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選一)

字数:421

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1](選一)

夜半幽夢覺,稍聞竹葦聲[2]。起續凍折絃[3],爲鼓一再行[4]。曲終天自明,玉樓已峥嶸。有懷二三子,落筆先飛霙[5]。共爲竹林會,身與孤鴻輕。秀語出寒餓,身窮詩乃亨[6]。禪老復何爲,笑指孤煙生[7]。我獨念粲者,誰與予自成[8]。

[1]元祐六年(1091)作。此第一首,另一首爲七律。仲殊,俗姓張,名揮,安州人。出家爲僧,居錢塘,能詩,嗜蜜;蘇軾有《安州老人食蜜歌》贈之。

[2]〔夜半二句〕暗用白居易《夜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凍折絃〕賈島《朝飢》:“坐聞西牀琴,凍折兩三絃”,此用其字面。

[4]〔爲鼓句〕語出《漢書·司馬相如傳》:臨邛卓氏宴客,“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司馬相如)好之,願以自娱。’相如辭謝,爲鼓一再行(行,指曲引)”。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評“夜半”四句云:“忽作東野語。”

[5]〔霙(yīng)〕雪花。

[6]〔秀語二句〕蘇軾《病中大雪,數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屬,戲用其韻答之》:“詩人例窮蹇,秀句出寒餓。”參見前《次韻張安道讀杜詩》詩注。

[7]〔孤煙〕此指早晨炊煙。

[8]〔我獨二句〕粲者,美女。《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目成,兩心相悦,以目傳情。《楚辭·九歌·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兩句戲譽仲殊所作奇絶秀美,與作者心心相通。第二首結句云:“乞得湯林(南朝釋惠休)奇絶句,始知鹽絮是陳言”,同一搆思。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選四)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三月六日,來别南北山諸道人,而下天竺惠浄師以醜石贈行,作三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