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幸福像花儿一样: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上)

字数:2888

我们应该拼命工作还是躺着晒太阳?

本讲我们将要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流传甚广的小故事:

一个渔民正在海边晒太阳,一位绅士走过来对他说:“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去捕鱼呢?”

渔夫问:“先生,捕鱼干什么呢?”

“捕鱼你就能挣很多钱啊!”

渔夫接着问:“挣钱又为了做什么呢?”

“挣钱你就可以买一艘更大的船。”

“那么,买了大船又做什么呢?”

“这样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

“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样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海边晒太阳。”

渔夫说:“先生,我现在正在这样做呢!”

一般认为,在这场对话中,渔夫完胜绅士,因为他的人生境界看起来更高。但是如果亚里士多德恰好在现场,他一定会先问渔夫:说到底,你究竟有没有经历过中间的这些过程呢?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做,光在海边晒太阳,或者你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生活,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要想活得好,就必须积极地去从事和完善某种活动或实践,这不是一时一刻的兴之所至,而是一生一世持之以恒的事业。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一只燕子或一个好天气造不成春天,一天的或短时间的善也不能使一个人享得福祉。”

然后,亚里士多德还会同时问渔夫和绅士:你们真的认为在海边晒太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亚里士多德会接着告诉他们:这只是你们的主观欲望和偏好,你们认为的幸福不等于幸福本身,如果要想探讨何为幸福,就得进行严肃的哲学分析和思考。

幸福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正是这样一本以幸福为核心主题的伦理学著作,后人因此称它为“幸福伦理学”。当然,除了幸福,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善、德性、自制、公正、友爱等等主题,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丰富异常的伦理学世界。

在正式开始探讨这本书的主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听亚里士多德的警告:“不能期待一切理论都同样确定”。

比如,要求数学家只提出一个大概的说法,这是不符合数学的本性的,同样的,要求伦理学家或者修辞学家做出与数学一样严格的证明,这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当在不同的学科里寻求不同的精确性。这个警告特别的重要,数学研究逻辑严密,有唯一的正确解,而伦理学的研究则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往今来,一直有人试图用数学或者科学作为模型去解决伦理问题,求得伦理问题的唯一正确解,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我们用科学的方式说明了伦理,也仍旧无助于我们理解生活和自我。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页(1566年希腊文与拉丁文双语对照版)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开篇第一句话,亚里士多德就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

关于善或者好,此前我们已经做过多次分析。为了帮助理解,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两个例句:

1.因为这个事物是好的,所以我想要它。

2.因为我想要它,所以这个事物是好的。

仔细体会这两个句子,你会发现例句2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把善/好的标准奠立在人的主观欲望或者偏好上。

比方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蛋糕就不是好东西,虽然他很想吃蛋糕。由此可见,被欲求的不等于其自身就是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希望确立一个客观的善好标准,以此作为目标来引导人们实现它。

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善有等级,最低级的善是“因它物之故而选择的”。比如你想要上新东方学英语,你就得有钱,在这里,金钱就是因它物之故而选择的善,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中间的善是“因它们自身之故而选择它们,同时也为幸福之故而选择它们”,比如荣誉、快乐和各种德性。如此逐级而上,追问到最后,我们会遭遇所谓的最高善(the highest good),亚里士多德说,关于最高善,人们会在名词上达成一致意见,称之为eudaimonia,通译为“幸福”(happiness)。最高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足,也就是“始终因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

幸福是人生在世的终极答案,如果有人继续问:“你为什么想要幸福?”我们会认为这个问题不知所云,因为追问到此已经结束。除非你是在问:“什么是幸福?幸福包括哪些内容?”亚里士多德承认,人们对此会有相当不同的意见。

普通人把幸福等同于快乐和财富这些明显可见的东西,他们认为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有些人把政治的生活等同于幸福的生活,他们追求荣誉,把荣誉等同于幸福;而哲学家则认为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三种幸福观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当我们搞清楚人的功能是什么,我们也就明白幸福是什么了。

人的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与人的本质属性直接相关,你一定还记得“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答案。享乐的生活与“动物”更近,与“理性”较远,所以就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沉思的生活因为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理性的功能,所以是人类所能获得的“至福”。

亚里士多德具体给出了六个理由来论证他的观点:

1.沉思是我们本性的最好部分的实现活动;

2.沉思最为持久;

3.最能带来最纯净的快乐;

4.最为自足;

5.自身即是目的;

6.含有最多的闲暇。

耐人寻味的是,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对“沉思的生活”推崇备至,另一方面又在反复暗示这是人类无法过上的生活。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比人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此时人甚至不是以人之为人的东西在生活,而是以人身上的神性在生活。

我猜想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人类虽然有理性,但毕竟还是动物,很难过上纯理性的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有可能接近这种神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们普通人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过政治的生活,这才是多数人最有可能过上的幸福生活。所以,亚里士多德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作“人是政治的动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到《政治学》那一讲中再详细讨论。

现在我想来重点谈一谈最高善“eudaimonia”的译法。如何翻译eudaimonia,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而言有幸福(happiness)、快乐(pleasure)、繁荣(flourishing)、福祉(well-being),以及成功(success)这些译名。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happiness,但是晚近三十年来,这个译名遭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比如约翰·库柏(John Cooper)认为英文里的happiness通常指称主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感,这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立场是矛盾的。库柏认为更好的翻译应该是human flourishing(人类繁荣)。我自己也更加认同“繁荣”这个译名,因为它不仅可以和“功能论证”(ergon argument)直接挂钩,而且同潜能与实现的理论紧密相关。

邓超和孙俪曾经主演过一部大热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我认为这个剧名最完美地表达了亚里士多德关于eudaimonia的理解:唯当人的潜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实现,人才拥有属于他的德性与eudaimonia——你可以称它为幸福,但实质就是从潜能到实现的绽放过程,也就是“繁荣”。

进而我们会发现,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判断只是针对普遍的人而言,每一个个体还有属于他自己的天赋与潜能,所以按照潜能与实现的理论继续往下想,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唯当每个人都发现了属于他自己的天赋,完成了从潜能到实现的绽放过程,他的人生才可以说是幸福的。至于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能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我们下一讲继续探讨。

你到底是谁?

不久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潘石屹贴了两张图,一张是清华大学校友高晓松的观点,他说:“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否则我们清华和蓝翔技校还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张图是蓝翔校长荣兰祥的反驳:“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高晓松和荣兰祥说得都有道理,但是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潘石屹的点评最好,他说:“都对,都很重要。如果天赋是棵大树,让它参天伟岸;如果天赋是朵花,让它绽放;如果天赋是草,让它把世界染绿。”

最后,我想把好莱坞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结尾处的一段台词送给大家:

有些人在河边出生;

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

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

有些人是艺术家;

有些人游泳;

有些人精通纽扣;

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而有些人是母亲;

也有些人能够跳舞。

那么,你到底是谁?你有没有努力地发现自己的天赋,并且积极地实现它,成为你之所是?还是说你一早就已经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躺在海边晒太阳了?这个问题要交给每一个人自己去回答。


035 姚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037 我们反复做的事成就了自己: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