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张泌

字数:753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谢家:唐人常以谢女、谢娘指称意中人,疑因晋谢奕之女谢道、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文才,富盛名,故有此谓。

回合:即回环,回绕。

语译

别来依依,梦中我来到了她家,只见小巧的走廊回绕着,曲折的栏杆横斜。春天庭院中的月色是如此多情啊,还在为我这离别之人映照着落花。

赏析

清人李良年在《词坛纪事》中记载道:“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城子》词……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写寄绝句云:‘别梦依依到谢家……’”似为此诗背景。可是这种时隔数百年后突然冒出来的文坛逸话,所在多矣,绝大多数都不可信。或许即因李良年此说,导致了张泌和张佖的混淆——张佖为南唐文学侍臣,唐亡后才出生,而唐人张泌则未闻曾仕南唐,《江城子》词与这首《寄人》诗皆张泌所作,与张佖无涉。

不过李良年所谓因思旧时恋人而作此诗,这一判断还是基本准确的。不过说“夜梦之”的“之”,明显是指人,而诗中却并未出现所思之人的形象,而只梦见了“小廊回合曲阑斜”,走廊和栏杆全都曲折回绕,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味,恍惚之间,路径往复盘旋,似乎永无尽头,则也可以看出,所思之人并未于梦中得见。

诗的前半段写梦境,后半段则写醒来后因梦而伤情。但诗人并没有直言哀伤,却说“春庭月”多情,犹照落花。这落花当是凄凉哀惋的象征,则月照落花,正用以反映人之内心的惆怅。月本无情,若写无情便可反衬人之有情,诗人却言月有情,不但有情,而且“多情只有春庭月”,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来正面衬托人之更为多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别后便梦中也只见路径,不得见人,则内心之忧伤,恋情依依,就此全盘托出,感染力非常强烈。

扩展阅读

寄人其二

唐·张泌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张泌怀思旧时恋人的《寄人》诗共有两首,“别梦依依到谢家”为其一,上面这首是其二。虽然各为绝句,押韵也不相同,但其实两首诗可以并合起来读。两诗都写物之“多情”,都是当春而“别恨生”,亦均提到那一场“春梦”。梦境恍惚,不见其人,故而醒来便云“不分明”,从而“倚柱寻思倍惆怅”。


302陇西行-陈陶304杂诗-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