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杜牧

字数:919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天阶:宫殿的台阶,别本作“天街”。

卧看:别本作“坐看”。

语译

银白的蜡烛啊,秋天的光芒啊,在它们的映照下,绘了画的屏风显得如此冰冷,她用那轻巧的纨扇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宫殿台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啊,她躺下来远望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赏析

旧谓这首诗是写宫怨,第三句“天阶”两字即说明地点。或谓“天阶”是指天宫的阶梯,指代天空,与下句“牵牛织女星”相呼应,亦可通,则所写为普通的闺怨了。历代注解都将女主人公指定为宫女,但为何不是宫妃或宫外普通女子呢?都无解释,想来是陈陈相因,所造成的想当然尔。

还是暂且抛开女主人公的身份,单见其怨吧。首句和第三句都写景,次句和第四句都写女子的动作、形态,穿插相杂,结构非常精巧。写景的用意,不外乎出一“凉”字——画屏多为木制或嵌玉,则凉夜觉“冷”,并不稀奇,前用“冷”而后用“凉”,也可避免重复。要在总体环境是“凉”而非“冷”、“寒”,以衬女主人公的哀怨并不甚深,如有凉意袭来心头,却并不感觉彻骨的内心凄寒。

首句即点明季节是在“秋”时,三句再点明时辰是在“夜”间,初秋之际,纨扇仍可用,流萤仍在飞,夜间却已见凉意。或谓“轻罗小扇”有弃妇之喻,为秋季已不用扇,而此女独自用之——传说班婕妤有《怨歌行》咏扇,说:“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后秋冬之扇即有弃妇之喻。然而若天气真已寒凉,扇不当用,又为何会有夏季的流萤飞舞呢?可见诗人虽用此意象,但并无这一层意,只是论季节而提当季之物,不必罗织。

前半段写女主人公夜间无聊,乃以扇扑萤,但这无聊并不能直接指向孤居无偶之象。就诗意看来,前半段的描写还是比较轻松的,甚至有一些活泼的愉悦。具体的怨情出自后半段,既已扑过流萤,于是乃卧,卧而不得眠,为见牵牛织女星,从而联想到自己孤清无偶的生活。主人公的怨情,可以说是卧而看星时偶然触发的,正如王昌龄《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从而将情感突兀一转,道出主旨一般。如此读诗,则更见诗人笔法之灵动,意韵之绵长。

扩展阅读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的传说来源很早,南朝萧统所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中即有如上诗篇,言牵牛、织女相隔银河,虽然“清且浅”,却不知“相去复几许”,从而使得“盈盈一水间(阻隔),脉脉不得语”,夫妻难以相聚。由此可见,杜牧《秋夕》的结句,便正是以此典故以出哀怨之情。


286遣怀-杜牧288赠别其一-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