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米开朗基罗为什么可以看到大卫像?——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运动、状态、形式、变化
据说曾经有人问过米开朗基罗,到底是如何雕刻出著名的《大卫》的,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这样大卫就诞生了。”流俗的幸福学课程认为,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切入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特别是“四因说”的绝佳案例。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那么何为自然呢?亚里士多德说:“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者形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是“运动”,那么何为运动呢?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事物的运动就是实体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就是如此的抽象和晦涩。让我们试着用米开朗基罗的例子来解释这句话。
所谓“不变的载体”,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说就是“质料”,指的是“作为潜能的东西而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持续存在的那个东西,在米开朗基罗的例子里就是那块大理石。从采石场到博物馆,大理石仍旧是大理石,它持续地存在着,并没有变成青铜或者黑铁,可是从采石场到博物馆,大理石却从一个状态变成了另一个状态。亚里士多德把前者称为“缺乏”,把后者叫作“形式”。“形式”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它指的是“只在一种完成状态中存在的东西”,我们今天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里看到的那座大卫像,就是那块大理石的“完成状态”,也就是“形式”。“缺乏”这个概念稍微难以理解一些。当米开朗基罗说他在这块大理石中“看到了大卫”,他的意思是看到了“作为潜能同时又能在完成状态中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缺乏”。所以我们可以说,米开朗基罗看到了“缺乏”。
米开朗基罗说,他的工作就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如果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转译一下,米开朗基罗就是实现这块大理石的潜能,赋予大理石的质料以形式。说到这里,你应该意识到出现了两组概念,潜能与现实,以及质料和形式。这两组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潜能对应着质料,现实对应着形式。
这两组概念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无机物的生成与变化,还能解释生命体的生成与变化。当我们把一粒橡树的种子放到土里,给它培土、浇水、施肥,慢慢地它就发芽、抽枝、长叶,直到最后长成一株橡树,这个过程就是橡树种子的潜能现实化的过程。
再举个例子,我们都说孩子是天使,可是如果你见过刚出生的婴儿,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羊水浸泡的原因,初生的婴儿都是红扑扑、皱巴巴的,看起来丑丑的。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就是一个肉团,说得学术一点,他们就是一块“质料”。但是没过几天,初生的婴儿就会呈现出各自的“缺乏”,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爱沉思,五官也慢慢清晰起来,你能在他的脸上看出爸爸的眼睛、妈妈的鼻子、姥爷的下巴。再大一些,到了布谷这个年纪,就会展现出绘画的兴趣、音乐的才能或者体育的天赋……这就是质料获得形式的过程。
说到这里,我想给你们介绍一本著名的维特根斯坦传记——The Duty of Genius,中译本译作《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才,他的一生,就是自觉地担当起实现其天才的责任的一生,为此他全力以赴地去过一种彻底而全面的精神生活。罗素曾说,维特根斯坦是他所见到过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可以从更加平实的角度去把“genius”解读成天赋而不是天才。事实上,无论高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终其一生都肩负着实现自己天赋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给每个普通人写一本书,书名叫作《天赋之为责任》。
四因说: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让我们回到本讲的主题。你一定还记得“哲学源于惊奇”这句格言,其实它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提炼出来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人类最初走向哲学……是因为惊奇。开始他们惊奇于身边的奇怪事物,然后日积月累,对更重大的事情感到困惑。”
有惊奇就会有困惑,有困惑就要求理解,所以《形而上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人天生求知识。”
江苏电视台有一个著名的知识竞赛节目叫作《一站到底》,其实在我少年的时候,这类知识竞赛就非常流行。我哥哥初中的时候参加过很多次知识竞赛,每天回到家里就背诵各种犄角旮旯里的知识,比如武夷山属于16种地貌中的丹霞地貌,新疆十三间房一带属于风蚀地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刺杀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的人名叫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如果亚里士多德在看《一站到底》,他一定会说,这些选手虽然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知,因为他们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他们虽然知道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但却不知道丹霞地貌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他们虽然知道普林西普刺杀了斐迪南大公,但是并不清楚刺杀的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人们在掌握一样东西的‘为什么’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认识了它的。”换言之,就是要“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知才是真知,只有真知才能平复我们的困惑和惊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总结出所谓的“四因说”。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其中,质料因回答“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形式因回答“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动力因回答“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目的因回答“事物为什么要运动”。亚里士多德相信,在面对新奇事物的时候,只有令人满意地给出这四种原因,我们才不会继续感到惊奇和困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有这四种类型的原因,难道就没有第五种类型的原因吗?对此,亚里士多德很自信地说,他很充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了,的确没有第五种类型的原因,如果有的话,举证责任在于提问者而不是他自己。
目的内在于自然之中
相比于质料因和形式因,动力因最接近于现代人日常理解的“原因”概念。海水为什么变热了?因为太阳晒了整整一天。球为什么踢到了观众席?因为守门员开大脚踢歪了。这些都很好理解,真正难以理解的是目的因,而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最引以为豪的独创性发现之一。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属于质料因,毕达哥拉斯的数、柏拉图的理念属于形式因,恩培多克勒的爱憎、阿那克萨哥拉的心灵属于动力因,但始终没有人谈到过目的因。那么究竟什么是目的因呢?
人是目的性的存在者,人造物自然也是有目的的,这个逻辑很好理解。比如,你为什么要读新东方?因为你想要出国。你为什么要制作这张贺卡?因为你想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男朋友。不好理解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物也是有目的的。比方说,为什么久旱的天气下起了大雨?因为想要让谷物更好地生长。作为现代人,尤其是经过了现代自然科学洗礼的现代人会很难理解这种思路。
现代人普遍认为自然物没有意识,既然如此,自然物的变化怎么可能会指向某个特定的目的呢?除非宇宙之外有一个造物主或者设计者,是它刻意安排世间的万事万物按照某个目的在生成和变化。当我们这么去理解自然和宇宙的目的因的时候,就与基督教有了密切的关联。可是我们在这里一定要非常小心,万万不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已经拥有了基督教的造物主观念,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亲和关系。
亚里士多德拥有一种现代人难以理解的目的论思路,他一方面认为“自然不做无目的之事”,“它总是力求达到最好的”,“它使每一事物尽可能完美”,另一方面他并不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意识的行动者。关于这个问题,德国学者策勒尔做过一个非常精确的诊断,他说:“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目的论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也不把世界归因为世界之外存在的创造者……相反它总是把目的看作是内在于自然之中的。”
这段话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所谓“非人类中心主义”,意思是自然的生成变化并不围绕人类而展开,我们人类千万不要傲慢自大地自认为是自然的中心,恰恰相反,人类只是自然向着至善目标变化的一个中间环节。其次,并不存在一个像基督教上帝那样的造物主。最后,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混合了潜能和现实性,而且一切事物都想使潜能变为现实,注意这里的“想”字,它意味着事物具有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这也就是“把目的看作是内在于自然之中”的意思。
在结束这一讲之前,我想给大家做一个小结。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研究自然的运动与变化,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质料与形式结合的变化,是无形到有形的转化,是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为此他提出了四因说来解释这些变化,他认为除非正确地列举所有四种原因,否则我们对于自然的解释就是不充分的。其中,最具独创性的发明就是目的因,它帮助亚里士多德逐级而上,从纯潜能(纯质料)、非有机物(石头、泥土)、植物、动物、人类,一直解释到纯现实,最终建立起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目的论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