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蘇軾選集 - 王水照選注 >
- 詩選
虢國夫人夜游圖
虢國夫人夜游圖[1]
佳人自鞚玉花驄[2],翩如驚燕蹋飛龍,金鞭争道寶釵落[3],何人先入明光宫[4]?宫中羯鼓催花柳[5],玉奴絃索花奴手[6]。坐中八姨真貴人[7],走馬來看不動塵[8]。明眸皓齒誰復見[9],只有丹青餘淚痕。人間俯仰成今古,吴公臺下雷塘路[10],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11]!
[1]元祐元年(1086)作。宋袁文《甕牖閒評》卷五:“余嘗見《虢國夫人夜游圖》,乃晏元獻公(晏殊)家物,後歸于内府,徽宗親題其上云:‘張萱所作。’蘇東坡諸公有詩皆在其後。而黄太史(黄庭堅)跋東坡此詩乃云:‘周昉所作《虢國夫人夜游圖》,疑太史未嘗見此圖,以意而言之耳。”李之儀《姑溪居士後集》卷三有此詩和作,序云:“内侍劉有方蓄名畫,乃内《虢國夫人夜游圖》,最爲絶筆。東坡館北客都亭驛,有方敢(請)跋其後。”蘇軾於是年十二月館伴北使,詩即作于其時。
[2]〔佳人句〕唐鄭處誨《明皇雜録》卷下:“虢國每入禁中,常乘驄馬,使小黄門御。紫驄之俊健,黄門之端秀,皆冠絶一時。”鞚,有嚼口的馬絡頭,此作駕御講。玉花驄,唐玄宗名馬之一。《能改齋漫録》卷一四引《明皇雜録》(今本無此條):“上所乘馬有玉花驄、照夜白。”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3]〔金鞭句〕《舊唐書·楊貴妃傳》:“(天寶)十載正月望夜,楊家五宅夜游,與廣平公主(《新唐書·楊貴妃傳》作‘廣寧公主’)騎從争西市門。楊氏奴揮鞭及公主衣,公主墮馬。”
[4]〔明光宫〕漢長安宫殿名,此借指唐宫。
[5]〔宫中句〕唐南卓《羯鼓録》:玄宗“嘗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畢,時當宿雨初晴,景色明麗,小殿内庭,柳杏將吐,睹而嘆曰:‘對此景物,豈得不爲他判斷之乎!’左右相目,將命備酒,獨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臨軒縱擊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顧柳杏,皆已發拆。”羯鼓,見前《有美堂暴雨》詩注。
[6]〔玉奴句〕玉奴,楊貴妃小名;花奴,汝陽王李璡小名。楊妃善琵琶,李璡善羯鼓。見《楊貴妃外傳》。
[7]〔坐中句〕楊貴妃姐妹得寵,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卷二七:“余初疑先生詩詠虢國而作八姨似誤”,後據蘇轍詩及鄭刊施注,皆稱《秦虢圖》,因疑“題中脱去秦國字”;同時懷疑詩中脱去虢國二句,因此詩皆四句一轉韻,而“宫中”云云,“止二句一轉韻”。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二七反駁説:言八姨只是“作襯”,與“玉奴”句以楊貴妃等作襯一樣;又從李之儀和作來看,也共十四句,脱落二句之説亦無據。王説較勝。
[8]〔走馬句〕用杜甫《麗人行》“黄門飛鞚不動塵”句意。
[9]〔明眸句〕用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句意。
[10]〔吴公臺、雷塘〕均在揚州。隋煬帝國亡身死後,先被葬於吴公臺,後改葬雷塘。
[11]〔當時二句〕意謂隋煬帝曾譏笑陳後主、張麗華一味游樂,最後被隋將韓擒虎所俘亡國;但自己也不免逸游誤國亡身。暗指唐玄宗和楊氏姐妹也同一行徑和結局。顔師古《大業拾遺記》:隋煬帝“嘗游吴公宅鷄臺,恍惚間與陳後主相遇”。後主談及亡國情景,正與張麗華游於臨春閣,韓擒虎擁兵破門而入。最後,“後主問帝龍舟之游樂乎?始謂殿下致治在堯舜之上,今日復此逸游,大抵人生各圖快樂,曩時何見罪之深邪?”杜牧《臺城曲二首》其一:“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亦用此事。又,《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〇引《緗素雜記》,引蘇軾此詩寫作“當時亦笑潘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齊東昏侯妃潘淑妃),並指責蘇軾誤用,其實,作“潘麗華”,乃少數蘇集版本的誤刊。
【評箋】 紀批(卷二七):“收得淡宕,妙於不黏唐事,彌覺千古一轍之慨。”“直以莊論作收,而唱嘆有神,此爲詩人之言,異乎道學之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