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事繫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選一)

字数:389

予以事繫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1](選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2]。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午夜雨獨傷神[3]。與君世世爲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1]原共二首,選第一首。題一作《獄中寄子由》。蘇軾因其詩文被指控爲“愚弄朝廷”、“指斥乘輿”的“譏諷文字”,於元豐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在湖州任所被捕解京;八月十八日入御史臺獄。詩作於獄中。

[2]〔百年二句〕百年未滿,時蘇軾四十四歲。蘇軾入獄,其家眷由王適(蘇轍之壻)兄弟安置在南都(應天府),由蘇轍照料,負債甚多。參見蘇軾《王子立墓志銘》。

[3]〔是處二句〕上句自指,此語後常沿用,如元顧瑛《玉山逸稿》卷四《自贊》:“儒衣僧帽道人鞋,到處青山骨可埋。”下句指蘇轍,見前《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詩注。

【評箋】 紀批(卷一九):“情至語不以工拙論也。”“譏刺太多,自是東坡大病。然但多排詆權倖之言,而無一毫怨謗君父之意,是其根本不壞處,所以能傳于後世也。”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〇:“此亦宋調,雖有警句,吾不取。”


舶趠風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黄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