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讼
【原文】
姑子刘君士由之论曰:人纲始于夫妇,判合拟乎二仪。是故大婚之礼,古人所重,将合二姓之好,以承祖宗之基。主人拜迎于门,听命于庙,玄纁贽币,亲御授绥,婿有三年之丧,致命女氏,女氏许诺而不敢改。大丧既没,请命于婿,婿有辞焉,然後乃嫁。所以崇敬让也。岂有先讼後婿之谓乎?
【译文】
姑姑的儿子刘先生刘士由说:人伦纲纪是从夫妇开始的,其分合模拟天地。因此结婚的礼节是古人所重视的,要用它来联系两个姓氏的友好关系,来继承祖宗的基业。主人家要到门口行礼迎接,要到家庙中听取祖先的命令。要用黑加浅红的缯帛作为骋礼,亲自驾车去接,把登车时手拉的绳带交到对方手中。男方家父亲去世了,告诉了女方家,女方家答应而不敢更改。三年守丧过后,女方家向男家请求,男方答应了,然后才嫁过去。用它来崇尚恭敬谦让。哪里有先打官司而后结婚的说法呢?
【原文】
而末世轻慢,伤化败俗,举不修义,许而弗与,讼阋秽辱,烦塞官曹。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绝,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其尝已再离者,一倍裨娉。其三绝者,再倍裨娉。如此,离者不生讼心,贪吝者无利重受,乃王治要术,不易之永法也。
【译文】
但到衰败的时代轻浮简慢,伤风化败习俗,全都不遵循道义,许婚而又毁约,争吵污辱,烦扰之事充塞官府。现在可以让诸多因婚事而争讼的人,在婚礼之前,听任恩义断绝,但要加倍偿还酒礼,归还作为聘礼的缯帛。那些已经是第二次退婚的,要补加一倍的聘礼,那些第三次断绝婚约的,要补加两倍的聘礼。这样一来,退婚的人不会生诉讼的想法,贪婪吝啬的人也没有重利可得,这是君主治理的重要手段,不变的长远办法。
【原文】
抱朴子答曰:刘君悯德让之凌替,疾民争之损化,虽速我讼,室家不足,用和之贵,将遂沦胥。创谠言以拾世遗,建嘉谋以拯流遁,纷哗之俗,将以此而易,无耻之风,将由此而移。弥纶情伪,固难间矣。诚经国之永法,至益之笃论也。
【译文】
抱朴子回答说:刘先生哀怜仁德谦让之风的衰败,痛恨百姓起争端损害教化,虽然只是招一个人去打官司,但也会使家庭用度不足;和睦相处的宝贵传统,也将连带受损。您首先说出如此正直的话来补正世人的过失,出这样好的办法来拯救道德的流荡衰败。纷乱喧哗的鄙俗,将因此而改变;不知羞耻的风气,将从今而转移。如此全面地了解世上的真伪,无疑难以受到批评。这实在是治理国家的长远方法,最为有益的恰当言论。
【原文】
洪以不敏,不识至理,造次承问,窃有疑焉。夫婚媾之结,义无逼迫,彼则简择而求,此则可意乃许,轻诺後悔,罪在女氏,食言弃信,与夺任情,严防峻制,未之能弭。今猥恣之,唯责裨娉倍贫者所惮也,丰于财者,则适其愿矣。後所许者,或能富殖,助其裨娉,必所甘心。然则先家拱默,不得有言,原情论之,能无怨叹乎?
【译文】
葛洪我因为不够敏达,不能理解至深的道理,仓促之间承您垂问,私下里有个疑问。结为婚姻关系,应该是没有逼迫的,那一方选择之后才来求婚,这一方感到满意之后才会许诺。如果轻易许诺又后悔了,罪过是在女家,背离诺言抛弃信义,允婚悔约任情而为,就是严密防范、严厉制裁,尚且不能消除。如今又荒谬地放任他们,只是要求加倍退聘,这对于贫穷的人是可怕的,而财产丰厚者,则正中其下怀。后来所许配的人,也可能财产充足,帮助她家退聘,必然心甘情愿。这样先那一家拱手缄默,不能说什么,但是依情理说来,能够不怨恨叹息吗?
【原文】
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今苟惜其辞讼之小丑,而构其难忍之大恨,所谓爱其僦览之烦,忘其凋殒之酷也。夫买物于市者,或加价而夺之,则鲜忍而不忿然矣,况乎见夺待告之妻哉!此法遂用者,将使结婚者,虽纳敬亲迎,犹抱有见夺之虑。何者?刘君之论,以同牢为断,固也。
【译文】
那些心中示服气的人,视死如归,刀刃见血的灾祸,将会由此而起。现在如果痛惜以言辞相争讼的小的丑行,而酿成那种难于忍见的大憾事,正像所说的光嫌送览诉讼案卷太麻烦,而忘记了人的丧亡的残酷。在街市上买东西,有人还加价钱争夺,尚很少忍下不忿忿然的;更何况被夺走待娶的妻子呢!这种方法如果施用,将会使缔结了婚约的人即使已经纳征、亲迎,仍然抱有被夺走妻子的顾虑。为什么呢?刘先生的论点,以行婚礼与否为裁决的根据,必然是这种情况。
【原文】
尔则女氏虽受币积年,恒挟在意之威,恃可数夺,必惰于择婿,婿小不得意,便得改悔,结雠带祸,莫此之甚矣。曩人画法,虑关终始,杜渐防萌,思之良精,而不关恣夺之路,断以报板之制者,殆有决乎?
【译文】
那样的话,女方家即使接受缯帛聘礼已经几年,仍然总有任意选婿的威风,依仗可以几次改聘,必然怠惰于选择女婿;女婿稍不称心,就可以改悔。结仇招祸,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从前人制定法律,要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杜绝发展防止萌生,考虑得非常精细。但是不会开启恣意争抢之路,而是以报板的制度来管理,恐怕是有想法的吧?
【原文】
傥令女有国色,倾城绝伦,而值豪右权臣之徒,目玩冶容,心忘礼度,资累千金,情无所吝。十倍还娉,犹所不惮,况但一乎?华氏不难于杀孔父而取其妻,楚人为子迎妇,以其美而自纳之。以此论之,岂惜倾竭居产以助女氏还前家之直哉!小人轻薄,睚眦成怨,又喜委衰逐盛,蹋冷趋热,此法之行,则必多夺贫贱而与富贵者矣。不审吾君,何方以防弊乎!
【译文】
倘若是女子容貌冠于一国,倾倒一城出类拔萃,而遇上豪门大族掌权大臣之类的人,眼睛惯看艳丽的容貌,忘记了礼法规矩,家财巨富,毫不吝惜,就是十倍地偿还聘礼,也不害怕,更何况只增加一倍呢?华督不以杀死孔父嘉而夺取他的妻子为难事,楚平王为儿子迎接媳妇,因为女子长得漂亮而自己纳娶了。从这种事说来,难道还吝惜倾家荡产来帮助女家偿还前一家的聘礼吗!平民百姓浅薄无知,瞪一下眼睛就会结成仇怨,又喜欢抛却衰落而追逐隆盛,践踏贫寒而趋附权势。这种措施的实行,就必然较多地侵夺贫贱者而帮助了富贵者,不清楚您用什么方法防止这些弊病呢?
【原文】
或曰:可使女氏受娉无丰约,皆以即日报板,後皆使时人署姓名于别板,必十人已上,必备远行及死亡。又令女之父兄若伯叔,答婿家书,必手书一纸,若有变悔而证据明者,女氏父母兄弟,皆加刑罪。如此,庶于无讼者乎!
【译文】
有人说:可以让女方接受聘礼无论多少,全都要当天就报板,然后让当时在场的人全都在另外的板上署上姓名,一定要十个人以上,以防备远行和死亡。又让女子的父亲、哥哥或者伯伯、叔叔为男方写回信,必须亲手书写每人一篇。如果有变卦悔婚而证据明确的,女方的父母兄弟全都要加刑治罪。这样,差不多就没有打这种官司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