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字数:1464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1]

天人幾何同一漚[2],謫仙非謫乃其遊[3]。麾斥八極隘九州[4],化爲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5]。開元有道爲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6]?西望太白横峨岷[7],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台坐忘身[8]。平生不識高將軍,手污吾足乃敢瞋[9]。作詩一笑君應聞。

[1]元祐八年(1093)作。丹元子,道士姚丹元。《避暑録話》卷上,記蘇軾“晚因王鞏又得姚丹元者,尤奇之,直以爲李太白所作,贈詩數十篇。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不肖,爲父所逐,事建隆觀一道士。天資慧,因取道藏徧讀,或能成誦,又多得其方術丹藥。大抵好大言,作詩間有放蕩奇譎語,故能成其説。浮沉淮南,屢易姓名,子瞻初不能辨也”。蘇軾另有《次丹元姚先生韻二首》、《丹元子示詩,飄飄然有謫仙風氣。吴傳正繼作,復次其韻》等。真,畫像。

[2]〔天人句〕謂自然和人生皆短暫虚無,如同一個水泡旋生旋滅。一漚,見前《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詩注。

[3]〔謫仙句〕謂李白是“仙”而非“謫”,他不過偶遊人間而已。謫仙,李白,見前《有美堂暴雨》詩注。

[4]〔麾斥句〕謂縱遊宇宙,以九州爲狹小。語出《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黄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麾斥,即揮斥,放縱、奔放。八極,最邊遠之處。隘,狹小,作動詞用。

[5]〔化爲二句〕韓愈《雙鳥詩》:“雙鳥海外來,飛飛到中州。一鳥落城市,一鳥巢岩幽。不得相伴鳴,爾來三千秋”;“天公怪兩鳥,各捉一處囚”,“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韓愈此詩,有指李杜、韓孟、佛老三説。(參看《珊瑚鈎詩話》卷一、《韻語陽秋》卷六等)蘇詩采第一説,以兩鳥相鳴喻李杜詩歌酬答,然難以再得。

[6]〔開元二句〕謂李白原以爲玄宗有道,才肯在宫中稍作逗留;及至玄宗不過以詞臣籠絡而已,他便不願被覊;更何况乞求利禄?

[7]〔西望句〕李白《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横絶峨眉巔。”此用其語以寫李白“眼高無人”。太白,太白山,在陝西郿縣東南。岷山,在四川松潘縣北;峨眉山,在眉山縣南。岷山一支脈與峨眉山相連,故連稱峨岷或岷峨。

[8]〔大兒二句〕《後漢書·禰衡傳》:禰衡自傲,“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孔融),小兒楊德祖(楊修)。餘子碌碌,莫足數也。’”汾陽中令君,郭子儀,曾封汾陽王,任中書令(舊亦稱中令)。郭子儀在并州當兵時,“嘗犯法,白爲救免”(見《新唐書·李白傳》)。天台,指司馬子微。李白《大鵬賦序》:“余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司馬子微又寫過《坐忘論》,講“坐忘安心之法,略成七條,以爲修道階次。”(司馬子微《坐忘論序》)

[9]〔平生二句〕高將軍,高力士。他曾任右監門衛將軍、驃騎大將軍,專擅朝政,連“帝(玄宗)或不名而呼將軍”。《新唐書·李白傳》:李白“嘗侍帝(玄宗),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陳衍《宋詩精華録》卷二:“末以嘻笑爲怒駡,語妙。”

【評箋】 宋何薳《春渚紀聞》卷六《太白胸次》條:“士之所尚忠義氣節,不以摛詞摘句爲勝。唐室宦官用事,呼吸之間,殺生隨之。李太白以天挺之才,自結明主,意有所疾,殺身不顧。王舒公言:‘太白人品污下,詩中十句九句説婦人與酒。’至先生作太白贊,則云‘開元有道爲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又云‘平生不識高將軍,手污吾足乃敢嗔’。二公立論,正似見二公胸次也。”

賀裳《載酒園詩話》:“文人有一言使人升九天、墮九淵者,此類是也。亦公自寫其傲岸之趣,却令太白生面重閒(開),勝《碑陰記》一段文字遠甚。”

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卷五:“筆歌墨舞,實有手弄白日、頂摩青穹之氣概,足爲白寫照矣。”

【附録】

此詩共十四句,句句用韻,前七句爲一韻,後七句爲另一韻,音節很有特色。但有人認爲是兩首詩,如宋孫紹遠《聲畫集》卷一載此詩,自“西望太白空峨岷”以下爲另一首,題即作《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二首》,查慎行《補注東坡編年詩》卷三七亦分作兩首,題同《聲畫集》;《古詩箋》聞人倓按:“詩本二首,向來刻本誤合爲一,今據查本分之。”(見《七言詩歌行鈔》卷九)但有人認爲是一首,如《詩人玉屑》卷二《平頭换韻法》條引釋惠洪《禁臠》云:“一韻七句,方换韻,又是平聲,其法不得雙殺,雙殺者不得此法也”,定爲一首。紀批(卷三七):“確是一首。若作兩首,一則短促收不住,一則突兀無頭緒,兩不成詩矣。查注作兩首誤。”蘇軾另有《夜夢》詩,共十三句,亦句句用韻,前六句一韻,後七句一韻,紀昀又批云(卷四一):“前題太白像即此體。此體本之工部《大食刀歌》。觀此益知前分二首之非。”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卷三十七亦云:“玩詩中起結,總括以一首爲是。”按,後説爲是。


次韻吴傳正枯木歌南康望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