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蘇軾選集 - 王水照選注 >
- 詩選
荔支嘆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1],顛阬仆谷相枕藉[2],知是荔支龍眼來[3]。飛車跨山鶻横海[4],風枝露葉如新採,宫中美人一破顔[5],驚塵濺血流千載。永元荔支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6]。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爲瘡痏[7],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爲上瑞[8]。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9],争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鬭品充官茶[10]。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黄花[11]!
[1]〔置、堠〕古代驛站。堠(hòu),原爲驛道上記里程的土堆。
[2]〔枕藉〕形容尸體交雜重叠。
[3]〔龍眼〕即桂圓。
[4]〔鶻(hú)〕指海船。一説指隼鳥,句謂車子飛快過山,猶如隼鳥飛越大海之迅速。因漢唐荔支不從水路進貢,不用海船;且承上四句亦是陸行,故後説較勝。
[5]〔宫中美人〕指楊貴妃,見前首詩注。以上八句,“十里”四句言漢和帝時交州進荔支;“飛車”四句言唐玄宗時涪州貢荔支。詳下。
[6]〔永元四句〕蘇軾自注:“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支、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死亡,猛獸毒蟲之害者無數。唐羌字伯游,爲臨武長,上書言狀,和帝罷之。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進入。”永元,漢和帝劉肇的年號(89—104)。《後漢書·和帝紀》注引謝承《後漢書》:唐羌《上書陳交阯獻龍眼荔支事狀》:“伏見交阯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惡蟲猛獸不絶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涪,涪州,今四川涪陵。《能改齋漫録》卷一五《貢荔支地》條,此《涪州圖經》及詢士人,考定涪州有“妃子園荔支”。李林甫在天寶時作宰相,向唐玄宗、楊貴妃諂媚求寵。
[7]〔尤物〕指荔支和下面提到的茶、牡丹等。〔瘡痏(wěi)〕瘡疤,猶言禍害。
[8]〔雨順二句〕登,豐收。上瑞,最好的祥瑞。此二句,紀批(卷三九)云:“二句凡猥,宜從集本删之。”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三九:“此二句王本所有,他本亦有無者。紀曉嵐以爲誤增,非是。題既曰嘆,自應落到此二句,且轉韻歇處,非《虢國圖》前半用一韻可比。若痏可叶疣,其説尚可通,而疣痏音義全别,更以後一段合全篇論之,其前必當有二仄韻,是曉嵐全未看清楚也。”
[9]〔君不見二句〕蘇軾自注:“大小龍茶,始於丁晉公,而成於蔡君謨。歐陽永叔聞君謨進小龍團,驚嘆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丁、蔡,丁謂,官參知政事,封晉國公;蔡襄,字君謨,官知制誥、知開封府、知杭州。籠加,籠裝加封。《溪詩話》卷五:“錢惟演爲洛帥留守,始置驛貢花,識者鄙之。蔡君謨加法造小團茶貢之。富彦國(蘇軾云歐陽修,不同)嘆曰:‘君謨乃爲此耶?’東坡作《荔支嘆》云……”
[10]〔今年句〕蘇軾自注:“今年閩中監司乞進鬭茶,許之。”今年,紹聖二年(1095),鬭品,參加鬭茶的上品佳茗。官茶,進貢的茶。
[11]〔洛陽二句〕蘇軾自注:“洛陽貢花,自錢惟演始。”其《仇池筆記》卷上亦云:“錢惟演作西京留守,始置驛貢洛花,識者鄙之,此宫妾愛君之意也。”錢惟演爲吴越王錢俶之子。錢俶降宋,宋太宗許爲“以忠孝保社稷”,卒謚“忠懿”,故稱“忠孝家”;錢惟演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洛陽,故稱“洛陽相君”。姚黄花,牡丹品種之一。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花釋名第二》:“姚黄者,千葉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參看前《真覺院有洛花……》詩注。
【評箋】 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六:“‘君不見’一段,百端交集,一篇之奇横在此。詩本爲荔支發嘆,忽説到茶,又説到牡丹,其胸中鬱勃有不可以已者,惟不可以已而言,斯至言至文也。”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耳聞目見,無不供我揮霍者。樂天諷諭諸作,不過就題還題,那得如許開拓。”
紀批(卷三九):“貌不襲杜,而神似之,出没開合,純乎杜法。”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一二:“起三句寫,有筆勢。四句倒入敍。‘永元’句逆入敍,結上。‘我願’二句,删好。小物而原委詳備,所謂借題。章法變化,筆勢騰擲,波瀾壯闊,真太史公之文。《鰒魚》不及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