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注释
楚腰纤细:语出《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掌中轻:语出《飞燕外传》,载:“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薄倖(xìng):负心,薄情,别本作“薄幸”。
语译
我在江河湖海之间,带着酒落魄而行,最喜那歌女轻柔的体态,腰肢纤细,仿佛真能在掌上舞蹈一般。扬州十年,醒来后才知道不过一场荒梦而已,所得到的,只有那秦楼楚馆间的负心薄幸之名。
赏析
杜牧曾为淮南幕府掌书记,常在扬州,“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当离开扬州以后,他回想起自己这段生涯,日夕纵酒,流连于秦楼楚馆之间,不禁恍然若梦,因而写下此诗。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对自己浪费了大好光阴而懊悔,扬州十年,恍惚一梦,梦中有“青楼”美女,“楚腰纤细掌中轻”,梦醒以后,才发觉次次冶游,完全毫无意义,除了在秦楼楚馆留下自己“薄倖名”外,一无所得。所谓“薄倖名”,也就是说扬州妓女们都知道了他杜牧的名字,知道他是冶游的常客,也知道他从来逢场作戏,不会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
但是更往深一层读,此诗中所蕴含的,却并不仅仅是懊悔,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是懊悔。开篇即言自己“落魄江湖载酒行”,因为宦途坎坷,所以离开京城,在江海之间遨游,寄人篱下,载酒而行,但求一醉,不想其他,也无从去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他才被迫流连于秦楼楚馆之间。十年扬州,固然是恍惚一梦,但这梦不是他希望去做的,他希望能够一展长才,但却报国无门,所以才只能以美酒和美色来麻醉自己。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所评深得此诗精髓:“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因此,此诗所要抒发的其实并不是懊悔,而是无边的愤懑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