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郭给事-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
酬:即报、答、和之意,别本作“赠”。
郭给事:给事即门下省给事中,正五品上,分判省事,权力颇重。郭给事名字、事迹均不详,应为王维同僚,时王维也担任给事中一职。
洞门:指深邃的、重重相对的门户。
霭:云雾聚集貌,这里作动词解。
禁里:即宫廷,《三辅黄图》载:“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
琐闱:《汉旧仪》载:“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诗用此典,代表宫门。
强:勉力。
无那:即无奈,别本亦有作“无奈”的。
语译
门户深邃,阁楼高耸,聚集着云气和夕阳余晖,桃李阴浓,柳絮飞舞。从宫内传来稀疏的钟声,门下省内,时间已经很晚了,只听得鸟儿啼鸣,吏员大多已经归家,人迹稀少。想我们每天早晨都要摇着环佩上殿面君,晚上要奉着诏旨辞拜宫门。我勉力想要跟随着你为国效力,却无奈年事已高,即将要因为卧病而脱下朝服了。
赏析
这是王维酬答门下省给事中郭某的一首诗。按照传统说法,前三联为颂扬郭给事为官清正而又圣恩隆厚,“霭余晖”即沐受君恩,“桃李阴阴”是指门生众多,“柳絮飞”是指门人显达,颔联写为官清闲,颈联又写奉君甚谨。此说或者可通,但在没有特殊情况、背景的前提下,搞那么多隐语并不合乎作诗之正道,以“桃李阴阴”的景语以寓桃李满天下,以“柳絮”喻郭给事门人,更显得深文周纳。诗歌可以深解,但一定要有特殊的环境、背景为支撑,否则强要从简单的字句中寻找更深含义,就难免缘木求鱼。
根据考证,此诗大致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季,当时王维也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与郭给事为同僚,基之于此,私以为前两联是诗人创作时的真实环境,颈联所写是诗人与郭给事共同的职务经历,而非单独对郭给事的颂扬。首先,诗人创作此诗时应为某日夜间,他仍在省中值宿,此时王维已起归隐之念,或曾向郭给事提及,遭到慰留,因此作诗相酬。“霭余晖”是黄昏,“桃李阴阴柳絮飞”是春季,“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仍写黄昏。请注意前两联写夜,而颈联起句却写晨,对句再写夜,很明显前后情景不同,必然一为实言,一为泛指,而不可能全是颂扬郭给事为政的泛指,否则结构便显松散,脉络便会从中割裂。
前两联写眼前之景,是为了抒发诗人谦退之情,表明求隐之意。颈联写给事中的每日事务从晨至夜,晨起早朝办公,夜间奉旨离宫,仍需回省内处理,表示事务繁冗,自己已不堪其累。其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也包含有此意,天时已晚,吏人大多归家,省中寂寥,而自己仍必须值宿,就此自然地引向颈联。然后尾联再说自己本待趋步于郭给事之后,效法他、帮助他,共同努力为朝廷效劳,奈何既老而又“卧病”,也只得“解朝衣”,退职回去隐居了,亦从前三联一脉相承而来。所以这样一解,全诗的脉络分明,转折自然,就不会有割裂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