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经过裁剪的真话还是真话吗?——康德道德哲学(中)
最近有家科技企业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重罚,朋友圈里议论纷纷,其中我最赞赏的发言来自一个科技新贵,他是这样说的:“大家都在谈民族自强、自主研发、抵御制裁,为什么没人说说遵守规则、契约精神、少钻空子?或者,最基本的不违法违规?”
遵守规则、契约精神,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之所以给这位朋友点赞,是因为作为一个科技新贵,他摆脱了个人欲望和利益的纠缠,尝试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当然,正像我们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换成康德,他一定会继续刨根究底地追问这位朋友:契约精神对你来说,到底是一条绝对命令还是假言命令?如果你只是为了规避惩罚、提高利润才恪守契约精神,那么你的行为仍旧不是一个道德行为,因为你依然把行为的后果放到了责任的前面。
在康德看来,只有绝对命令才配得上成为道德法则。他总共提出了绝对命令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之为普遍化原则、目的原则和自律原则。接下来我们一一加以介绍。
绝对命令形式之一:普遍化原则
普遍化原则的具体表述是:“只依据那些你可以同时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行动。”这句话稍微有些绕,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比方说,有人决定把“欠债不还”作为行为的准则,康德会说,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你必须反问自己是不是愿意让“欠债不还”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如果通过了这个思想实验,那就可以成为普遍的道德法则。显然,如果人人都欠债不还,那么谁都不会愿意再把钱借给别人,所以欠债不还通不过普遍化法则。关于这个例子,我猜想读者至少会提出两个反驳意见。
第一,也许有人会说,最好的结果是我可以“有借不还”,但是别人却必须“有借有还”。这是典型的“自我例外论”的想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我承认,这种想法或许是大多数人的心声,但是对不起,它通不过康德的普遍化法则的检验,它是不道德的。
第二个可能的反驳是,康德的这种普遍化法则,其实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论调非常类似。比如说当你的孩子随地乱扔垃圾的时候,你会这样对他循循善诱:“如果所有人都乱扔垃圾,这个世界不就成了大垃圾场了吗?”再比如说,在我小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非常郑重其事地在自己的连环画上写上这几句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不还,再借万难!”如果所有的连环画都是有借不还,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再出借任何一本连环画。“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的话……”这个推论好像是很有说服力,但是,它跟康德道德哲学的初衷其实是不符合的。为什么?因为它是在诉诸某种后果论。说得更明白一些,它不是在原则上反对乱扔垃圾,而是因为乱扔垃圾可能出现的恶果而反对之。
关于这个质疑,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指出,康德的普遍化法则,并不是在考察道德原则一旦普遍化之后可能造成的结果,而是在考察我的准则是否与绝对命令相一致,这种普遍化的考察其实是在表明一种强有力的道德主张,它力求弄明白:“我即将做出的行为是否将我的利益和特殊情况置于他人之上。”我想问的是,桑德尔的这个解释是否说服了你?
绝对命令形式之二:目的原则
康德绝对命令的第二个表达形式是这样的:不论对待自己或他人的人性,都要当成目的,绝对不能只是当成手段。这句话也稍微有些绕,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八个字: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隐藏在这条原则背后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对方的身份、地位和学识,也不是出于同情和关爱,而就是尊敬那种“内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的、毫无差别的理性能力”(桑德尔语)。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当快递小哥送货上门的时候,我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把他工具化了呀?的确如此,当快递小哥给我们寄送快递的时候,我们好像把他当成了某种工具,但是在一个意义上,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快递小哥“只是”当成工具。我们对他的期待和要求,不仅符合我们的意志,同时也符合他的意志,因为他知道帮我们寄送快递是他的职责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其实是在高度尊重他的自主性,高度尊重他的自我选择。但是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把他仅仅当成工具了,比方说,如果我们面对快递小哥的时候,正眼也不抬一下,粗声粗气地说:“把信拿去!”这时候我们就是把他只当成工具,而没有尊重他也是一个人。当年刘少奇握住时传祥的双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刘少奇的话在一个意义上与康德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人平等。只不过刘少奇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康德强调的是,作为有理性的道德实践者,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
绝对命令形式之三:自律原则
你一定注意到了,康德对人之为有理性的道德实践者格外推崇,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是目的”,其实就是在说“理性是目的”。绝对命令的第三个表达方式——自律原则就是接着这句话往下说。自律原则的基本观点是,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就是制定普遍法则的意志,换言之,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可以成为立法者。当一个人是在服从自我订立的道德法则时,他就实现了立法者与服从者的合二为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不仅是自律的,同时也是自由的。
现在我们可以给康德的绝对命令做一个小结。普遍化原则是绝对命令最重要的公式,因为它突出反映了绝对命令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普遍性和无条件性。目的原则为绝对命令提供了具体的内容,虽然它依旧是高度抽象的,但至少告诉我们,要把每一个人当成有理性的道德实践者来加以尊重。最后,自律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理性为自身立法”,以及“自律给我自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条原则不是三条绝对命令,而是绝对命令所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换言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了绝对命令的特征。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谎吗?
毋庸讳言,康德道德哲学是非常严苛的,甚至于有些不近人情。就以“不准说谎”为例,按照康德的道德哲学,这肯定能够通过普遍化原则成为一条绝对命令,因为一旦撒谎变得普遍,人们就不会再彼此信任,谎言就变得没有意义。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准撒谎,更像是一条假言命令而不是绝对命令。打个比方,你的一个好朋友得了绝症,你去医院看望她,假定她还不知道真实的病情,请问此时你会怎么跟她交流呢?我猜想一般人都会说:“好好养病,没啥大问题,肯定会好起来的!”这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出于同情,我猜想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实话实说。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康德绝对不会允许让同情成为道德法则的基础,而且康德会说,在这个时候撒谎,也许会让对方的心里好受一些,但这么做,只是把她作为满足她自己的一个手段,而没有把她作为一个有理性的道德实践者来加以尊重,所以这其实是不道德的。你一定会好奇,如果康德面对这个朋友,他会怎么说?我猜想他不会这样说:“我刚才看了医生的报告,你就该吃吃,该喝喝吧,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这么说听起来不仅不近人情而且有些残酷,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抓住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按照康德的理论,他更可能这样说:“我刚才看了医生的报告,你已经时日无多,你要鼓起勇气,保持理性,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句话的确非常振奋人心,但是不是仍旧有点不近人情呢?
说到不近人情,让我们再来设想一种可能性:当撒谎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时,康德会允许撒谎吗?比方说,纳粹分子正在追捕一个犹太人,走投无路之下,这个犹太人敲开了你家的门,你把他安排在地下室里。过了不久,纳粹分子前来敲门,请问你该如何回答他呢?一般人肯定会说:我当然要撒谎啊!可是康德的道德哲学分明是不准撒谎的,所以你看,康德道德哲学再一次显示出了它的缺乏弹性和不近人情。康德写过一篇题为《论出于利他动机说谎的所谓权利》的文章,大意是说,撒谎是一个已知的恶,一旦撒谎,我们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恶果,而说真话却不一定带来恶果。比方说,就在你跟纳粹分子交谈的过程中,那个机智勇敢敏捷的犹太人已经逃之夭夭了;退一万步说,即便因为说了真话,导致犹太人被捕,康德会认为,追本溯源,也不应该由你来承担这个恶果,因为真正的行凶者是纳粹分子,不是你。
我相信任何稍有常识和理性的人都不会接受康德的这个解释。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绝对命令如此不近人情,那它一定是有问题的。桑德尔试图为康德做辩护,他告诉我们,在面对纳粹分子的询问时,你可以做出一个“真实的但带有误导性的陈述”,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一个小时前,我在路那头的杂货店里见过他。”桑德尔认为,从康德的角度来说,这个策略在道德上是被允许的,并且它可以保护犹太人的生命。有趣的是,康德本人就曾经用过这个策略。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认为康德的著作对基督教有伤害,于是命令他不准在这类话题上发表任何意见,康德从内心里反对,但君命难违,于是他承诺说:“作为陛下忠实的臣民,我将彻底停止所有与宗教有关的公共演讲和论文写作。”你有没有读出这句话里的机关?其实康德留了一个心眼,因为他知道威廉二世将不久于人世,所以特别强调了这个承诺的前提条件——“作为陛下的忠实臣民”,几年以后,国王果然驾崩,既然陛下已经驾鹤西去,承诺也就自然失效了。据说康德对此非常自得,桑德尔也认为此举非常聪明,理由是,相比于直白的谎言,那种在措辞上“具有误导性但在技术上却是真实的陈述”仍旧是可取的,因为无论后者如何闪烁其词,“都是尊重道德法则的”。
我不是特别认同这样的辩护。首先,在面对纳粹分子的追杀时,哪怕经过剪裁的真话可以救人一命,也不意味着“经过剪裁的真话就是真话”。换言之,说了一半的真话不是真话,而是谎言。事实上,在各种公共事件的官方报告中,我们读过太多避重就轻的所谓真话,它在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方面起到的坏作用甚至远高于赤裸裸的谎言。因为它变相地鼓励了投机取巧和阳奉阴违的恶习。在这个意义上,与其僵化地固守“不准撒谎”的绝对命令,不如接受“当撒谎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时,撒谎是被允许的”这个假言命令。
其次,当一个人尝试用部分真实的表述刻意误导纳粹分子时,很显然已经对不同行为的后果做出了评估。我的意思是说,他显然认为相比说出全部的真相,有误导性的、部分真实的表述更可取,因为这样做会让犹太人幸免于难。这么一来,桑德尔对康德所做的辩护,其实已经背离了康德义务论的原则,因为此时他已经在考虑后果的问题了。
我一直认为,任何义务论的道德哲学都必须要兼顾后果,完全不考虑后果的道德哲学不仅没有吸引力,甚至可能出现大谬不然的结果。事实上,当康德在考虑德福不一致的问题时,也不得不引进后果的维度。所谓德福不一致,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那么康德究竟是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我们下一讲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