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本 >
- 济慈诗选 - 屠岸译 >
- 叙事诗 >
- 伊萨贝拉
63
就这样她日趋憔悴,凄凉地死去,
到死还哀求还给她罗勒花盆。
在佛罗伦萨,对她的爱情悲剧,
没人不悲伤,每颗心都充满同情。
有人据此编出了哀婉的歌曲,
口口相传,在整片国土上流行:
歌的叠句永远是这样——“好狠心,
是谁呀,偷走了我的罗勒花盆!”[11]504
(1818年3—4月)
* * * *
这首诗共六十三节,每节八行。原诗各节韵式均为abababcc;各行均为轻重格五音步。译文以五顿代五音步,用韵依原韵式。
[1]薄伽丘(Giovanni Boccacio,1313—1375),意大利作家,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短篇故事集、论文等。他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济慈的这篇《伊萨贝拉》取材于《十日谈》中第四日的第五个故事,情节框架与原作基本相同,个别地方略有出入:主人公原名莉沙贝达;原有三个哥哥,被改为两个;三兄弟原为怕家丑外扬而谋杀罗伦佐,被改为女主人公的哥哥原打算把妹妹嫁给一名贵族,眼看此计将落空,于是起了杀心;原来知情的女仆被改为事先并不知情的保姆;事情发生的地点原为墨西拿(在西西里岛),被改为佛罗伦萨。济慈丰富了许多细节,特别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加以诗的创造。诗中第十四、十五、十六节,描写两个哥哥靠残酷剥削工人而成巨富,深刻地描绘了被剥削者的悲惨处境,这是济慈添加上去的。爱尔兰作家伯纳·萧曾指出,这几节诗中所写的场景集中表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资本剥削的原理。
[2]指阿里阿德涅。忒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雅典王埃勾斯的儿子。他在克里特王弥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杀死了每年要用七对童男童女喂养的怪物弥诺陶罗斯。他带走了阿里阿德涅,后来又把她遗弃在那克索斯岛上。
[3]狄多(Dido):罗马神话中迦太基的建国者和女王。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说她落入特洛亚王子埃涅阿斯的情网,因后者离去而感到绝望,终于自杀。
[4]病丐:《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十六章二十至二十三节载,病丐拉撒路在财主门口台阶上乞讨,死后升入天堂,财主则入地狱。
[5]托斯卡纳方言被认为是意大利的标准语。
[6]十哩:原文是三里格(league),一里格约合三哩(英里)或五公里。
[7]欣诺姆谷地:在巴勒斯坦。据《编年史》记载:阿哈兹由于憎恶异教徒,在欣诺姆谷地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活活烧死。欣诺姆谷地的烟云象征杀人的罪恶。
[8]这两行写伊萨贝拉美好幻想的破灭。她原想成为妻子,将来有孩子,但罗伦佐被杀,一切都成为泡影。“甘饴”可能指喂婴儿以甘乳的乳房。“手套”象征罗伦佐的死亡。
[9]老故事:指薄伽丘《十日谈》中第四日的第五个故事,即本诗所据的故事。
[10]佩耳修斯(Perseus):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宙斯之子。曾用弯刀把女怪墨杜萨的头颅割下来,装进神袋里,最后装在雅典娜的盾上。墨杜萨的面貌极其丑陋可怕,她的头发全是毒蛇,凡看她一眼的人都变成石头。
[11]薄伽丘《十日谈》中第四日第五个故事末尾也引了这首歌,大意相同。据注家称,这原是一首西西里民歌的开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