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字数:379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1]

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户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2]。花間置酒清香發,争挽長條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捲地春風惡,但見緑葉棲殘紅[3]。

[1]元豐二年(1079)作。《東坡志林》卷一《黄州憶王子立》條:“僕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王適、王遹兄弟)皆館於官舍,而蜀人張師厚來過,二王方年少,吹洞簫飲酒杏花下。”

[2]〔炯如句〕炯,光明貌。參看《記承天寺夜游》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蓋竹柏影也。”宋方嶽《深雪偶談》:“‘流水青蘋’之喻,景趣盡矣,前人未嘗道也。獨‘杏花影下’、‘洞簫聲’中着此句,辱爾。”清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二駁云:“清幽超遠,乃姜堯章所謂自然高妙者。方嶽妄以‘杏花影下’着此爲辱,真是囈語,觀其所作《感舊詩》改爲‘蘋藻涵清流’,工拙之間,何止百具廬舍。”

[3]蘇詩以用典博爲特色,此篇純係直寫,反見新穎。

【評箋】 王十朋注本卷十引趙次公云:“此篇不使事,語亦新造,古所未有,殆涪翁所謂不食煙火食人之語也。”

紀批(卷一八):“有太白之意。”“三四寫景入微。”“結乃勸今日之飲,非傷春意也。”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