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962

从2006年春天开始,我给中国人民大学的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课程“西方哲学智慧”,经过十年的历练,慢慢摸索出一些个人的教学心得。2017年夏天,“喜马拉雅FM”的编辑约我开设音频课程,于是便不自量力地答应下来。音频课在11月份正式上线,事实证明,我大大低估了它的难度。我在课堂上习惯与学生互动,在问答之间激发讲课的灵感,也正因此,我并没有完整的讲稿,只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PPT。可是音频课的逻辑完全不同,它没有现场感,缺乏互动性,不允许教师有任何思考的留白处,偶尔的大喘气或者小磕巴都会显得异常突兀。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逐字逐句地写下每一篇讲稿,喜马拉雅FM的更新节奏是一周三期,每期15~20分钟,这意味着每周要写12000字左右的讲稿,一写就是10个月。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的要艰难,借用科比·布莱恩特的说法,在这10个月里,我见过每天凌晨4点的北京。

关于“西方哲学史”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能够讲出一些自己的独特体会,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思考与个性。这是一本写给哲学零基础读者的普及读物。我把自己看成思想的导游,尝试告诉读者哪片风景值得驻足观赏,哪座森林暗藏杀机,何处有浅滩,何处是激流。我试图向读者展示思考的痕迹和脉络,但绝不代替读者做出最终的判断,因为归根结底,哲学是一个动词,真正的哲学不是让人免于思考,而是激发人们思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音频播出的流畅性,我无法频繁提及引文的出处,在文稿中也没有添加注脚,我能做到的就是凡直接引文必加双引号或以引文格式标示,并在书后列举所有的参考书目。必须承认,这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规范,好在本书并非学术研究专著,相信读者朋友对此能有所谅解。如果本书存在任何硬伤或者理解上的不当之处,一切责任在我。

我要感谢所有选修过和旁听过本课程的人大同学,以及喜马拉雅FM的听友,感谢喜马拉雅的编辑王丹宁、向星以及“理想国”的编辑陈凌云和王家胜等人,没有你们的支持、鼓励和鞭策,这本书不可能问世。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女儿布谷。2013年5月,在《南方人物周刊》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记者卫毅曾经问我:“如果让布谷读第一本哲学书,你会推荐谁的书?”当时我的回答是:“我希望能为她专门写一本哲学书。”如今五年过去了,那本书依然没有写出来。相反,倒是布谷帮助我写出了这本书,她的成长历程给我的哲学思考提供了很多刺激和灵感,在这本书里布谷的出场频率堪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我愿意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有一天她会打开这本书,体会到来自于理解的快乐,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是哲学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馈赠。

周濂

2018年12月25日


参考文献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