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自然力量,天生要强”:尼采论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这一讲我们继续来讲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区分。所谓主人道德,就是强者的道德。在爱与和平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当我们想起强者的时候,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体育明星,虽然这与尼采所设想的强者形象并不完全一致,但也可以用来做个分析。
仍旧以C罗为例,他在球场上是绝对意义上的强者,他的强不仅反映在技术层面上,更反映在精神层面上。有位网友说得好:“自然力量,天生要强”这句广告词不是写给梅西的,而是写给C罗的剧本。每每在球队陷入困境的时候,C罗总会在场上不断地挥舞手臂给队友加油打气,并且屡屡上演孤胆英雄的好戏,他是狼群里的头狼,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典范。
强调个体,崇尚力量,权力意志,这就是主人道德的精髓。相比之下,奴隶道德则把个人隐身在群体之中,推崇爱与同情,遇到困境的时候垂头丧气,遭遇失败的时候会自我安慰:“可是,我是一个好人啊!”进而,这些人会说:“没错,你是一个赢家,但是你傲慢自大,你目中无人,你虚骄浮夸,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坏人!”
当弱者开始这样使用好与坏的时候,尼采认为,这就颠倒了原有的价值体系。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过,尼采认为好就是“一切提高人类的权力感、权力意志、权力本身的东西”。但是奴隶道德不一样,他们把毒药投入“生命的所有源泉”,把温顺、谦卑、节制、无能、虚弱当成善良、美好、仁慈、爱与同情,在这个过程中,尼采认为基督教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是基督教让奴隶道德真正落地生根。
怨恨之人的灵魂是歪的
当弱者面对强者的时候,因为无力抵抗就会产生一种怨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想要反抗但又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无能,于是只好将报复的情绪深埋在心底。尼采说:
当高尚的人自信开朗地自己面对自己而生活的时候,怨恨之人却既不率直,也不天真,自己对自己也不开诚布公。他的灵魂是歪的。
有的人从小就是学霸,有的人从小就生活在学霸的影子里面。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真正的学霸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人缘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最重要的是,他们目中无人。我不是说他们傲慢自大,而是说他们不跟别人比较,他只跟自己较劲。而剩下的所有其他人则会在每次月考发榜的时候,心里暗暗地盘算自己跟学霸之间的分数差距。正是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尼采说,你的灵魂就变歪了。
尼采指出,怨恨之人的精神“喜爱蛰藏的暗角,潜逃的暗道和后门,一切阴匿之物都让他满心感到,这是他的世界,他的安全,他的乐土所在。他擅长沉默,不忘怀,等待,暂时将自己渺小化,暂时地侮辱自己……”
怨恨之人擅长沉默,可是尼采说:“一切沉默者都是消化不良的。”而鲁迅则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其实,无论是爆发还是灭亡,都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尼采举过一个名叫“俄罗斯式的宿命论”的例子,因为远征太艰苦,疲惫不堪的俄罗斯士兵就怀着宿命论的想法躺在雪地上,不再动弹,他们把身体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程度,让自己的意志开始冬眠。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放弃。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黄立行的一首流行歌曲,名叫《最后只好躺下来》,歌词是这么唱的:
醒来刷牙 早晨来不及
塞车算什么 扣薪水 老板了不起
又是加班下班搞得好累
根本没时间了只能睡
……
Hey!给我一分钟的快乐吧
给我个办法来发泄吧
给我 自由
让我 生活不再没有意义
……
看不到原来的出口
最后只好躺下来
“最后只好躺下来”——这句歌词非常精准地刻画出现代人的基本生活状况:面对无处不在的生活压力,无能反抗,充满怨恨,最后选择放弃,接受“俄罗斯式的宿命”。
弱者的报复,强者的爆发
爆发又能怎样呢?有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名叫马克斯·舍勒,按照他的观点,怨恨的出发点是“报复冲动”。什么是报复冲动?当别人扇了你一记耳光,你二话不说就扇了回去,这不是报复,而是反击与防卫。报复冲动的本质特征在于时间上的滞后与延宕,别人扇了你一记耳光,你内心汹涌澎湃,但却硬生生地把一触即发的对抗情绪给遏制住,自我安慰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经过如此这般的心理过程后,怨恨就在你的心里扎下了根。为什么会在冲突的当下关头选择隐忍而不是爆发?舍勒说,这是因为担心直接反抗会导致更大的失败,更多的羞辱。显然,这种担心与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是有关系的。多数人会在隐忍和沉默中灭亡,少数人则会选择爆发。我们读社会新闻,常常会看到一些看似没有任何来由的报复社会的暴力案件,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都是尼采所说的“从无能中生长出来的仇恨”,它们既暴烈又可怕,既富有才智又最为阴毒,是“最危险的爆炸材料”。
说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难道强者就不会怨恨吗?对此尼采的回答是:强者(高尚的人)也有怨恨,但是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当感受到怨恨的时候,强者会立即表现出来,把怨恨的情绪充分地发作出来、消散开去,因此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毒害。我认为尼采的这个分析特别正确。你看乔丹或者C罗,他们在球场上每球必争,任何人挑衅他们,都会立刻被打脸,他们绝不会隐忍自己的怨恨,更不会像基督教所宣扬的那样——打我的右脸,把左脸也送过去。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许会觉得C罗睚眦必报甚至心胸狭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像尼采所指出的那样,这是强者才有的气质,他们不会“长久地耿耿于怀,能做到这点——是强健饱满的天性的标志”。
肤浅的同情是一种粗暴的无所顾忌
虽然奴隶道德和怨恨情绪是基督教的底色,但是尼采认为,基督教的狡猾之处在于,他们用爱与同情这样的积极情感来掩饰和取代怨恨这样的消极情感,从而发展出“信”、“望”、“爱”的基督教德性。尼采说,这正是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最巧妙的诡计”。
你也许会说,同情有什么不好的?同情难道不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品质吗?同情心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可以让我们去帮助弱者,可以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可是尼采这位伟大的道德心理学家却一针戳破了这个美丽的脓包。
让我们来读一读《快乐的科学》的第338节。尼采说:“别人几乎不了解我们所受的剧痛,即使吃同一锅饭的人,我们也会对他们隐瞒。”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哪怕是面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意轻易敞开胸怀。可是同情者对别人的剧痛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他们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别人为何痛苦、因何痛苦,他们只是因为看到别人有痛苦,就同情心泛滥地扑了上去,试图“轻飘飘地祛除别人的痛苦”。尼采认为,这样的同情不仅肤浅,而且是对他人生活的横加干涉,是一种粗暴的无所顾忌。
说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唱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如果尼采听到这首歌,一定会说:没错,同情者根本不是在帮助别人,而是像歌词所说的那样,就是在帮助自己。所以同情心不仅肤浅而且自私,它给同情者本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和优越感:多么好!我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写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他指出,当人们看到小孩在草地上奔跑的时候,通常会流出两种眼泪:“第一种眼泪说:看到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这有多好啊!第二种眼泪说:和所有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所感动,这有多好啊!”米兰·昆德拉认为,“正是第二种眼泪让媚俗更加媚俗”。按照罗伯特·C.所罗门的解释,尼采会认为第一种眼泪让人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同情者,这是一种“情感操控”的策略,因此是虚伪的和自欺的,第二种眼泪则是一种“平庸的伪善”。我认为,第二种眼泪更加值得警惕,因为它不仅让你自我感动,还上升到同体大悲的高度,产生出“人生多么美丽,就让我们一起荡漾在爱与同情的波浪里吧”这样的幻觉。这种粉红色的场景会让你丧失真实感,忘了世界本来的面目有多冷酷。
事实上,这首歌在唱完“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之后,紧接着就是总结陈词——“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如果尼采听到这里,一定会用《快乐的科学》里的这句话作为回应:“你们这些善良和舒适的人啊,怎么对人的幸福几乎是一窍不通呢!须知幸与不幸原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共生共长;可是,它们在你们身上总也长不大!”
如何阅读尼采
我相信很多人在读完尼采对同情心的批判之后,一方面会觉得他一针见血,戳中了许多要害之处,另一方面又会觉得尼采未免过于尖酸刻薄、愤世嫉俗。生活需要伪装,人生需要假面,这些伪装和假面并不一定都会带来恶果。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题目叫作《装装文明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性本恶,其善者伪’。装是文明开始的第一步,装啊装啊就信以为真了,就深入人心了,就大道通行了。”
所以说,在读尼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留意,快进快出。很多人在读的时候,酣畅淋漓,藐视一切,但是读完之后却不知所措,一声叹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尼采就像炸药,他炸毁一切现成的和虚伪的东西,把生命中最肮脏、最丑陋、最鲜血淋漓的一面展露给你,他的哲学可爱但不可信,一旦你信了,就必须要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最后,请允许我用尼采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一讲的内容:“世间存在不幸对个人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你我需要恐惧、匮乏、贫困、黑夜、冒险、鲁莽、失误”,因为“通往个人的天堂之路总需穿越个人的地狱”。
这段话毫无疑问与尼采本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就像我在第83讲中所说的那样,读尼采,一定要把他的哲学跟他的人生结合在一起读,他的哲学就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就是他的哲学。如果你不能体验他的体验,不能设想他的狂想,那就很难真正进入他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