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蘇軾選集 - 王水照選注 >
- 詩選
南康望湖亭
字数:408
南康望湖亭[1]
八月渡長湖[2],蕭條萬象疎:秋風片帆急,暮靄一山孤。許國心猶在,康時術已虚[3]。岷峨家萬里,投老得歸無?
[1]題一作《望湖亭》。元祐八年(1093)八月,蘇軾被任爲定州(今河北定市)知州。十月至定州。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被貶爲英州(今廣東英德市)知州;六月,再貶爲建昌軍(今江西南城縣)司馬、惠州(今廣東惠陽市)安置;八月,三貶爲寧遠軍(今廣西容縣)節度副使、惠州安置。此詩作於八月過南康軍(今江西星子縣)時。
[2]〔長湖〕即鄱陽湖。一作“重湖”。
[3]〔康時〕即匡時,因避宋太祖趙匡胤諱改。
【評箋】 周煇《清波雜志》卷二:“紹興辛酉(1141),煇隨侍之鄱陽,至南康,揚瀾左蠡,失舟,老幼僅以身免。小泊沙際,俟易舟。信步至山椒,一寺軒名重湖,梁間一木牌,老僧指似,是乃蘇内翰留題。登榻觀之,即‘八月渡重湖……’詩已欲漫,尚可讀。僧云:以所處深險,人跡不到,故留至今。然律詩而用兩韻,叩於能詩者,曰:詩格不一,如李誠之送唐子方,亦兩押‘山、難’字韻;政不必拘也。而坡《岐亭詩》,凡二十六句而押六韻,或云無此格,韓退之有《雜詩》一篇,二十六句押六韻。”
紀批(卷三八):“但存唐人聲貌而無味可咀,此種最害事;而轉相神聖,自命曰高,或訾謷輒哂曰俗,蓋盛唐之説行而盛唐之真愈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