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张祜
字数:625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释
金陵渡:与南京无关,这里是指今天江苏省镇江市附近的西津渡口。北宋王楙《野客丛书》载:“《张氏行役记》言甘露寺在金陵山上,赵璘《因话录》言李勉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标致——盖时人称京口亦曰金陵。”京口唐代称为润州,即今天的镇江市。
小山楼:具体不详,应为诗人所寄宿的小楼。
可:这里是合当、应当之意。
瓜洲:在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镇江北岸。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瓜洲在江都县南四十里江滨,昔为瓜洲村,盖扬子江中之沙碛也,沙渐涨出,其状如瓜,接连扬子渡口,民居其上,唐立为镇……”
语译
作为寄宿的行人啊,我暂居在金陵附近西津渡的小山楼里,自当惆怅。只见倾斜的月色映照之下,夜晚的长江已经落潮,远远可见两三点星星之火,那里就应该是瓜洲了吧。
赏析
这首诗写泊宿时思乡的愁怀,可与张继《枫桥夜泊》相对照来看。所不同的是,上半段已清晰点出“行人”和“愁”态,后半段张继写声,张祜则写景,只见远方星星点点的火光,怀疑是瓜洲附近的渔火。
因为点明了“愁”字,所以张继诗更为含蓄,张祜诗则多了一些直白显露。而且首句只写地点,包容未免浅了一点,不似张继诗将地点放在第三句,紧接钟声,作为自然过度,结构更复杂也更巧妙一些。此诗的妙处,只在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描摹景致非常清幽淡雅,而且因潮落、月照,才得见瓜洲的渔火,颇富理趣。
扩展阅读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祜诗泊京口以望瓜洲,上面这首宋代王安石的诗,则是从瓜洲以望京口——此正因王诗所言“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处隔江即可相望也。两首诗都为游子思乡而作,亦相对直露,但相较之下,张诗还是稍逊王诗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