者至。争之至,又于乱。明君必宽裕以容其民,慈爱优柔之(23),而民自得矣。行者,政之始也(24);说者,情之导也(25)。善政行易则民不怨(26),言调说和则民不变(27)。法在身则民象之(28),明在己则民显之。若乃供己而不节,则财利之生者微矣(29);贪以不得,则善政必简矣(30) 。苟以乱之,则善言必不听也;详以纳之(31) ,则规谏日至。言之善者,在所日闻(32);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故君上者,民之仪也(33);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迩臣便僻者,群仆之伦也(34)。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端则百姓乱,迩臣便僻则群臣污矣。是以人主不可不敬乎三伦。
“君子修身反道,察里言而服之(35),则身安誉至,终始在焉。故夫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36),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
“为上者,譬如缘木焉(37),务高而畏下滋甚。六马之乖离(28),必于四达之交衢(39);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上者尊严而危,民者卑贱而神。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40) ,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41) ,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导以远,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以明王之功,不因其情,则民严而不迎(42);笃之以累年之业,不因其力,则民引而不从(43)。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44)。
“古者圣主冕而前旒(45),所以蔽明也;纮充耳(46),所以掩聪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枉而直之(47),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48);揆而度之,使自索之(49)。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道化流而不蕴(50) 。故德者,政之始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51) ;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虽服必强(52)。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53)。”
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
(又见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注释】
(1)入官:入仕,做官。王注:“入官谓当官治民之职也。”
(2)安身取誉:地位稳定,取得声誉。
(3)己有善勿专:王注:“虽有善,当与下共之,勿专以为己有者也。”
(4)勿怠:不要怠懈。
(5)已过勿发:已犯过的错误不要再发生。王注:“言人已过误,无所伤害,勿发扬。”即不要揭发。可参考。
(6)失言勿掎:说错了话,不要曲为回护。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作“踦”,曲护,曲为之说。王注:“有人失言,勿掎角之。”可参考。
(7)不善勿遂:王注:“己有不善,不可遂行。”遂,行,继续做下去。
(8)行事勿留:王注:“宜行之事,勿令留滞。”
(9)政从:王注:“众从其政,无违教也。”
(10)忿数:忿疾,忿怒憎恶。
(11)慢易:轻慢,不庄重。
(12)大域之中而公治之:此句《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作“大城而公治之”,注:“‘城’当作‘诚’,形声之误也。诚,信实也。无私曰公。”意为用诚信和无私之心去治理。王注:“大域,犹大较也。”大较,即大略之意。可参看。
(13)⑬精智而略行之:王注:“以精知之略,举其要而行之。”
(14)大伦:伦常大道。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准则。
(15)临之无抗民之恶:王注:“治民无抗扬之志也。”抗:《周书·谥法》曰:“逆天虐民曰抗。”
(16)胜之无犯民之言:王注:“以慎胜民,言不犯民。”犯指欺凌压迫。
(17)量之无佼民之辞:佼,《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作“狡”,意为狡诈。王注:“佼,犹周也,度量而施,政辞不周民也。”一说佼:夸耀,矜夸。周,比周,此指俯就民众。可为一说。
(18)爱之无宽于刑法,王注:“言虽爱民,不可宽于刑法。威克其爱,故事无不成也。”
(19)所见则迩,故明不可蔽:王注:“所见迩,谓察于微也。”迩,近。
(20)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王注:“所求者近,故不劳而得也。”
(21)凡法象在内,故法不远而源泉不竭:王注:“法象近在于内,故不远,而源泉不竭尽。”法象,效法、模仿的准则、榜样。
(22)是以天下积而本不寡:王注:“言天下之事,皆积聚而成,如源泉之本,非徒不竭乃不寡。”
(23)优柔:宽舒,从容。
(24)行者,政之始也:王注:“行为政始,言民从行不从言也。”
(25)说者,情之导也:王注:“言说者,但导达其情。”
(26)善政行易则民不怨:王注:“言善政,行简易,而民无怨者也。”
(27)言调说和则民不变:王注:“调,适也。言适于事,说和于民,则不变。”不变,没有二心。
(28)法在身则民象之:自身用法度来约束,百姓就会效法而遵守法纪。王注:“言法度常在身,则民法之。”
(29)供己而不节,则财利之生者微:王注:“言自供不节于财,财不可供,生财之道微矣。”
(30)贪以不得,则善政必简:王注:“言徒贪于不得财,善政则简略而不修也。”
(31)详以纳之:王注:“纳善言也。”纳,采纳。
(32)言之善者,在所日闻:王注:“日闻善言,可行于今日也。”
(33)仪:榜样,表率。
(34)迩臣便僻者,群仆之伦:迩臣,近臣,君王身边的大臣。便僻,当做“便辟”,此指君王身边受宠幸的臣子。王注:“僻,宜为‘辟’。便辟,执事在君之左右者。伦,纪也,为众之纪。”下文“便辟”,指逢迎谄媚之臣。
(35)理言:有道理的话。服:行。
(36)完材:良好的材料。
(37)缘木:爬树。
(38)乖离:离散,不合。
(39)交衢: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
(40)供:通“恭”。恭敬。
(41)修事而能建业:王注:“既能修治旧事,又能建立功业也。”
(42)民严而不迎:王注:“迎,奉也。民严畏其上,而不奉迎其教。”
(43)民引而不从:王注:“引,导也。教之以非其力之所堪,则民引而不从其教者矣。”
(44)疾则僻矣:王注:“民疾其上,即邪僻之心生。”疾,憎恨。僻,偏,邪。
(45)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相大臣等所戴的礼帽。旒:冕冠前后悬垂的玉饰。
(46)纮(hóngdǎn):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充耳:塞耳。
(47)枉而直之:使弯曲的东西变直。
(48)优而柔之,使自求之:王注:“优,宽也。柔,和也。使自求其宜也。”
(49)揆而度之,使自索之:遇事要估量揣度,让自己思索得出结论。王注:“揆度其法以开示之,使自索得之也。”
(50)蕴:王注:“蕴,滞积也。”
(51)莫善乎先虚其内:王注:“虚其内,谓直道而行,无情欲也。”
(52)故虽服必强:王注:“言民虽服,必以威强之,非心服也哉。”《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虽服必强”作“故不先以身,虽行必邻矣;不以道御之,虽服必强矣。”《家语》似漏前三句。
(53)大统:最重要的纲领、原则。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询问做官的事。
孔子说:“做到官位稳固又能有好的名声很难。”
子张说:“那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自己有长处不要独自拥有,教别人学习不要懈怠,已发生的过错不要再犯,说错了话不要为之辩护,不好的事不要继续做下去,正在做的事不要拖延。君子做官能做到这六点,就能使地位稳固声名大振从而政事也会顺利。
“况且,怨恨太多,牢狱之灾就会发生;拒绝劝谏,思虑就会受到阻塞;行为不庄重谨慎,就会失礼;做事松懈懒惰,就会丧失时机;办事奢侈,财物就不充足;专断独权,事情就办不成。君子做官,去掉这六种毛病,就能使地位稳固声名大振从而政事也会顺利。
“因此君子一旦做了官,就要以诚信和公心来治理,精心地思考而简要地推行,再加上以上所讲的六点忠信品德,考虑哪些是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把好事和坏事合并考察,推广有利的,除去有害的,不追求别人的报答,这样就可以得到民情了。治理民众没有逆天虐民的恶行,自己有理也不说冒犯民众的话,处理政事没有欺骗百姓的狡诈之辞,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劳役不要违背农时,即使爱护百姓也不能比刑法更宽。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使地位稳固声名大振从而得到民心。
“君子做官,身边的事看得清楚,就会心明眼亮不受蒙蔽。先从近处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不用费很大力气就可以得到。治理国家抓住了主要问题,不用兴师动众就可以获得好名声。自身作为准则、榜样,那么准则、榜样离百姓不远,就如同源泉不会枯竭一样。因此天下人才汇聚而不会缺乏,根据才能的不同都得到任用,人才各得其用,政治就不会混乱。良好的德行贯穿于内心,藏在心志之中,显露在表情上,发表于言谈上。这样,就能使官位稳固,好名声随之而至,民众自然就会得到治理。
“由此看来,身居官位不善于治理就会发生混乱,混乱发生竞争的人就会出现。竞争的局面发生,政治会更加混乱。英明的君主必须宽容地对待百姓,用慈爱之心去安抚他们,自然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身体力行,是执好政的前提;百姓高兴,他们的情绪就可以得到疏导。良好的政治措施易于执行而民众也不会有怨言,言论说法符合民心而民众就不会有二心。自己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民众就会以你为榜样;自己正大光明,民众则会颂扬你。如果自己贪图享受而不节俭,那么生产财富的人就不努力生产了。贪图财物又胡乱花费,那么好的政治措施也简约不用了。假如政治出现了混乱,那么好的意见必然听不进去。如果仔细审慎地采纳别人的建议,那么天天都会有人进谏。能说出美好的语言,在于每天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能有美好的行为,在于能亲身去做。所以说统治民众的君王,是民众的榜样;各级政府的官员,是民众的表率;君王身边的侍御大臣,是臣仆们的样板。所以说榜样不正,百姓就失去了方向;表率不正,百姓就会混乱;侍御大臣不正,群臣就会变坏。因此治国的君主不可不谨慎地遵守各种伦理道德。
“君子遵循道来修身,仔细辨别和遵循正确的道理来行事,地位就可巩固,名望也随之而至,终生受用无穷。所以女子织布一定要亲自挑选丝麻,优秀的工匠一定要亲自挑选好的材料,贤明的君主一定要亲自挑选身边的大臣。选拔人才辛苦一些,治理政事时就轻松一些。君子要想得到美誉,也要谨慎选择交往的人。
“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爬得越高越害怕掉下来。拉车的六匹马分散乱跑,一定是在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百姓造反,必定是因为君王政治措施的错误。在上者虽然尊严却是有危险的,民众虽然卑贱却是有神力的。民众热爱你,你就能存在;民众厌恶你,你就要灭亡。治理民众的人必须要明了这个道理的重要。因此在上为官,地位虽然高贵也不要骄横,富有了也要谨慎恭敬,有了根本还要考虑细微末节,做好了事还要建功立业,有了长时间的安定局面仍然要不停地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还要畅达到远处,观察一件事物要能联想多种事物。治理一件事而万事都能不乱,是因为能够以身作则的缘故。
“君子统治民众,不可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了解民众的感情。既已知道了民性,而又熟悉了民情,然后民众才能服从你的管理。因此国家安定民众就会爱戴国君,政策公平合理民众就无怨言。所以君子治国,不能只是高高在上,不能做远不可及的事,不责备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为了达到贤明君王那样的功业,不顾民情,那么民众表面恭敬实际却不愿迎合;为了增加已有的业绩,不顾民力,那么民众就会逃避而不服从。如果强迫民众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强迫他们做不能完成的事,民众就会痛恨,痛恨就会做出一些不当的事。
“古代的圣明君主戴着前面悬垂着玉的帽子,是用来遮蔽亮光的;垂于冠冕两边悬瑱的带子挡住耳朵,是用来遮蔽听觉的。水太清就没有鱼了,人太明察就没有追随者了。百姓做错了事需要改正,要使百姓自己有所认识;宽厚柔和地对待百姓,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度量百姓的情况来教育他们,让他们自己明白对错。百姓犯了小错,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长处,赦免他们的过错;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他们,使他们改过从善。如果犯了死罪,惩治后使他们得到新生,那就更好了。所以君臣百姓上下亲和而不离心离德,治理国家的措施就能够推行而不阻塞。所以说执政者的道德,是政治好坏的前提。
“政令不切合实际,民众就不会服从教导。不服从教导,民众就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就不能很好地役使和统治他们了。君子要想使自己的话被别人相信,最好的办法是虚心听取意见;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身体力行;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是以正确之道来治理国家。不以正确之道治理,民众即使服从也是勉强的。不依靠忠信,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朝廷和民众不能相互了解沟通,就不能取信于平民百姓。这是治理民众的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入仕做官者最重要的纲领。”
子张听了孔子这番话,就回去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