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其二-李商隐

字数:889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古乐府中所记女子名,根据《唐书·乐志》记载:“《莫愁乐》者,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舞。”后世便以莫愁借指青年女子。

神女:即宋玉《高唐赋》、《神女赋》所言巫山神女。

小姑:指少女未嫁者,古乐府《青溪小姑曲》有“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

语译

重重帘帏,深掩着那女子的闺房,她躺下以后,只觉得这清冷的夜晚是如此漫长。巫山神女的故事不过幻梦,青溪小姑的居处也本没有情郎。风波不相信菱枝娇弱,仍要侵袭,月下露水不肯让桂叶吐出芬芳。虽然知道相思毫无益处,何妨把惆怅当作清狂。

赏析

此诗亦言女子之相思苦况,但是脉络清晰,非独气韵贯通,就外在的语意而言,也都极顺畅妥帖。

开篇言“重帏深下”,是指闺中闭锁,即出寂寞清冷意,然后言此“莫愁”女卧而不眠,只觉“清宵”漫长。对于时间,人常言“长”,而无人言“细”,李商隐独能云“细细长”,时间怎么能细呢?这一遣词非常新颖,正从“细”字尽出清冷无聊之感,仿佛那女子是在细细地数着时间,期待这漫长寒夜尽快终结。颔联是女子无奈的苦笑,所谓巫山神女夜会楚王,这般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本不过是场幻梦而已,古诗中所说的“清溪小姑”,本来便是没有情郎相伴的寂寞苦人儿。“原是”、“本无”,便将古今情爱传说全都打破,只留下无尽的惆怅和悲怨。

对于颈联,或解为“不信风波菱枝弱,谁教月露桂叶香”的倒装,指女子坚贞不二,如菱枝虽弱,却不畏风波,如桂叶于月露中吐露芬芳。私以为不确,此联实言风波摧残菱枝,月露浸冷桂叶,是外力强自介入、干涉,破坏了她美好的爱情之意。于是女子只得卧而难眠,细数时辰,其实也是在细数相思。然而相思终无结果,便知古来情爱故事全是虚妄,现实中哪有如此顺遂之事?所以极流畅地便转向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可是相思虽然无益,情爱虽然难得结果,难道就此放弃了吗?难道可以就此遗忘吗?结句突然转折,说“未妨惆怅是清狂”。所谓“清狂”,是指行为处事有悖时俗的观感,使人认为其人颇为不智,甚或疯癫。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相思无益,却又何妨相思呢?相思本就惆怅,故我在惆怅中便生不智的举动,外人看来,会认为是清狂的表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女子苦于相思,却又不肯放下相思,大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顽强决心。正是前三联所言种种相思苦况,才最终逼出此种“狂”态,全诗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而结句的转折也别有新意,更兼余味无穷。


210无题其一-李商隐212利州南渡-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