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览

字数:10770

【题解】

遐览,即博览群书。遐,本指久远,这里引申为广博。葛洪说的博览群书,当然是指博览道教的书籍。本篇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篇介绍了当时道教典籍的概况。作者介绍道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让那些“后生好书者,可以广索也”,是在为将来的同道修道成仙着想。但本篇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作者当时所能够接触到的道书情况,使我们通过这些道书,能够了解当时道教典籍的大致状态,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当时整个道教发展状况的了解,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tianbooks

其次,本篇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情况。比如作者说自己身体较为瘦弱,然而却颇受老师青睐,从而能够接触到一些珍贵的道书,这无疑有利于我们对葛洪这一重要的学者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再次,通过本篇,我们还能够大体知道当时道教内部师徒的关系及生活情况。比如篇中说:“他弟子皆亲仆使之役,采薪耕田,唯余尫羸,不堪他劳,然无以自效,常亲扫除,拂拭床几,磨墨执烛,及与郑君缮写故书而已。……然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矣。”这些文字告诉我们:当时的道教徒除了其他方面的收入外,主要还是依靠自己“采薪耕田”,而从事这些劳动的大多是弟子,就连身体瘦弱的葛洪也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还可以看出道教的老师是如何地珍秘自己的道书的,就连他们自己的弟子想看一眼道书的题目都很困难,更何况他人?道教的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自神其教,但客观上却不利于道教的整体发展。

最后,本篇还重点介绍了《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墨子五行记》、《玉女隐微》等几部道书以及这些道书的神奇功效。虽然这些神奇功效只不过是作者道听途说来的,但反映了古人的某种信仰和美好的愿望。

除此之外,本篇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比如本篇说:“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葛洪引用这一谚语,目的主要是说明道书可能有误,然而这种说明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些谚语再一次地提醒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前人留下的图书,不仅有故意的造假、无意的误传,而且还有粗心的误抄。仔细鉴别书中的真假,可以说是读书人面临的一大任务。

或曰:“鄙人面墙(1),拘系儒教,独知有五经、三史、百氏之言(2),及浮华之诗赋,无益之短文,尽思守此,既有年矣。既生值多难之运,乱靡有定(3),干戈戚扬(4),艺文不贵(5),徒消工夫,苦意极思,攻微索隐(6),竟不能禄在其中(7),免此垄亩;又有损于精思,无益于年命,二毛告暮(8),素志衰颓,正欲反迷,以寻生道,仓卒罔极(9),无所趋向,若涉大川,不知攸济(10)。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秘,不审道书凡有几卷?愿告篇目。”

【注释】

(1) 鄙人:提问者的自我谦称。面墙:面向墙壁。比喻所见极少,学识狭窄。

(2) 五经:儒家的五部经书。指《易》、《书》、《诗》、《礼》、《春秋》。三史:三部史书。指《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百氏之言:指诸子百家的学说。

(3) 乱靡有定:动乱不定。靡,无,没有。

(4) 干戈戚扬:盾、戈、斧一齐举起。这是描写战争的场面。干,盾牌。戚,斧。

(5) 艺文:这里指学术。

(6) 攻微:研究细微的学问。索隐:探索事物的隐蔽道理。

(7) 禄在其中:从中获得官位俸禄。《论语·卫灵公》:“学也,禄在其中矣。”

(8) 二毛:指头发花白,形成黑白两种颜色的头发。

(9) 罔极:无穷无尽。指无穷无尽的世界。

(10) 攸济:渡河的方法。攸,所。

【译文】

有人说:“我就像面对着墙壁那样孤陋寡闻,拘泥于儒家的学说,只知道有五经、三史和百家言论,以及一些浮华的诗赋,没有多少益处的短文,在这些书籍里面用尽了心思,已经有些年头了。然而此生偏偏遇上了多灾多难的命运,社会动乱不止,战争不断,文章学术不受重视,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功夫,苦苦地尽力思索,探求其中隐藏的微妙道理,却不能从中获得官位俸禄,免于耕田种地;而且还损害了自己精神,对自己的寿命没有任何补益,花白的头发预示着暮年的到来,过去的那些志向已经衰退,我正想迷途知返,去寻找长生之道,仓促间面对着这无穷的世界,不知应该走向何方,我就好像要渡过大河,却不知渡河的办法一样。先生已经全面地阅读了古代典籍,又兼修了奇文秘术,不知道有关道术的书籍共有多少卷?希望您能够告诉我有关这些书籍的篇目。”

抱朴子曰:“余亦与子同斯疾者也。昔者幸遇明师郑君,但恨弟子不慧,不足以钻至坚、极弥高耳(1)。于时虽充门人之洒扫,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以为巨恨耳。郑君时年出八十,先发鬓班白(2),数年间又黑,颜色丰悦(3),能引强弩射百步,步行日数百里,饮酒二斗不醉。每上山,体力轻便,登危越险,年少追之,多所不及。饮食与凡人不异,不见其绝谷。余问先随之弟子黄章,言:‘郑言尝从豫章还(4),于掘沟浦中(5),连值大风,又闻前多劫贼,同侣攀留郑君,以须后伴,人人皆以粮少,郑君推米以恤诸人(6),己不复食,五十日亦不饥,又不见其所施为,不知以何事也。’火下细书(7),过少年人。性解音律,善鼓琴。闲坐,侍坐数人,口答咨问,言不辍响,而耳并料听左右操弦者(8),教遣长短(9),无毫厘差过也(10)。余晚充郑君门人,请见方书。告余曰:‘要道不过尺素上,足以度世,不用多也。然博涉之后,远胜于不见矣。既悟人意,又可得浅近之术,以防初学未成者诸患也。’乃先以道家训教戒书不要者近百卷,稍稍示余。余亦多所先见,先见者颇以其中疑事咨问之。郑君言:‘君有甄事之才(11),可教也。然君所知者,虽多未精,又意在于外学(12),不能专一,未中以经深涉远耳(13),今自当以佳书相示也。’又许渐得短书缣素所写者。积年之中,合集所见,当出二百许卷,终不可得也。

【注释】

(1) 钻至坚、极弥高:钻研最精深的道理、达到最高的境界。至坚,最坚硬的物体。比喻最精深的道理。《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钻之弥坚”的意思是越去钻研他越发觉得他的思想精深。

(2) 班白:即“斑白”。班,通“斑”。

(3) 颜色:面容。

(4) 郑言:当为郑隐的弟子。豫章:地名。在今江西南昌。

(5) 掘沟:人工挖掘的运河。浦:水边。

(6) 推:推让。恤:救济。

(7) 火下:灯下。细书:写很小的字。

(8) 料听:带着品评目的地去倾听。

(9) 教遣:指导,指教。长短:好坏。

(10) 差过:差错,误差。

(11) 甄事:鉴别事物。

(12) 外学:养生成仙的学问被称为内学,治国安民的学问被称为外学。

(13) 未中:不适合。经深涉远:学习研究深邃的道术。

【译文】

抱朴子说:“我也有过与您同样的毛病。从前我有幸遇到了圣明的老师郑隐先生,只是遗憾我这个弟子不够聪敏,没有能力钻研最精深的道理、达到最高的境界。当时虽然得以充当一个为老师洒水扫地的弟子,然而由于才识既短浅,年龄又还小,思想也不够专一,世俗之情还没有完全断绝,因此没有大的收获,至今还以此为最大的遗憾。郑先生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开始时鬓发斑白,几年之后却又变黑了,面容丰满愉悦,能够拉开硬弓,把箭射出一百多步远,每天能步行好几百里路,喝两斗酒也不会醉倒。每当登山时,身体轻便,能够攀越高峻危险的山峰,年青人在后面追赶他,很多还追不上他。他的饮食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见过他断绝粮食。我问过先跟随先生的弟子黄章,他说:‘郑言曾经跟随老师从豫章郡回来,在一条运河的河边,接连遇上了大风,又听说前面的路上有很多打劫的强盗,同伴们都攀着郑先生留下,等待后面的同路者。当时人人都认为带的粮食太少了,郑先生就把自己的米拿出来接济各位同伴,他自己不再吃饭,整整五十天也不饿,又没有看到他有其他措施,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他在灯下写小字,眼力超过了年青人。他生性懂得音律,善于弹琴。平时闲坐时,陪他坐的有好几个人,他一边回答着别人的询问,说个不停,一边还仔细倾听着身边弹琴的人,指出他们弹奏的好坏,没有出过丝毫的误差。我很晚才充当郑先生的弟子,请求阅读道书。他告诉我说:‘重要的道旨写在不超过一尺见方的丝帛上,这就足以使人能够超越人间成仙,根本用不着很多的道书。当然,广泛地阅读道书,远远地胜过不去博览道书的人。阅读道书既能明白人情世故,又能学到一些浅近的道术,用以防止还未成功的初学者的各种毛病。’于是他就先把将近一百卷的、不太重要的道教训戒书籍,逐渐拿给我看。我先前也读过很多书,还拿先前看过的书中疑问向他请教。郑先生说:‘你有辨别事物的才能,值得传授,然而你知道的那些事情,虽然很多却不够精通,另外你的注意力还在治国安民的学问上,不能专一于修仙道术,还不适合学习研究深奥的修仙学问,今后我会把一些好书拿给你看的。’先生还答应逐渐把一些简短的、写在丝帛上的道书给我看。几年之中,我所看到的道书集中起来,大概超出了二百卷吧,然而最终我也没有能够得到这些道书。

“他弟子皆亲仆使之役(1),采薪耕田,唯余尫羸(2),不堪他劳,然无以自效,常亲扫除,拂拭床几,磨墨执烛,及与郑君缮写故书而已。见待余同于先进者(3),语余曰:‘杂道书卷卷有佳事,但当校其精粗,而择所施行,不事尽谙诵(4),以妨日月而劳意思耳。若金丹一成,则此辈一切不用也。亦或当有所教授,宜得本末,先从浅始,以劝进学者,无所希,准阶由也(5)。’郑君亦不肯先令人写其书,皆当决其意(6),虽久借之,然莫有敢盗写一字者也。郑君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由以《礼记》、《尚书》教授不绝(7)。其体望高亮,风格方整,接见之者皆肃然。每有咨问,常待其温颜,不敢轻锐也(8)。书在余处者,久之一月,足以大有所写,以不敢窃写者,政以郑君聪慜(9),邂逅知之(10),失其意,则更以小丧大也。然于求受之初,复所不敢,为斟酌时有所请耳。是以徒知饮河,而不得满腹(11)。然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矣。他书虽不具得,皆疏其名(12),今将为子说之,后生好书者,可以广索也。

【注释】

(1) 亲:亲自承担。

(2) 尫羸(wāng léi):瘦弱。

(3) 先进:先入师门、学业优秀的弟子。

(4) 不事:不必。谙(ān)诵:背诵。谙,熟习。

(5) 准阶由:沿着阶梯一步步前进。准,以……为标准。由,经过。

(6) 决其意:取决于他的意见。即按照他的意见去办。

(7) 由:通“犹”,尚且,还。

(8) 轻锐:轻率。

(9) 政:通“正”。慜:聪明敏捷。

(10) 邂逅:偶然,万一。

(11) 徒知饮河,而不得满腹:徒然知道应该到黄河里去饮水,却没有能够喝满肚子。比喻自己虽然知道应该向学问渊博的郑先生学习,却没有能够学到足够的知识。

(12) 疏:分条陈述,记述。

【译文】

“其他的弟子都要从事仆役劳动,或打柴或种田,只有我身体瘦弱,承担不了其他的劳作,可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办法向老师效力,于是就经常从事一些扫除的事务,擦拭床榻几案,磨墨执烛,以及为郑先生抄写一些旧书而已。先生对待我就像对待那些先入师门、学业优秀的弟子一样,他对我说:‘旁杂的道书里每卷都有好内容,只是要考校清楚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从而有所选择地实施,不必全部去背诵,以免浪费了时光又耗费了精力。如果金丹一旦炼成,那么这类东西统统都可以不用了。有时也许需要用这些书籍进行教授,教授时应该懂得知识的本末,先从浅显的知识开始,以此来鼓励求学的人不断进步,不要希望一步登天,而要像上台阶那样一步步地提高。’郑先生起初也不肯让人抄写他的书,弟子们做事都取决于他的意见,因此弟子们借阅他的书虽然时间很久,却没有谁敢偷偷地抄写一个字。郑先生本来是一位大儒生,到了晚年才爱好道术,因此他还是一直教授《礼记》、《尚书》。他身材魁梧,威望极高,为人方正,接触和看见他的人都会肃然起敬。每当弟子们有所请教,往往要等到他脸色温和愉悦的时候,从不敢轻率造次。他的书放在我那儿,时间长的有一个月,完全有时间抄下很多的内容,之所以不敢偷偷抄写,就是因为郑先生聪明机敏,万一让他知道了,引起他的不快,就会因小失大。然而在最初向先生求教时,我连借书都不敢,只能寻找一些适当的机会口头向先生请教而已。因此自己只是徒然知道应该在黄河里饮水,却没有喝满肚子。尽管如此,在五十多个弟子当中,只有我看见和得到了炼制金丹的经书和《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的弟子有的连这些书的标题都没有见过。其余的道书我虽然没有全部得到,但也都记下了它们的书名,现在我将要为您说说这些书名,将来那些喜欢道书的年轻人,可以广泛地去寻找这些书籍。

“道经有《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中下三卷、《混成经》二卷、《玄录》二卷、《九生经》、《二十四生经》、《九仙经》、《灵卜仙经》、《十二化经》、《九变经》、《老君玉历真经》、《墨子枕中五行记》五卷、《温宝经》、《息民经》、《自然经》、《阴阳经》、《养生书》一百五卷、《太平经》五十卷、《九敬经》、《甲乙经》一百七十卷、《青龙经》、《中黄经》、《太清经》、《通明经》、《按摩经》、《道引经》十卷、《元阳子经》、《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陈赦经》、《子都经》、《张虚经》、《天门子经》、《容成经》、《入山经》、《内宝经》、《四规经》、《明镜经》、《日月临镜经》、《五言经》、《柱中经》、《灵宝皇子心经》、《龙经》、《正机经》、《平衡经》、《飞龟振经》、《鹿卢经》、《蹈形记》、《守形图》、《坐亡图》、《观卧引图》、《含景图》、《观天图》、《木芝图》、《菌芝图》、《肉芝图》、《石芝图》、《大魄杂芝图》、《五岳经》五卷、《隐守记》、《东井图》、《虚元经》、《牵牛中经》、《王弥记》、《腊成记》、《六安记》、《鹤鸣记》、《平都记》、《定心记》、《龟文经》、《山阳记》、《玉策记》、《八史图》、《入室经》、《左右契》、《玉历经》、《升天仪》、《九奇经》、《更生经》、《四衿经》十卷、《食日月精经》、《食六气经》、《丹一经》、《胎息经》、《行气治病经》、《胜中经》十卷、《百守摄提经》、《丹壶经》、《岷山经》、《魏伯阳内经》、《日月厨食经》、《步三罡六纪经》、《入军经》、《六阴玉女经》、《四君要用经》、《金雁经》、《三十六水经》、《白虎七变经》、《道家地行仙经》、《黄白要经》、《八公黄白经》、《天师神器经》、《枕中黄白经》五卷、《白子变化经》、《移灾经》、《厌祸经》、《中黄经》、《文人经》、《涓子天地人经》、《崔文子肘后经》、《神光占方来经》、《水仙经》、《尸解经》、《中遁经》、《李君包天经》、《包元经》、《黄庭经》、《渊体经》、《太素经》、《华盖经》、《行厨经》、《微言》三卷、《内视经》、《文始先生经》、《历藏延年经》、《南阔记》、《协龙子记》七卷、《九宫》五卷、《三五中经》、《宣常经》、《节解经》、《邹阳子经》、《玄洞经》十卷、《玄示经》十卷、《箕山经》十卷、《鹿台经》、《小僮经》、《河洛内记》七卷、《举形道成经》五卷、《道机经》五卷、《见鬼记》、《无极经》、《宫氏经》、《真人玉胎经》、《道根经》、《候命图》、《反胎胞经》、《枕中清记》、《幻化经》、《询化经》、《金华山经》、《凤网经》、《召命经》、《保神记》、《鬼谷经》、《凌霄子安神记》、《去丘子黄山公记》、《王子五行要真经》、《小饵经》、《鸿宝经》、《邹生延命经》、《安魂记》、《皇道经》、《九阴经》、《杂集书录》、《银函玉匮记》、《金板经》、《黄老仙录》、《原都经》、《玄元经》、《日精经》、《浑成经》、《三尸集》、《呼身神治百病经》、《收山鬼老魅治邪精经》三卷、《入五毒中记》、《休粮经》三卷、《采神药治作秘法》三卷、《登名山渡江海敕地神法》三卷、《赵太白囊中要》五卷、《入温气疫病大禁》七卷、《收治百鬼召五岳丞太山主者记》三卷、《兴利宫宅官舍法》五卷、《断虎狼禁山林记》、《召百里虫蛇记》、《万毕高丘先生法》三卷、《王乔养性治身经》三卷、《服食禁忌经》、《立功益算经》、《道士夺算律》三卷、《移门子记》、《鬼兵法》、《立亡术》、《练形记》五卷、《郄公道要》、《角里先生长生集》、《少君道意》十卷、《樊英石壁文》三卷、《思灵经》三卷、《龙首经》、《荆山记》、《孔安仙渊赤斧子大览》七卷、《董君地仙却老要记》、《李先生口诀肘后》二卷。凡有不言卷数者,皆一卷也。

【译文】

“道教的经典有《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中下三卷、《混成经》二卷、《玄录》二卷、《九生经》、《二十四生经》、《九仙经》、《灵卜仙经》、《十二化经》、《九变经》、《老君玉历真经》、《墨子枕中五行记》五卷、《温宝经》、《息民经》、《自然经》、《阴阳经》、《养生书》一百五卷、《太平经》五十卷、《九敬经》、《甲乙经》一百七十卷、《青龙经》、《中黄经》、《太清经》、《通明经》、《按摩经》、《道引经》十卷、《元阳子经》、《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陈赦经》、《子都经》、《张虚经》、《天门子经》、《容成经》、《入山经》、《内宝经》、《四规经》、《明镜经》、《日月临镜经》、《五言经》、《柱中经》、《灵宝皇子心经》、《龙经》、《正机经》、《平衡经》、《飞龟振经》、《鹿卢经》、《蹈形记》、《守形图》、《坐亡图》、《观卧引图》、《含景图》、《观天图》、《木芝图》、《菌芝图》、《肉芝图》、《石芝图》、《大魄杂芝图》、《五岳经》五卷、《隐守记》、《东井图》、《虚元经》、《牵牛中经》、《王弥记》、《腊成记》、《六安记》、《鹤鸣记》、《平都记》、《定心记》、《龟文经》、《山阳记》、《玉策记》、《八史图》、《入室经》、《左右契》、《玉历经》、《升天仪》、《九奇经》、《更生经》、《四衿经》十卷、《食日月精经》、《食六气经》、《丹一经》、《胎息经》、《行气治病经》、《胜中经》十卷、《百守摄提经》、《丹壶经》、《岷山经》、《魏伯阳内经》、《日月厨食经》、《步三罡六纪经》、《入军经》、《六阴玉女经》、《四君要用经》、《金雁经》、《三十六水经》、《白虎七变经》、《道家地行仙经》、《黄白要经》、《八公黄白经》、《天师神器经》、《枕中黄白经》五卷、《白子变化经》、《移灾经》、《厌祸经》、《中黄经》、《文人经》、《涓子天地人经》、《崔文子肘后经》、《神光占方来经》、《水仙经》、《尸解经》、《中遁经》、《李君包天经》、《包元经》、《黄庭经》、《渊体经》、《太素经》、《华盖经》、《行厨经》、《微言》三卷、《内视经》、《文始先生经》、《历藏延年经》、《南阔记》、《协龙子记》七卷、《九宫》五卷、《三五中经》、《宣常经》、《节解经》、《邹阳子经》、《玄洞经》十卷、《玄示经》十卷、《箕山经》十卷、《鹿台经》、《小僮经》、《河洛内记》七卷、《举形道成经》五卷、《道机经》五卷、《见鬼记》、《无极经》、《宫氏经》、《真人玉胎经》、《道根经》、《候命图》、《反胎胞经》、《枕中清记》、《幻化经》、《询化经》、《金华山经》、《凤网经》、《召命经》、《保神记》、《鬼谷经》、《凌霄子安神记》、《去丘子黄山公记》、《王子五行要真经》、《小饵经》、《鸿宝经》、《邹生延命经》、《安魂记》、《皇道经》、《九阴经》、《杂集书录》、《银函玉匮记》、《金板经》、《黄老仙录》、《原都经》、《玄元经》、《日精经》、《浑成经》、《三尸集》、《呼身神治百病经》、《收山鬼老魅治邪精经》三卷、《入五毒中记》、《休粮经》三卷、《采神药治作秘法》三卷、《登名山渡江海敕地神法》三卷、《赵太白囊中要》五卷、《入温气疫病大禁》七卷、《收治百鬼召五岳丞太山主者记》三卷、《兴利宫宅官舍法》五卷、《断虎狼禁山林记》、《召百里虫蛇记》、《万毕高丘先生法》三卷、《王乔养性治身经》三卷、《服食禁忌经》、《立功益算经》、《道士夺算律》三卷、《移门子记》、《鬼兵法》、《立亡术》、《练形记》五卷、《郄公道要》、《角里先生长生集》、《少君道意》十卷、《樊英石壁文》三卷、《思灵经》三卷、《龙首经》、《荆山记》、《孔安仙渊赤斧子大览》七卷、《董君地仙却老要记》、《李先生口诀肘后》二卷。凡是书名下面没有说明卷数的,都只有一卷。

“其次有诸符(1),则有《自来符》、《金光符》、《太玄符》三卷、《通天符》、《五精符》、《石室符》、《玉策符》、《枕中符》、《小童符》、《九灵符》、《六君符》、《玄都符》、《黄帝符》、《少千三十六将军符》、《延命神符》、《天水神符》、《四十九真符》、《天水符》、《青龙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朱胎符》、《七机符》、《九天发兵符》、《九天符》、《老经符》、《七符》、《大捍厄符》、《玄子符》、《武孝经燕君龙虎三囊辟兵符》、《包元符》、《沈羲符》、《禹符》、《消灾符》、《八卦符》、《监乾符》、《雷电符》、《万毕符》、《八威五胜符》、《威喜符》、《巨胜符》、《采女符》、《玄精符》、《玉历符》、《北台符》、《阴阳大镇符》、《枕中符》、《治百病符》十卷、《厌怪符》十卷、《壶公符》二十卷、《九台符》九卷、《六甲通灵符》十卷、《六阴行厨龙胎石室三金五木防终符》合五百卷、《军火召治符》、《玉斧符》十卷。此皆大符也。其余小小,不可具记。”

【注释】

(1) 诸符:众多的符箓。诸,众多。符,符箓。方士画的所谓能够驱使鬼神、消灾求福的图形或线条。

【译文】

“其次有众多的符箓,主要有《自来符》、《金光符》、《太玄符》三卷、《通天符》、《五精符》、《石室符》、《玉策符》、《枕中符》、《小童符》、《九灵符》、《六君符》、《玄都符》、《黄帝符》、《少千三十六将军符》、《延命神符》、《天水神符》、《四十九真符》、《天水符》、《青龙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朱胎符》、《七机符》、《九天发兵符》、《九天符》、《老经符》、《七符》、《大捍厄符》、《玄子符》、《武孝经燕君龙虎三囊辟兵符》、《包元符》、《沈羲符》、《禹符》、《消灾符》、《八卦符》、《监乾符》、《雷电符》、《万毕符》、《八威五胜符》、《威喜符》、《巨胜符》、《采女符》、《玄精符》、《玉历符》、《北台符》、《阴阳大镇符》、《枕中符》、《治百病符》十卷、《厌怪符》十卷、《壶公符》二十卷、《九台符》九卷、《六甲通灵符》十卷、《六阴行厨龙胎石室三金五木防终符》一共五百卷、《军火召治符》、《玉斧符》十卷。这些都是重要的大符。其他的小符箓,无法全部记载下来。”

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1)。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又信心不笃,施用之亦不行。又譬之于书字,则符误者,不但无益,将能有害也。’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七’与‘士’,但以倨勾长短之间为异耳(2)。然今符上字不可读,误不可觉,故莫知其不定也(3)。世间又有受体使术(4),用符独效者,亦如人有使麝香便能芳者,自然不可得传也。虽尔,必得不误之符,正心用之。但当不及真体使之者速效耳(5),皆自有益也。凡为道士求长生,志在药中耳,符剑可以却鬼辟邪而已(6)。诸大符乃云行用之可以得仙者(7),亦不可专据也。昔吴世有介象者(8),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9),去其笺题以示象(10),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也。”

【注释】

(1) 天文:天上的文字。

(2) 倨勾:下面的那一勾。倨,蹲坐在地上。这里指如同蹲坐在地上的那一勾。

(3) 不定:没有订正过的。也即错误的。

(4) 受体:天生的,生来的禀赋。

(5) 真体:指最初的、不是后来辗转描画出来的原始符。

(6) 剑:道士用来驱鬼镇邪的法器。

(7) 云:说。

(8) 介象:三国时吴国的方士。

(9) 厌(yā)劾符:用来镇压妖邪的符。

(10) 笺题:指符上的标题或说明。

【译文】

抱朴子说:“郑先生讲:‘符箓出自太上老君,都是用天上的文字写成的。太上老君能够与神灵沟通,这些符箓都是神灵传授给他的。现在的人们使用符箓效果不佳,是由于这些符箓传到人间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辗转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原因。再加上使用者诚心不足,因此使用起来就没有效果了。这就好比写字出现的错误一样,而抄写符箓如果出现了错误,不但没有益处,还会带来危害。’写字的人明明知道这个字,写字时尚且还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谚语说:‘书经过三次抄写,“鱼”字就变成了“鲁”字,“虚”字就变成了“虎”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七’字和‘士’字,只是下面那一勾的长短有一点区别而已。然而我们现在无法读懂符箓上面的文字,即使错了也不能发现,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些符箓是没有经过订正的错误符箓。世上还有一些天生就有使用法术禀赋的人,他们使用符箓时有着独特的效果,这就好像有人使用麝香就能使自身也发出芳香一样,这是自然形成、无法传授的。虽说如此,也一定要找到没有错误的符箓,带着虔诚地态度去使用它们,只是比不上使用真正的原始符箓的效果神速而已,但也会有一定的益处。凡是去追求长生的道士,应立志于炼制金丹大药,符箓、剑器只能用于祛鬼镇邪而已。有人说使用各种重要的大符就能成仙,这是不可以完全信赖的。从前吴国有一位名叫介象的人,能够读懂符上的文字,知道这些符上的文字是否有错误。有人为了测试他,就拿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杂符和各类祛鬼镇邪的符箓,去掉上面的标题、说明,然后拿给介象看,介象都能根据符箓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对于符箓上出现的错误,他就为大家加以订正。从那以后,就没有能够读懂符文的人了。”

或问:“仙药之大者,莫先于金丹,既闻命矣。敢问符书之属,不审最神乎?”抱朴子曰:“余闻郑君言:‘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也。’古者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1),不可授也。受之四十年一传,传之歃血而盟,委质为约(2)。诸名山五岳,皆有此书,但藏之于石室幽隐之地。应得道者,入山精诚思之,则山神自开山,令人见之。如帛仲理者(3),于山中得之,自立坛委绢(4),常画一本而去也(5)。有此书,常置清洁之处。每有所为,必先白之(6),如奉君父。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若有困病垂死,其信道心至者,以此书与持之,必不死也。其乳妇难艰绝气者持之(7),儿即生矣。道士欲求长生,持此书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可以涉江海,却蛟龙,止风波。得其法,可以变化。起工不问地择日(8),家无殃咎。若欲立新宅及冢墓,即写《地皇文》数十通(9),以布着地,明日视之,有黄色所着者,便于其上起工,家必富昌。又因他人葬时,写《人皇文》,并书己姓名着纸里,窃内人冢中,勿令人知之,令人无飞祸盗贼也。有谋议已者(10),必反自中伤。又此文先洁斋百日,乃可以召天神、司命,及太岁日游五岳四渎(11),社庙之神,皆见形如人,可问以吉凶安危,及病者之祸祟所由也。又有十八字以着衣中,远涉江海,终无风波之虑也。又家有《五岳真形图》,能辟兵凶逆,人欲害之者,皆还反受其殃。道士时有得之者,若不能行仁义慈心,而不精不正,即祸至灭家,不可轻也。

【注释】

(1) 仙名:名字在仙册之中的。葛洪认为,那些命中能够成仙的人,他的名字早就记载在神仙的名册之中了。

(2) 委质:送一些礼品。委,送。质,通“贽”,礼物。下文说:“如帛仲理者,于山中得之,自立坛委绢,常画一本而去也。”“委绢”就是“委质”的一种。

(3) 帛仲理:帛和,字仲理,相传他在西城山的石壁中得到了道书。

(4) 委绢:送了一些丝绸作为礼物。

(5) 常:通“尝”,曾经。一本:一份。

(6) 白:下对上告诉,请示。

(7) 乳妇:产妇。

(8) 起工:施工。如盖房、修桥等等。

(9) 通:份。

(10) 谋议:算计,伤害。

(11) 太岁日:太岁是古人假设的星名,并用它来纪年。后来道教也用它纪日。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河流。

【译文】

有人问:“最重要的成仙药物,莫过于金丹,对此我已经领教了。请问在符箓、道书之类的事物中,不知道哪一种是最为神奇的?”抱朴子说:“我听郑先生说:‘道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三皇内文》和《五岳真形图》了。’古代的仙官和精神境界最高的人,都很尊奉并秘守这些道术,如果是名字没有在仙册的人,就不会传授给他。接受后要等待四十年才能再传授一次,传授的时候要歃血为盟,还要送一些礼物作为约定。诸多名山和五岳之中,都有这类道书,只是被隐藏在非常幽深隐秘的石室中。命中注定获得道术的人,也要进入深山虔诚地思念着这些道书,那么山神就会自动地打开山门,让人看见它们。比如帛仲理这个人,就在山中得到了这些道书,他自己设立了神坛,在上面放置了丝帛,然后抄写了一本道书带走了。有了这些道书以后,要始终把它们存放在干净的地方。每当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请示道书,就像侍奉君主和父亲那样。经文说:‘家里藏有《三皇文》,就能够防止、抵御邪怪恶鬼、瘟疫之气和飞来的横祸。’如果有人遇到危难、病痛即将死亡,对于那些极为坚信道术的人,就把这些道书拿来让他用手握住,他就肯定不会死了。让那些因难产而断气的产妇用手握住这些道书,孩子就能顺利地出生。道士要想追求长生不死,带着这些道书进山,能够避开虎狼山精,各种毒虫邪鬼,也都不敢接近人了。手握这些道书还可以渡过大江大海,能够逼退蛟龙,使风平浪静。学到这些道术,可以变化无穷。施工动土也不必考虑风水、选择日子,家庭肯定不会有任何灾难。如果想修建新房和坟墓,就可以抄写《地皇文》数十份,拿来铺在地面上,第二天去查看,沾染上黄色的地方,就可以在那个地方破土动工,如此家庭必然富裕昌盛。另外,在其他人下葬时,抄录《人皇文》,再在纸里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偷偷地放在别人的那座坟墓里,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就会使自己没有飞来横祸和盗贼侵害。如果有人想谋害自己,一定会使那个人自己受到伤害。另外,抄写这些道书时,要先洁身斋戒一百天,这样就可以召来天神、司命神,在太岁日那一天游览五岳四渎,社庙里的神灵,都会现形为人的模样,可以向他们询问吉凶安危,以及询问生病者之所以遇到灾祸的缘由。还可以把其中的十八个字放在自己的衣服里,远渡江海,始终都不会有大风巨浪的忧患。另外,如果家里藏有《五岳真形图》,就能够避开兵祸和凶贼,如果有人想要伤害自己,都会反过来使那些人遭受灾难。时常也有一些道士得到了这些道书,如果他们不能够施行仁义、心怀慈善,不真诚不正直,就会立即招来全家灭绝的灾祸,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其变化之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本有五卷。昔刘君安未仙去时(1),钞取其要(2),以为一卷。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3),含笑即为妇人,蹙面即为老翁(4),踞地即为小儿,执杖即成林木,种物即生瓜果,可食,画地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厨,兴云起火,无所不作也。其次有《玉女隐微》一卷,亦化形为飞禽走兽,及金木玉石,兴云致雨方百里,雪亦如之,渡大水不用舟梁,分形为千人,因风高飞,出入无间(5),能吐气七色,坐见八极(6),及地下之物,放光万丈,冥室自明(7),亦大术也。然当步诸星数十(8),曲折难识,少能谱之(9)。其《淮南鸿宝万毕》,皆无及此书者也。又有《白虎七变法》,取三月三日所杀白虎头皮、生驼血、虎血、紫绶、履组、流萍(10),以三月三日合种之。初生草似胡麻,有实,即取此实种之,一生辄一异。凡七种之,则用其实合之,亦可以移形易貌,飞沉在意(11),与《墨子》及《玉女隐微》略同(12),过此不足论也。

【注释】

(1) 刘君安:姓刘名根,字君安。《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说他有道术,隐居嵩山中,炫惑百姓。《神仙传》说他弃世学道,后成仙而去。

(2) 钞取:抄写。钞,同“抄”。

(3) 隐沦无方:不受约束地随意隐身。

(4) 蹙(cù):紧缩,皱。

(5) 无间:没有空隙的东西,即物体。

(6) 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

(7) 冥室:昏暗的室内。

(8) 步诸星数十:类似于“步罡踏斗”,为道教礼拜星斗、召请神灵的一种行走方式。

(9) 谱:记录。宋浙本《抱朴子》作“谙”。熟悉。

(10) 紫绶:用来系印的紫色丝带。履组:鞋子上的丝带。履,鞋。组,丝带。流萍:即浮萍。

(11) 在意:随意。

(12) 《墨子》:书名。指上文提到的《墨子五行记》,而不是指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墨子》。

【译文】

“那些变化的法术,最主要的就只有《墨子五行记》了,本来有五卷。从前刘君安还没有成仙离开人间时,抄录过其中的主要内容,合为一卷。其方法是使用药物和符箓,就能够使人天上地下地自由飞行,毫无约束地隐身,面含微笑时就变成了女子,皱起面孔时就变成了老头,蹲在地上就变成了小孩,拿起拐杖就变成了树林,种下植物就能够马上结出瓜果,而且可供食用,划地就变成了江河,抓起一撮土就形成了山峰,端坐不动就能够获取所需的食物,还能够兴起云雾、招致烈火,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其次有《玉女隐微》一卷,也能够使自己变形为飞禽走兽,以及变作金木玉石,还能够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兴起云雨,也同样能够兴起大雪,不用舟船桥梁就能够渡过大江大海,能够使自己分形成为上千人,凭借着风高飞,自由出入于没有缝隙的物体之中,能够吐出七色云气,坐在室内就能够看见八方极远之处的景象,以及地下的东西,还能够放出万丈的光芒,使黑暗的室内自然而然地明亮起来,这些也都是较大的方术了。然而在施行这些法术时应当步踏各种星斗数十遍,其中的细节很难理解,因此也很少有人能够把它们记录下来。至于像《淮南鸿宝万毕》等书,都无法比上这些书了。还有《白虎七变法》,用三月三日所杀的白虎头皮、活的骆驼血、老虎血、紫绶、履组、流萍,在三月三日的那天混合着种在地下。刚刚生出来的苗好似胡麻,能够结出果实,马上再把这些果实栽种下去,每生长一次就会发生一次变异。总共要循环栽种七次,然后把它们的果实混合起来服用,也可以改变形貌,任意地飞起和落下,效果与《墨子五行记》、《玉女隐微》大致相同,除此而外的方法就不值得一提了。

“《遐览》者,欲令好道者知异书之名目也。郑君不徒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综九宫三棋(1),推步天文(2),《河》、《洛》谶记(3),莫不精研。太安元年(4),知季世之乱(5),江南将鼎沸(6),乃负笈持仙药之扑(7),将入室弟子(8),东投霍山(9),莫知所在。”

【注释】

(1) 九宫: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东汉以前的《易》纬家,用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宫,用以占卜吉凶。三棋: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用木头制成棋子十二枚,每四枚一组,分为“上”、“中”、“下”三组。占卜时选择吉日,祝咒,一齐掷地,以所得上、中、下情形成卦,查看卦词,以定吉凶。因为分为三组,故称“三棋”。

(2) 推步:推算天文历法的学问。

(3) 《河》、《洛》:图书名。《河图》和《洛书》的简称。《河图》,据说就是八卦。《洛书》,据说即《尚书·洪范》中的“九畴”,传说是大禹治国的九类大法。谶记:预言未来事情的文字图录。

(4) 太安:晋惠帝的年号。公元302—303年。

(5) 季世:末世,衰败的社会。

(6) 鼎沸:鼎中开水沸腾。比喻天下动乱不安。

(7) 笈(jí):书箱。扑:通“朴”,这里指原料。

(8) 将:带,率领。入室弟子:学业优秀的弟子。

(9) 霍山:山名。在今安徽。

【译文】

“《遐览》这篇文章,是想让那些爱好道术的人了解奇异道书的书名。郑先生不仅精通五经、懂得仙道,而且还兼修九宫、三棋,能够推算天文历法,对于《河图》、《洛书》及谶纬图记,也都有精心的研究。太安元年,他预知这个衰落的社会将要动乱,江南将会出现不稳定局面,于是就背着书箱、带着炼制仙药的原料,率领着入室的弟子,向东进入霍山,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到哪儿去了。”


地真祛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