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其一-杜牧

字数:560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娉娉袅袅:娉娉指美好的容貌,袅袅指轻盈的体态。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

语译

她年方十三岁啊,容貌娇美,体态轻盈,那好像那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独立在梢头。春风吹遍了扬州城内的十里长街,那些卷起珍珠帘栊的群芳啊,没有人比得上她。

赏析

关于此诗所赠,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留赠扬州某妓女的,杜牧在离开扬州时作下此诗;另一说是赠别南昌歌女张好好的——杜牧在《张好好诗》序中曾说:“牧大(大通太字)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因此诗开篇即言“娉娉袅袅十三余”,故有此疑。但诗的第三句写“春风十里扬州路”,明是写扬州妓女无疑。或谓只是以名闻天下的扬州妓女为比,则身在扬州,怀思好好,或可出此诗,但本诗是赠别诗,如是在南昌赠别张好好,却突兀言及扬州,则未必恰当。

总之,本诗写一少女,状其青春靓丽,首句正面写其形貌体态,却不提及于人,次句则以“含胎花”为比,更突出她的青春年少,活动可爱。后半段以所有扬州名妓为比,说“卷上珠帘总不如”,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总不如”谁人?“总不如”哪些方面?都没有明说,但读者自可体会。此诗的特点就在于全篇只有一句出形貌,且不明确指代,但一个正当青春、活泼俏丽、艳压群芳的少女形象自然跃出纸面,令人心醉。从此“豆蔻梢头二月初”就作为吟咏少女的名句,而流芳千古。


287秋夕-杜牧289赠别其二-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