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獨老符秀才在,因與飲至醉,符盡儋人之安貧守静者也

字数:566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獨老符秀才在,因與飲至醉,符盡儋人之安貧守静者也[1]

老鴉銜肉紙飛灰[2],萬里家山安在哉?蒼耳林中太白過[3],鹿門山下德公回[4]。管寧投老終歸去[5],王式當年本不來[6]。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

[1]紹聖五年(1098)作。上巳,古時以陰曆三月上旬巳日爲“上巳”,魏晉後改爲三月三日。老符,符林。

[2]〔老鴉句〕見前《寒食雨》詩注。

[3]〔蒼耳句〕指李白及其《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此以李白自喻。

[4]〔鹿門句〕《後漢書·逸民傳》:“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唐李賢注引《襄陽記》曰:“(司馬)德操年少德公十歲,兄事之,呼作龐公,故俗人遂謂龐公是德公名,非也。”此以德公喻符林。

[5]〔管寧句〕見前《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詩注。此以管寧自喻。

[6]〔王式句〕《漢書·王式傳》王式被任爲博士,“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獨有博士江公妬忌王式,故意令人演奏《驪駒》表示逐客。王式不快,“讓諸生曰:‘我本不欲來,諸生强勸我,竟爲竪子所辱!’遂謝病免歸。”此以王式喻符林,謂是蘇軾主動找符林會飲。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六:“坡詩間架宏大,不可步驟,豈許用晦(許渾)四句裝景所可及與?此詩首尾四句言景,中四句用事,又未若移易中間四句、兩用事兩言景爲佳也。”

馮舒駁云:“第二句亦不專景。詩本隨人作,只要文理通耳,何嘗有情景硬局。”(《瀛奎律髓》批語)

馮班駁云:“東坡無所不可,如此便板斂。”(同上)

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卷一六駁云:“前後景而中言情,正是變化。此又板法律東坡,與前後所説自相矛盾。”又云:“四句古人名,礙格。”(又見紀批《蘇文忠公詩集》卷四二)


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和陶擬古九首(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