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记解第四十
【题解】
这一篇是讲孔子临终前及去世后丧葬之事的。孔子认为有生必有死,所以他感到将死却处之泰然。但仍感叹:“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担心他的治世之道不能被后人采用。“哀公诔”章,子贡批评鲁哀公在孔子生前不重用孔子,认为“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这是统治者对待贤人的常态,批评是应该的。“既卒”和“孔子之丧”章,写弟子们为孔子服丧和安葬的全过程,是研究孔子以及丧葬礼仪的珍贵史料。“既葬”章,写孔子去世后,弟子为他守墓的情况:“二三子三年丧毕,或留或去,惟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于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以此看出孔子在他的弟子及时人心中的地位。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tianbooks
孔子蚤晨作(1),负手曳杖(2),逍遥于门(3),而歌曰:“泰山其颓乎(4)!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5)!”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则吾将安杖?哲人其萎,吾将安放(6)?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
夫子叹而言曰:“赐,汝来何迟?予畴昔梦坐奠于两楹之间(7)。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8)?余殆将死。”遂寝病,七日而终,时年七十二矣。
(又见于《礼记·檀弓上》)
【注释】
(1)蚤晨:即早晨。作:起来。
(2)负手:反手于背,背着手。曳杖:拖着拐杖。
(3)逍遥:优游自得。
(4)颓:崩塌。
(5)萎:困顿。
(6)放:仿效。
(7)畴昔:往日。此指昨夜。王注:“畴昔犹近昨夜。”两楹之间:王注:“两楹之间,殷人所殡。梦而具奠于殡处,故自知死也。”楹,房子厅堂的前柱。
(8)天下其孰能宗余:王注:“言天下无明主,莫能宗己道,临终其有命,伤道之不行也。”
【译文】
孔子早晨起来,背着手拖着手杖,在门口悠游地漫步,吟唱道:“泰山要崩塌了吗?梁木要毁坏了吗?哲人要萎顿了吗?”唱完回到了屋内,对着门坐着。
子贡听到歌声,说:“泰山要是崩塌了,我仰望什么呢?梁木要是毁坏了,我依靠什么呢?哲人要是萎顿了,我去效仿谁呢?老师大概要生病了吧?”于是快步走了进去。
孔子说:“赐!你怎么来的这样晚?我前几天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夏朝人将灵柩停在对着东阶的堂上,那还是处在主位上;殷人将灵柩停在堂前两楹之间,那是处在宾位和主位之间;周人将灵柩停在对着西阶的堂上,那就是迎接宾客的地方,而我就是殷人。现今没有明王兴起,天下谁能尊奉我呢?我大概快要死了。”随后卧病在床,七天就去世了,死时七十二岁。
哀公诔曰(1):“旻天不吊(2),不慭遗一老(3),俾屏余一人以在位(4),茕茕余在疚(5)。于乎哀哉!尼父(6),无自律(7)。”
子贡曰:“公其不没于鲁乎?夫子有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8)。’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君两失之矣。”
(又见于《春秋左传·哀公十六年》、《礼记·檀弓上》)
【注释】
(1)哀公:鲁哀公。诔(lěi):累述死者功德以示哀悼,即今之悼辞。
(2)旻(mín)天:指上天。吊:善,怜悯。王注:“吊,善也。”
(3)慭(yìn):愿。一老:指孔子。
(4)俾:使。屏:障卫,保护。
(5)茕茕(qióng):孤独貌。疚:内心痛苦。
(6)尼父:指孔子。王注:“父,丈夫之显称。”
(7)律:法,效法。
(8)愆(qiān):过失,过错。
【译文】
鲁哀公哀悼孔子说:“上天不怜悯我,不愿留下这一位老者,让他保护我一人居于君位,使我忧愁而痛苦。呜呼哀哉!尼父,失去您我就没有榜样来自律了。”
子贡说:“您不想在鲁国善终吗?老师曾说过:‘礼仪丧失就会昏暗不清,名分丧失就会造成过错。’失去志向是昏暗,失去身份是过错。老师活着时您不重用,死后才致哀悼,这不合礼仪;自称一人,这不符合名分。您把两样都丧失了。”
既卒,门人疑所以服夫子者(1)。子贡曰:“昔夫子丧颜回也,若丧其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今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于是弟子皆吊服而加麻,出有所之,则由绖(2)。子夏曰:“入宜绖可也,出则不绖。”子游曰:“吾闻诸夫子,丧朋友,居则绖,出则否。丧所尊,虽绖而出可也。”
(又见于《礼记·檀弓上》)
【注释】
(1)服:穿丧服。
(2)绖:穿丧服时系在腰间或头上的麻带子。
【译文】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犹疑不定,不知该用什么等级的丧礼服制。子贡说:“以前先生对待颜回的丧事,如同死了儿子一样,但没穿丧服,对待子路的丧事也一样。今天对待先生的丧事就像对父亲的丧事一样,但不穿那样等级的丧服。”于是弟子们都穿上吊丧的服装系上麻带,出门到那里都系上麻带。子夏说:“回到家可以系麻带,出去可不用。”子游说:“我听老师说过,对待朋友的丧事,在家时系麻带,出去则不系。自己的尊辈去世了,即使系着麻带出去也是可以的。”
孔子之丧,公西掌殡葬焉,唅以疏米三具(1),袭衣十有一称(2),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佩象环,径五寸,而组绶(3)。桐棺四寸,柏棺五寸,饬棺墙(4),置翣(5),设披(6),周也;设崇(7),殷也;绸练设旐(8),夏也。兼用三王礼(9),所以尊师,且备古也。葬于鲁城北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10)。
(又见于《礼记·檀弓上》、《礼记·玉藻》)
【注释】
(1)唅:饭含。即以珠玉贝米之类纳于死者口中。疏米:粳米。三具:三勺或三份。具,量词。
(2)袭衣:衣一套叫一袭。称:古代计算衣服的量词,犹言一套。
(3):同綦,青黑色。组绶:系玉的丝带。
(4)饰棺墙:指设置遮挡灵柩的布帷。
(5)翣(shà):古代出殡时的棺饰。形似扇,在路以障车,入椁以障柩。
(6)披:古代丧具。用帛做成,用来牵挽柩车,防止倾覆。
(7)崇:崇牙。旌旗上的齿状边饰。
(8)绸练:以素练缠束旗杆。旐(zhào):魂幡。出殡时为棺柩引路的旗。
(9)三王:夏、商、周三代君王。
(10)心丧之礼:指不穿丧服,只在心中哀悼。
【译文】
孔子的丧事,由公西赤主持。他在孔子口中放三勺米,给孔子穿上十一套衣服,加上朝廷官服一套,戴章甫帽,佩戴象牙环珮,环珮直径五寸,用青白色的丝带系着。桐木棺厚四寸,柏木棺厚五寸,装饰了遮挡棺柩的帷帐,设置了障棺的霎扇,还设置了牵挽灵车的披,这是按照周朝的礼制;旗上有齿形边饰,这是按照殷代的礼制;魂幡用绸练做成,这是按照夏朝的礼制。兼用夏、商、周三代君王的礼制,是表示尊敬老师,而且古代的礼仪都具备。孔子的灵柩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边,埋入地下,碰不到地下水。上面的封土为半斧形,高四尺,周围种上松柏作为标志。孔子的弟子都把家建在坟墓的四周,行心丧的礼仪。
既葬,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谓之曰:“吾亦人之葬圣人,非圣人之葬人,子奚观焉?昔夫子言曰:‘吾见封若夏屋者(1),见若斧矣,从若斧者也。’马鬣封之谓也(2)。今徒一日三斩板而以封(3),尚行夫子之志而已(4),何观乎哉?”
二三子三年丧毕,或留或去,惟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
(又见于《礼记·檀弓上》、《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
(1)夏屋:夏代的房屋。其形中间高,两边为漫坡。王注:“夏屋,今之殿形,中高而四方下也。”
(2)马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3)斩板:王注:“斩板,谓斩其缩。三斩上傍杀,盖高四尺也。”板,筑土墙用的木板。宽三尺,长六尺。
(4)尚:庶,庶几。
【译文】
安葬完毕,有人从燕国来参观,住在子夏家里。子夏对他说:“这是我们普通人安葬圣人,不是圣人安葬普通人,有什么可看的呢?从前老师说过:‘我见过坟墓像夏朝的房屋的,也见过像斧形的,我赞成斧形的。’斧形的坟俗称马鬣封。现今我们一天之内三次换板夯土就筑成了,这不过实现了老师生前的愿望而已,有什么可看的呢?”
孔子的弟子守丧三年以后,有的留下了,有的离开了,只有子贡筑屋于墓旁守了六年。从此以后孔子弟子和鲁国人在墓边建家而住的有一百多家,因此将此地命名为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