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字数:414

留别釋迦院牡丹呈趙倅[1]

春風小院初來時,壁間惟見使君詩。應問使君何處去?憑花説與春風知。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矣[2]。去年崔護若重來[3],前度劉郎在千里[4]。

[1]此詩查慎行、馮應榴注本均以爲熙寧五年(1072)作于杭州,施元之等注本、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王文誥注本則斷爲熙寧九年(1076)離密州時作,今從之。趙倅,名成伯。倅,副職,此處即通判。自《雪後書北臺壁二首》至本篇,皆作於密州。

[2]〔年年二句〕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3]〔去年句〕《本事詩·情感》記唐崔護於清明日獨游都城南,遇一女子求飲,“意屬殊厚”。“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逕往尋之。門墻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裏以崔護喻趙倅。

[4]〔前度句〕用劉禹錫三游玄都觀訪賞桃花事。他最後一次有《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以劉禹錫自比。結兩句懸擬來年趙倅如再賞釋迦院牡丹,會想念我已遠在他方。此處兩用桃花典故,而題云牡丹,前人謂稍不切。

【評箋】 紀批(卷一四):“前四句運意奇幻,後四句出以曼聲,亦情思惘然不盡。”


和孔郎中荆林馬上見寄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