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

字数:479

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1]

何年顧陸丹青手[2],畫作朱陳嫁娶圖。聞道一村惟兩姓,不將門户買崔盧[3]。

我是朱陳舊使君[4],勸農曾入杏花村。而今風物那堪畫,縣吏催錢夜打門。

[1]此詩查慎行注、馮應榴注均繫於到黄州後;施元之注、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王文誥注謂作於赴黄州途中、過岐亭(今湖北麻城)陳慥家時,今從之。蘇軾《岐亭五首·序》云:“元豐三年(1080)正月,余始謫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爲留五日。”詩當作於此時。陳慥,字季常,鳳翔知府陳希亮(字公弼)之子。蘇軾任鳳翔簽判時即與他交游,後爲他作《方山子傳》。朱陳村,明都穆《南濠詩話》:“朱陳村在徐州豐縣東南一百里深山中,民俗淳質。一村惟朱陳二姓,世爲婚姻。白樂天有《朱陳村詩》三十四韻,其略云……予每誦之,則塵襟爲之一灑,恨不生長其地。後讀坡翁《朱陳村嫁娶圖》詩……則宋之朱陳,已非唐時之舊;若以今視之,又不知其何如也。”

[2]〔顧陸〕顧愷之、陸探微,晉代名畫家,擅畫人物。這比趙德元。據宋黄休復《益州名畫録》卷上:趙德元,五代前蜀人。“攻畫車馬、人物、屋木、山水、佛像、鬼神。”“有《朱陳村圖》、《豐稔圖》及《漢祖歸豐沛圖》、《盤車圖》”等有關農村的作品。

[3]〔聞道二句〕白居易《朱陳村詩》:“一村惟兩姓,世世爲婚姻。”“生者不遠别,嫁娶先近鄰。”崔盧,唐代望族,泛指名門大族。

[4]〔我是句〕蘇軾自注:“朱陳村在徐州蕭縣。”蘇軾曾任徐州知州,故云“舊使君”。


梅花二首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有雨,院静似無僧”,不知何人詩也。宿黄州禪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記此詩,故作一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