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为信仰留下地盘
感性、知性和理性
开始之前,我还是先讲一段个人的经历。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帮着大人做蜂窝煤,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都没有这个经验了。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在门前的空地上,把水、煤以及泥土按比例混合好之后,我就开始用一个模型制作蜂窝煤,这样吭哧吭哧干了一个上午,原本杂乱无章的煤堆,就变成了上百个有模有样、摆放有序的蜂窝煤。看着它们井然有序的样子,感觉就像在南海检阅部队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这段经历给我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每当我读到《纯粹理性批判》中,先天的认识形式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做蜂窝煤的场景。这个联想初看起来十三不靠,但有一点是成立的,那就是先天认识形式的基本功能跟蜂窝煤模型是一样的,都是在为经验材料提供统一的形式。
说到这里,我要给你们区分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里,人的认识能力被区分为感性(sensibility)、知性(understanding)和理性(reason)三个层次。这跟我们通常的区分方式不太一样,我们一般都是一分为二,把感性和理性相对立,可是康德却一分为三,感性是最低的层次,知性和理性属于较高的层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理性是狭义意义的理性。因为康德还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理性,这个时候的“理性”就是泛指包括感性、知性和狭义的理性在内的所有东西。《纯粹理性批判》这个书名就是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理性。由于康德常常混用广义和狭义的理性,我们在阅读原著时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它的确切意思。
其次,要说明的是,近代哲学家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使用感性、经验这些概念,这跟现代人的日常理解非常不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你这个人很感性啊!”这个时候的“感性”是多愁善感的意思。我们还会说:“你在爱情方面的经验很丰富嘛!”这里的“经验”是经历多多的意思。可是在康德这里,感性、经验指的就是纯认知的东西,它与情绪无关,与经历也无关。
康德认为,我们的经验知识是“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合作的产物。感性直观是对经验材料的一级加工,知性范畴是二级加工。感性直观包括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形式,知性范畴共有12个,它们都是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的认知形式
我猜想有不少读者会表示困惑:时间和空间怎么会是先天的认知形式呢?因为按照普通人的日常理解,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存在,换句话说,它们是外在于主体认识的,要么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要么是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对关系,总之,它们与认知主体无关。我们要牢记于心的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恰恰就是要颠倒我们的这种观念,把时间、空间以及包括因果性在内的知性范畴,统统纳入主体的先天认知结构之中,这是理解康德哲学的要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值得我们反复强调。
为了便于理解康德的这个观点,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挪威哲学家希尔贝克构思的思想实验。他说,让我们想象一个交通巡警正在向警长报告一起撞车事故,但是这个巡警非常奇怪,他告诉警长说:这起事故不发生于任何特定的时间,也不发生在任何特定的地点,反正它就是发生了。注意,他并没有说记不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是说这起事故不发生在任何特定的时空之内。警长问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巡警回答说:没有任何事情造成了撞车,既不是因为司机在看微信,也不是因为车速太快,车子本身也没出现任何机械故障,反正车祸就是这么发生了,压根就没有任何原因。说到这里,如果你是警长,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你不仅会认为这个巡警在报假案,而且可能会建议他去精神病院咨询一下大夫。因为他犯的不是“经验性的错误”,比如报错了时间、地点或者是事故的原因,他犯下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他在报告一起完全无法被理解的事故。
这个思想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时间、空间和因果性,我们将无法获得经验知识,甚至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用康德的话说,时间、空间和因果性之类的知性范畴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先天条件”。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先天性,康德做过很多证明,我们无法详细进行讨论,我在这里只给你们介绍其中的一个证明。康德指出,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空空如也的空间,但是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空间的事物。你可以停下来,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康德认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空间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它是使经验得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普遍必然的先天认知形式确保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感性的直观形式只有两个:时间和空间。知性范畴却有12个。知性是比感性更高一层的认知能力,感性的作用是“被动”地接受经验材料,而知性的作用则是“主动”地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统一,最终形成知识。我们一直在说,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倒转了认识和对象的关系,由此解决了休谟难题,从此因果性不再是心灵的习惯性联想,而是一种知性范畴,它与时间和空间一样,都是主体具有的先天认知形式。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正是由于这些先天的认知形式才得到保障的。
如果你仍旧不理解这个“哥白尼式革命”到底有什么哲学意义,我想请你回想一下制作蜂窝煤的例子,在这个制作过程中,试问到底模型符合煤,还是煤符合模型呢?当然是后者,是煤符合模型。如果普天下的模型都是一样的,那么做出来的蜂窝煤形状是不是也都是一样的?同理,康德认为,先天的认知形式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正是普遍必然的先天认知形式确保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理性的作用:将知识体系化、完满化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解释了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各自作用,接下来要探讨理性,确切地说是“狭义的理性”到底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拥有的只是《一站到底》选手的那类知识,就像麻袋里的土豆一样,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那显然是不足够的。为了使知识形成体系,就需要借助于理性的“调整”功能,把知识进一步体系化和完满化。
康德认为,在这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终极的理念,分别是灵魂、世界和上帝,其中灵魂代表着主观世界的统一性,世界代表着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上帝代表着世界之为全体的统一性。这个想法乍一看很难理解,让我来举一个小例子。前段时间,布谷特别喜欢说“世界”这个词,比如有一天,她吃东西吃得很开心,突然两手一摊,坐在小椅子上,幸福地感叹说:“这个世界真美好啊!”我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非常震惊。因为她以前只会说这个冰激凌很好吃,那件衣服很漂亮,这首歌很好听,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只是在做一个一个的判断。可是当她突然开始说“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高度抽象的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整体的表述,她试图对自己的知识做一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表述,用康德的话说,她是在试图把握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所以她必须要用到“世界”这个词。
总结一下本讲的内容,人类认识共分三个阶段: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的作用是被动地接受经验材料,知性的作用是主动地综合统一经验材料,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作为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确保经验知识的客观必然性。所谓“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这句话强调的就是知识的形成需要有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通力合作。但是形成知识还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形成有体系的知识,这个时候理性就出场了,理性具有“调整性”和“范导性”的功能,它的作用在于使知识成为统一完整的体系,康德把灵魂、世界和上帝称为“理性的理念”,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它们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一旦作为知识的对象,就会出现“理性的幻象”。康德认为,这正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家犯错的根源所在。
我们曾经介绍过各种类型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无论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还是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在康德看来,都是对理性的僭越使用,因为上帝不属于现象领域,而是属于物自身也就是本体世界。一旦我们把它们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考察,就会产生“二律背反”的问题,例如: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请问哪个命题是成立的?很显然这两个命题一正一反,互相对立,按照矛盾律,A和非A必有一个命题为假。可是在这里,我们偏偏无法做出真假判断,因为我们缺乏经验的证据,所以看起来这两个命题都有道理。但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命题怎么会看起来都有道理呢?这就是先验的幻象,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它会给我们的理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传统形而上学家们之所以争论不休,症结就在于此。康德为知识划界,时刻警告哲人不要越界发言,康德的功能就像是交通协管员,站在十字路口随时准备冲着那些闯红灯的人吹口哨,但是交通协管员并不能真正杜绝闯红灯的现象,因为人性天然就有越界的倾向,就像人类理性总是忍不住地要去思考物自身,要把灵魂、世界和上帝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这是人性使然。
康德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症结就在于没有为知识划界。但是康德并不是要取消和摧毁形而上学本身,他在给知识划界的同时,也为信仰和道德留下了地盘。对康德来说,未来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第二个部分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对康德来说,后一个主题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出路不在科学知识而在道德自由之中。
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康德的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