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海市

字数:677

登州海市[1]

東方雲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蕩摇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宫[2]?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歲寒水冷天地閉,爲我起蟄鞭魚龍: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人間所得容力取,世外無物誰爲雄?率然有請不我拒[3],信我人厄非天窮。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4],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鍾[5]。伸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汝亦已豐。斜陽萬里孤鳥没,但見碧海磨青銅[6]。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7]。

[1]詩前有自序云:“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嘗出於春夏,今歲晚,不復見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爲恨,禱於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此詩。”蘇軾于元豐八年(1085)十月到登州知州任,五日後改任禮部郎中赴京。詩作於其時。此詩石刻末題“元豐八年十月晦書呈全叔承議”。廣德王,即俗稱東海龍王。

[2]〔貝闕、珠宫〕水神所居宫室。《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珠)宫。”

[3]〔率然〕率爾,貿然不加深思貌。

[4]〔潮陽二句〕韓愈於永貞元年(805)秋,由陽山令移掾江陵,曾游衡山,默禱神靈,天宇轉清,看到峯巒。蘇軾誤爲韓愈從潮州刺史召還北歸途中,則時在元和十五年(820)。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静掃衆峯出,仰見突兀撑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紫蓋、天柱、石廩、祝融,皆衡山峯名。

[5]〔龍鍾〕衰憊萎縮之態。

[6]〔但見句〕謂海市幻景已滅,海面明晰如鏡。

[7]〔新詩二句〕紀批(卷二六):“是海市結語,不是觀海結語。”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二六:“此詩出之他人,則‘斜陽’二句已可結矣。公必我(找)截乾浄而唱嘆無窮,此猶海市靈奇不可以端倪也。”

【評箋】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只‘重樓翠阜出霜曉’一句着題,此外全用議論,亦避實擊虚法也。若將幻影寫作真境,縱摹擬盡情,終屬拙手。”

紀批(卷二六):“海市只是‘重樓翠阜’,此正不盡形容,亦正不能形容也。從未見之前、既見之後與歲晚得見之實,結撰成篇,煒煒精光,欲奪人目。”


送楊傑惠崇春江曉景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