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言第二十三
【题解】
此为《管子》第二十三篇,题为“霸言”,即谈论如何成就霸业的言论,故尹知章注曰“谓此言足以成霸道”。文中主张“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圣明的君主要“务具其备,而慎守其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文章提出,霸王之始,要以百姓为本;王者之心,要方正而不偏执。文章重视对于天下轻重强弱形势的分析和有关谋略的探讨,可以视为一篇称霸称王的策略论。
文章开篇说:“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王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此段文字把霸王之业其形势作用,描述得异常宏大重要,足见作者赞誉之情。“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作者斩截鲜明地指出,霸王之势,是磊落光明的。后文又说:“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作者明确指出,德义为本,智谋为辅,兵战为用,地形为之势,而行动机宜为之机,五者得,则霸王成,旨在说明霸王之势,成之艰巨,治政者不宜掉以轻心。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将谋划、形势、事权,视为治国利器、争强之本而加以强调,这正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家们执政经验的总结。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1],化人易代[2],创制天下[3],等列诸侯[4],宾属四海[5],时匡天下[6];大国小之,曲国正之[7],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8],暴王残之[9]:僇其罪[10],卑其列[11],维其民,然后王之[12]。夫丰国之谓霸[13],兼正之国之谓王[14]。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取也[15],道同者不王也。夫争天下者,以威易危暴,王之常也。君人者有道[16],霸王者有时[17]。国修而邻国无道[18],霸王之资也[19]。夫国之存也,邻国有焉;国之亡也,邻国有焉[20]。邻国有事,邻国得焉;邻国有事,邻国亡焉[21]。天下有事,则圣王利也[22]。国危,则圣人知矣[23]。夫先王所以王者,资邻国之举不当也[24]。举而不当,此邻敌之所以得意也[25]。
【注释】
[1]象天则地:取法天地。以上天为榜样,以大地为法则。
[2]化人:教化人们,净化民众思想。易代:指改换朝代。易,改换。
[3]创制天下:创建天下新制度。
[4]等列诸侯:分等列爵建立诸侯。等列,按等排列。
[5]宾属:使之宾服归属。
[6]时匡天下:使天下各国及时得到匡正。
[7]曲国:朝廷风气邪曲不正的国家。曲,弯曲,不正。
[8]并:兼并。
[9]暴王:暴虐的君王。残:摧毁,残灭。
[10]僇:通“戮”。用杀戮来惩罚。一说予以揭露,使之受到羞辱。
[11]卑其列:降低其爵位。
[12]王之:称王其国。意谓统治这个国家。王,居临一国,统治一方。
[13]丰国:国力强盛。
[14]兼正:即权力集中之国。正,通“政”。
[15]不取:不予攻取,不去夺取。
[16]君:君临,统治。道:常道。
[17]有时:掌握时机。
[18]修:修明。
[19]资:凭借,依靠。引申为有利条件。
[20]“夫国之存也”四句:这几句是说邻国关系重大,国家存在,邻国起作用;国家灭亡,邻国也有关系。亡,灭亡。有,有关,起作用。
[21]“邻国有事”四句:这几句是说,相邻之国有事发生,可能是其邻国的好事;相邻之国有事,也可以是相邻之国的损失。有事,有事变,有事故。得,有所得。亡,有所失。
[22]利:有利。即借助事变而得利。
[23]知:同“智”。陶鸿庆云:知,读为 “智”,言国将危亡而后见圣人之智也。
[24]举:举措,举事。
[25]得意:高兴,满意。相邻之国往往不睦,自古而然。
【译文】
霸业和王业的规模形势是这样的:它模仿上天运行之象,仿效大地取法规则,教育民众净化人心,改善世道更换朝代,创新建立天下法制,分等爵列诸侯次第,使四海之内宾服归属,并及时匡正天下各国。它可以使过分强大的国家版图缩小,使朝政邪曲的国家风气纯正,使恃强暴戾的国家优势削弱,使杖权过重的国家地位降低;它兼并乱政害民的国家,摧毁残暴虐民的国君:惩处其杀戮罪恶,降低其爵列等第,维护其民众利益,然后以圣王之道统治其国。使本国自身富强叫作“成就霸业”,兼能匡正其他诸侯国叫作“成就王业”。所谓能够成就王业者,总有其独见之明。仁德相同的国家,他不去攻取;道义一致的国家,他不去称王。历来争夺天下,用仁德众势之威力代替凶残危乱的暴君,这是王者的常道。统治民众的人,必须遵循正道,成就王业、霸业之人,必须把握合适时机。本国政治修明而邻国危乱无道,这就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有利时机。因为国家的存在与邻国大有关系,我们国家的败亡也与邻国大有关系。邻国有事发生,邻国可以有所得;邻国有事发生,邻国也可以有所失。天下有大事或变故发生,总是对圣王最有利;国家将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圣人智慧的先见之明。先代圣王之所以能成其王业,往往依靠和利用邻国的举措不当。邻国举措不当,是邻国的敌人称心如意的条件。
夫欲用天下之权者[1],必先布德诸侯[2]。是故先王有所取,有所与[3],有所诎[4],有所信[5],然后能用天下之权。夫兵幸于权[6],权幸于地。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7]。明大数者得人[8],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是故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9],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10]。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谓贪者[11],其大计存也[12]。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明威之振[13],合天下之权[14];以遂德之行[15],结诸侯之亲;以奸佞之罪[16],刑天下之心[17];因天下之威[18],以广明王之伐[19];攻逆乱之国,赏有功之劳;封贤圣之德,明一人之行[20],而百姓定矣。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21],物利之谓也[22]。夫使国常无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国在危亡,而能寿者[23],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师者,神圣也;其所赏者[24],明圣也。夫一言而寿国[25],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夫明王之所轻者马与玉,其所重者政与军。若失主不然[26],轻予人政,而重予人马;轻予人军,而重予人玉;重宫门之营[27],而轻四竟之守[28],所以削也。
【注释】
[1]用:拥有,掌握。
[2]布德诸侯:似当为“布德于诸侯”。施恩德于诸侯。
[3]与:施予,付出。
[4]诎:弯曲。
[5]信:通“伸”。伸展。
[6]兵幸于权:军事取决于权力。幸,郭沫若训为“树”,建,建立,树立。引申为“取决”“决定于”。
[7]争人:争取人心,争得民众拥戴。
[8]明大数:懂得天下大略。大数,指大的方面,关键之处。即大计,大略,与“小计”相对。
[9]卑礼:谦卑有礼。下天下之贤:即“下于天下之贤”,放下身段,谦逊待贤。而王之:而得以成就王业的意思。
[10]均分:均分爵禄。钓:招引,吸引。臣之:使之臣服、归附。
[11]伐:指有所征讨、攻伐。
[12]大计:即上所谓大数、大略。
[13]明威:盛威,尊威,即大威。指强大的权威。振:通“震”。震慑。
[14]合:集合。
[15]遂德:顺从道德的行为。指成就德政。遂,顺。
[16]奸佞之罪:对奸佞的惩罚。罪,惩罚,惩处。
[17]刑:郭沫若云:刑应作“型”字解。型,规范,统一。
[18]因:借助。威:威力。
[19]广:扩大。伐:功伐,功绩。
[20]明一人之行:显示天子的德行。一人,姚永概云:“一人”言天子也。行,行状。指品行、事迹。
[21]术乎:遵循着。术,本义为道路。在此用作动词,遵循、取法之意。
[22]物利:以物利人。
[23]寿:长存,长久。俞樾云:《国语》韦注:“寿,保也。”能寿犹能保也。
[24]赏:丁士涵云:“赏”当读“尚”,与“师”义同。即尊重,崇尚,效法。
[25]寿国:使国家长久保存。
[26]失主:失去国家的君主,即亡国之君。
[27]营:营造,修建。
[28]四竟:即四境。竟,一本作“境”。
【译文】
想要掌握天下的大权,首先必须向诸侯施予恩德。因此,先代圣王总是有所取得,有所施予;有所屈曲,有所伸展;然后才能掌握天下的大权。军队的胜负取决于权力的大小,而权力的大小取决于得到土地利益的多少。所以,诸侯能够占有地利的,权力就跟从而至;失去地利的,权力随着也就丧失了。争夺天下的人,必须首先争取人心。懂得天下大略的人,能得人心;只精于盘算小计谋的人,便容易失去人心。能够得到天下大多数民众拥护的人,能够成就王业;能够得到半数民众拥护的人,能成就霸业。因而圣明的君王,总是谦卑有礼,放下身段恭敬礼待天下贤士,而后任用他们帮助自己成就王业;均分地利食禄来招引天下民众,使他们甘心归附、臣属。所以,虽然尊贵已奉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之财,进而兴兵攻伐,世人也不认为他贪婪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顺乎天下大道。用天下的财富,来为天下人谋取利益;用强大的威严和震慑之力,来聚合集中天下的权力;用广施恩德的行动,来联结诸侯争取其亲附;用严惩奸佞罪行的处治,来规范天下人的思想;借助天下的军威权势,来推广明君圣王的功绩;攻克逆施叛乱的国家,赏赐有功劳的能臣;树立圣贤的威望,来显示天子的德行,这样,百姓就安定了。先代圣王取得天下,有道术,那就是遵循大盛之路。也就是所谓的以物利民。能使国家经常没有忧患而且还能名利兼得的君主,可称之为神圣;国家处在危亡之中,而能使之得到长久保全的君主,可称之为明圣。所以,先代圣王所师从效法的,是神圣;所尊尚推崇的,是明圣。一句话而能使国家长久保全,不听取,国家随即就会导致灭亡的,像这样的话,就是大圣人的话。一个英明睿智的君主,总是看轻骏马与宝玉,而看重政权与军队。至于那些亡国而失天下的君主,就不这样了,他们往往看轻授予人政权,而看重施予人骏马;看轻授予人军权,而看重施予人宝玉;看重营建王室宫门,而看轻防守四方边境,所以国家的权力就这样被日益削弱了。
夫权者,神圣之所资也[1]。独明者,天下之利器也;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2]。此三者,圣人之所则也[3]。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4],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5],圣人将动必知,愚人至危易辞[6]。圣人能辅时[7],不能违时。知者善谋,不如当时[8]。精时者,日少而功多。夫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是以圣王务具其备,而慎守其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时至而举兵。绝坚而攻国[9],破大而制地,大本而小标[10],埊近而攻远[11]。以大牵小,以强使弱,以众致寡,德利百姓,威振天下,令行诸侯而不拂,近无不服,远无不听。夫明王为天下正[12],理也。案强助弱[13],圉暴止贪[14],存亡定危,继绝世[15],此天下之所载也[16],诸侯之所与也[17],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18]。知盖天下[19],继最一世[20],材振四海[21],王之佐也。
【注释】
[1]资:凭借,依赖。
[2]微:精密。营垒:本指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此处借以比喻“独到判断”的微妙作用。
[3]此三者,圣人之所则也:三,郭沫若云:古本等“三”作“二”,当以作二为是。二,指“独明”与“独断”。则,谓取法。
[4]畏微:事情发展还在微妙时就能警惕。畏明:意谓惊惧在事情暴露之后。
[5]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内,表现在内心的邪恶。外,显现在外表的丑恶。内、外,也可理解为含蓄与显明。
[6]易辞:用言语为自己开脱。《礼记·表记》:“故仁者之过易辞也。”一说,作“勿辞”,即不推辞、不改变。郭沫若云:作“勿”者是。犹言至死不改耳,此其所以为愚。
[7]辅时:相时而动,善用时机。
[8]知者善谋,不如当时:意谓智者虽然善谋,但还不如掌握恰当时机。知者,同“智者”。当时,适时,合时。
[9]绝坚:与下句“破大”相应,意谓能摧毁坚固防守。绝,断绝。引申为摧毁、消灭。
[10]大本而小标:使根本之基坚固厚实,缩减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标,顶端,末端。
[11]埊(dì)近而攻远:此句意思是对近邻之国要和睦,对远方邦国可以攻击。埊:古“地”字。应为“睦”字之误。
[12]正:一官之长。此指统领、主宰。
[13]案强:抑制豪强。案,与“按”古可通用。
[14]圉暴:禁限暴虐。
[15]继绝世:继承将要断绝的世家。
[16]载:猪饲彦博云:“载、戴同。”戴,拥护,爱戴。
[17]与:亲附。
[18]王之:尊之为王。
[19]知盖天下:谓智谋卓绝天下。知,同“智”。盖,压倒,胜过。
[20]继:刘师培云:“继”与知、材并文,疑当作“断”。断,决断,裁断。最:顶级的,最好的。
[21]材:资质,材力。振:通“震”。震动。
【译文】
权力谋划,是神圣君王可资借助之事。独特明智的见识,如同天下的利器;独到周详的决断,就好比一座防守精密的营垒。这二者是圣人所要取法的。圣人总是慎戒事物细微苗头的萌发,而愚人只看到事物显明暴露后的恐惧;圣人憎恶内心邪恶的劣迹,愚人憎恶外表丑陋的恶行;圣人一旦行动就能预知其安危,愚人制造了危难却总为自己百般开脱。圣人总能捕捉恰当时机,但不会违背时势机遇。智者虽然善于谋划,但不如抓住好的时机。精通于运用时机,总是费力少而成效大。谋事无主见则易陷于困境,举事无准备则易归于废败。所以,圣明的君王务求做好充足准备,而且谨慎守住任何时机。以充分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到来,再按照适当的时机兴举大事,时机一到就立即兴兵。摧毁坚如铁壁的防守攻陷敌国,打破大国围攻控制敌境领地,壮固根本雄厚基干,汰除细枝末节,亲善邻近国家而攻伐远敌。借用大国牵制小国,借用强国役使弱国,借助多数之人招揽少数之人,德行恩泽利于百姓,声势威名震慑天下;政令通行于诸侯各国而不遭反抗阻挠,近邻国家无不臣服顺从,边远各国也无不听从命令。由英明的圣王担当天下匡正时势,自然是合乎情理的。抑制强国,帮扶弱小,抵御暴虐,阻止贪婪,保全亡国,安定危局,延继绝世,这些都是天下之人所拥戴的,各国诸侯乐于亲附的,有利百姓称道的好事,所以天下乐于由这样的君主成其王业。至于智谋盖天下,断事冠一世,才能震四海的人,这便是辅佐王业的能臣了。
千乘之国可得其守,诸侯可得而臣,天下可得而有也。万乘之国失其守,国非其国也。天下皆理己独乱[1],国非其国也;诸侯皆令己独孤[2],国非其国也;邻国皆险己独易[3],国非其国也。此三者,亡国之征也。夫国大而政小者[4],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5]。大而不为者,复小[6];强而不理者[7],复弱;众而不理者,复寡[8];贵而无礼者,复贱[9];重而凌节者,复轻[10],富而骄肆者,复贫[11]。故观国者观君[12],观军者观将[13],观备者观野[14]。其君如明而非明也[15],其将如贤而非贤也,其人如耕者而非耕也[16],三守既失[17],国非其国也。地大而不为[18],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19],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止[20],命曰武满。三满而不止[21],国非其国也。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22];卿贵而不臣[23],非其卿也;人众而不亲[24],非其人也。
【注释】
[1]理:张佩纶云:“理”当作“治”,唐人避高宗讳,改“治”为“理”。下文中“理”同此。“治”与“乱”相对,指合理、有秩序。
[2]令:王念孙云:“令”当为“合”,字之误也。下文“诸侯合则强,孤则弱”是其证。合,融洽,和好。
[3]险:险阻。此指有可守御之备。易:与“险”相对,平易。此指无险要可守。
[4]政小:指政治规模狭隘。
[5]国益大:国家将日益扩大。
[6]复:再,又。
[7]不理:即不治,得不到治理。
[8]众而不理者,复寡:众,人口多。寡,人口少。
[9]贱:卑贱,低微。
[10]重而凌节者,复轻:重,权重。凌节,超越等级法度。凌,凌驾,越过。节,节度,等级,规范。轻,此指权威减轻、削弱。
[11]富而骄肆者,复贫:骄肆,骄奢放纵。贫,此指陷入贫困。
[12]观:了解,考察。君:国君。
[13]将:将领。
[14]备:战备,防守。野:田野,农地。此指耕种情况。
[15]如明而非明:似明而非明。如,类似,好像。
[16]耕:指耕种的农民。
[17]三守:指上述“君明”“将贤”“人耕”三条可以据守的条件。
[18]地大而不为:指土地广大而不耕种。
[19]人众而不理:人口众多而得不到管治。
[20]不止:不听禁阻,不能令行禁止。
[21]三满而不止:上述“三满”为患而不能制止。
[22]非其地:等于失去了土地。
[23]卿:卿相。此指军中统帅。不臣:不遵守为臣之道。
[24]亲:亲附。
【译文】
千乘之国如果管治得当,只要具备了应遵行的条件,也可以臣服诸侯,拥有天下。万乘之国如果管治不当,丧失其应遵行的条件,就不能保有其国。天下都已治理而唯独自己国家动乱,将不能保有其国;诸侯各国都能和好合作而唯独自己国家孤立无援,将不能保有其国;邻国都有险要可资守御而唯独自己国家无险要守备,将不能保有其国。这三种状况都是亡国的征兆。国家大而政绩小,国家地位也会跟着政绩一样变小;国家小而政绩大,国家地位也会跟随其政绩日益强大。国家大了而无所作为,会重新再变小;国家强了而不加以治理,可重新变弱;人口多了而不勤加管治,也可以重新变少;国家地位尊贵了而不讲礼节,也可以重新变为卑贱;国家权力重要了而超越法度凌驾其上,其权力也可以重新变得轻微;国家富裕了而任意骄奢放纵,也可以再变得贫穷。所以说,观察一个国家怎样,要先看其国君如何;观察一个军队如何,要先看其将领怎样;考察一国的军事战备,要先看其农田耕作如何。如果国君看似英明而实际昏庸,军中将领看似贤能高明而实际无能,农民看似在辛勤耕种而实际并不种田,倘若失掉这三项本应遵行奉守的条件,国家将不能保有了。土地广大而不去耕种,叫作“地满”;人口众多而不去管治,叫作“人满”;军队威严而不存正义,叫作“武满”。 “三满”为患而不去制止,国家也就不能保住了。土地广大而没有耕种收获,这就不是自己的土地;卿相尊贵而不奉行为臣之道,就等于失去了卿相;百姓众多而不愿前来亲附拥戴,这就不能算是自己的民众了。
夫无土而欲富者忧,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夫上夹而下苴、国小而都大者弑[1]。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理之至也。使天下两天子[2],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夫令,不高不行,不抟不听[3]。尧舜之人,非生而理也[4];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5]。故理乱在上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6],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注释】
[1]夹:上小而下大。王念孙云:“夹”当依尹《注》作“狭”,“苴”与“粗”同。上权窄小而下权粗壮,则无力统治。国:指国都、京城。都:指地方都邑。国小而都大,是“主卑臣尊”的反常现象。《左传·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弑:指臣杀君,或子杀父。古时下杀上叫作弑。此处指篡弑,杀君篡权。
[2]使:假使,如果。
[3]抟:聚,集中,有实际针对性。一说,专。猪饲彦博云:抟,同“专”。谓命令专出于君也。
[4]尧舜之人,非生而理也:人,戴望云:《御览》引“人”作“民”,“理”作“治”是也。今本系唐人避太宗李世民及高宗李治讳所改,下文同。
[5]乱:动乱,叛乱。
[6]人安士:即民众安心而乐居当地本土。士,戴望云:“士”当为“土”。“人安土”与“兵胜敌”对文。
【译文】
没有土地而欲求富有的人,必有忧伤愁虑;没有恩泽德政却妄想称王的人,必然存在危险;施恩微薄给予甚少而要求丰厚回报的人,必会遭到孤立。上层权小而下层权重,国都狭小而都邑过大,就将有篡弑之祸。做到君主高尊臣子谦卑,君上威严臣下恭敬,政令畅行人民服从的,才是治国的最高水平。假使天下有两位天子,天下就很难治理,不得安定;一个国家,而有两位君主,这个国家就很难治理,不得安稳;一个家庭,而有两位父亲,这个家庭,就很难管理,不得安静。法制政令,不从上层君主专自发出,就不能顺利推行,国家权力不高度集中,就无人听从。尧、舜时的百姓,不是生来就愿服从管治的顺民;桀、纣时的百姓,也不是生来就要造反作乱的暴民。所以,安治和动乱的根源都在朝中上层和君主。霸王之业开始的基础,应是以民众作为根本。百姓得到根本治理,则国家得以巩固,百姓动乱根本动摇,则国家面临危亡。所以,上面君主英明,则下面臣子敬服;政事平稳安易,则民心安定乐居本土;士卒训练有素相互协调,则作战英勇顺利取胜;使用能臣干将,则百事皆可得治;亲近仁人义士,则君主之位安泰不危;任用贤宰明相,则各国诸侯都恭敬信服了。
霸王之形[1]:德义胜之[2],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3],故王之。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4],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5],以其势轻之[6]。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7]。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8]。强国众,而言王势者[9],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夫神圣[10],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11],知祸福之门。强国众,先举者危[12],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13],先举可以王。
【注释】
[1]形:这里为“大的形势”的意思,为引申义。
[2]德义胜之:指在德义方面处于优胜。下文仿此。
[3]动作:行动举事。
[4]因:借助,利用。其:俞樾云:“其”字衍文。
[5]重国:地位高、力量强大的国家。
[6]以:利用。势:权利和地位。轻之:使它变轻,指降低其地位,削弱其实力。
[7]图霸:即图霸业,保持强国实力而雄霸一方。
[8]图王:谋成王业,指称王天下。
[9]言:谈论。王势:图谋称王天下。
[10]神圣:神圣之人,即圣明的君主。
[11]称:合宜,适合。
[12]先举者:指先发兵举事的国家。
[13]战国:交战的国家。
【译文】
成就霸业和王业的形势应是这样的:必须在实行德政和推行道义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运用智谋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兴兵作战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利用地利形势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举事行动的时机方面也处于优胜之势,因而,他能够称王天下。善于治国的君主,往往利用大国自身的权势威力,依据其形势的发展而使它缩小;利用强国自身的权势威力,依据其形势发展而使他削弱;利用地位影响重大的国家的本身优势,依据其形势发展而减轻其影响、压低其地位。天下的强国多时,就联合强国进攻弱国,以图谋雄霸一方。天下的强国少时,就联合小国进攻大国,以图谋称王天下。强国众多之时,谈论如何称王天下,那是愚笨之人的见识;强国稀少之时,仍实施雄霸一方的谋略,就是败坏成就王业的计策。神圣的君主,都首先察看天下的大势,把握好行动与静待的时机;观察先后行事的机宜,察知通向祸福的门径。强国众多,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危险,最后才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得利。强国减少,率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能成就王业,最后再兴兵举事的国家必然遭到失败。参与交战的国家众多时,最后才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以雄霸一方;参与交战的国家减少时,率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以称王天下了。
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列[1],不让贤贤[2],不齿第择众[3],是贪大物也[4]。是以王之形大也。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5],其立之也以整齐[6],其理之也以平易[7]。立政出令用人道[8],施爵禄用地道[9],举大事用天道[10]。是故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及[11]。四封之内[12],以正使之[13];诸侯之会,以权致之[14]。近而不服者,以地患之[15];远而不听者,以刑危之[16]。一而伐之[17],武也;服而舍之[18],文也;文武具满[19],德也。
【注释】
[1]方:方正。最列:即扰乱等级次第。最,犯,冒犯。列,爵位等级。
[2]让:通“攘”。排斥。贤贤:尊贤。第一个“贤”字为动词。
[3]不齿第择众:即不是论资排辈地从众人中选人才。齿第,年龄地位,此指资历。择众,从众人中选。
[4]贪大物:探求做大事。贪,图,谋求。
[5]方心:方正之心。一说“方心”为“方正”,不确。
[6]整齐:公平,统一。以“方心”治世,因而可以齐整人心,事业也就统一。
[7]理:治理。
[8]用人道:即采用顺合民心的原则。
[9]用地道:即采用公正无私的原则。
[10]用天道:即采用适应天时的原则。
[11]及:古本“及”上有“不”字。不及,即赶不上、落后。《说苑·指武》:“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崄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正与此同。
[12]封:边境。
[13]正:通“政”。政令。
[14]权:权威。致:召集。
[15]以地患之:用侵夺土地的手段令其害怕担忧。
[16]以刑危之:即用军事威胁它。
[17]一:总体,根本的。《孟子·梁惠王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与此“一”义近。《左传·僖公十五年》:“贰而执之,服而舍之。”文意正与此同。一说“一而伐之”指为了统一而征伐它。
[18]服而舍之:征服后就赦免它。
[19]满:王引之云:“满”当为“备”。备,具备,俱全。
【译文】
成就王业的君主用心方正,不会干犯等级位次,不违背尊贤的原则,不会论资排辈地从众人中选拔人才,这是因为要图谋大业。所以成就王业者的形势规模必须是宏大的。先代圣王在争夺天下的时候,都恪守方正不偏的原则;因而所创立的事业能够万事统一、人心齐整;他治理天下平稳简易。王者立政出令顺应民心、合乎人道,封爵授禄公平无私、合乎地道,兴举大事要顺应天时、合乎天道。因此,先代圣王一旦进行征讨攻伐,都是讨伐叛逆之国而不攻取顺从之国,讨伐局势险恶之国而不攻伐政局平易之国,讨伐行事过头的国家而不攻打行事落后的国家。本国四境之内,通过施行公正不偏的政令来役使;集合各国诸侯参加盟会,运用权威实力来相召。对近邻而不服从的国家,用侵削其土地的手段增加其忧虑;对偏远而不听从命令的国家,用强大的军事进攻形势加以威胁。一举即可征服,这是动用武力;对臣服顺从的国家就给予特赦宽免,这是使用文德;文韬武略兼而备之,这才是德政的完整体现。
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1],骥必罢矣[2]。强最一伐[3],而天下共之[4],国必弱矣。强国得之也以收小,其失之也以恃强。小国得之也以制节[5],其失之也以离强[6]。夫国小大有谋,强弱有形。服近而强远[7],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8],中国之形也[9];折节事强以避罪[10],小国之形也。
【注释】
[1]伐:王念孙云:“伐”当依宋本作“代”。代,迭也。更迭,轮流。
[2]罢(pí):疲劳。
[3]最:顶级的,无比的。一伐:当作“一代”。一世,当代。
[4]天下共之:天下共同与之较力。共,执。引申为较量、对立。
[5]制节:折节,屈节。
[6]离强:脱离强国。
[7]强远:以军事力量威慑远国。一说“强”通“疆”。疆远,即拓疆远方,此指开拓疆域。
[8]负海:沿海诸国。负,凭,靠。此指居住在边境或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9]中国:中原之国。中,指其居内陆而言。
[10]折节事强:卑躬屈膝侍奉强国。
【译文】
至于国家地位的轻重、军事力量的强弱等形势问题,诸侯各国联合起来则强大,被孤立起来就弱小。即使负有骐骥之材的千里马,用百匹良马轮流与它追逐竞奔,它必定也会疲惫不堪。即使冠绝一代的强国,举天下各国都与之对立,它必定也会衰弱下来。强国因容纳小国存在而获得利益,又因自恃其强而失去自身优势。小国因折节事强而得到被保护的利益,又因擅自脱离强国而失去其独立。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各自的谋略和打算;无论强弱,都有各自的形势和规模。使邻近国家折服,再以强兵威慑远敌,这是称王之国所要保持的形势;联合小国之众以攻击大国,这是各国因势均力敌所要保持的形势;借蛮夷之力攻伐蛮夷之国,这是中原国家所要保持的形势;卑身折节侍奉强国以躲避被其惩罚,这是小国图存所要保持的形势。
自古以至今,未尝有能先作难[1],违时易形[2],以立功名者,无有。常先作难,违时易形,无不败者也[3]。夫欲臣伐君、正四海者[4],不可以兵独攻而取也[5],必先定谋虑[6],便地形[7],利权称[8],亲与国[9],视时而动[10],王者之术也[11]。夫先王之伐也,举之必义,用之必暴[12],相形而知可[13],量力而知攻,攻得而知时[14]。是故先王之伐也,必先战而后攻,先攻而后取地。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15],料食以攻食[16],料备以攻备[17]。以众攻众,众存不攻[18];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19],释坚而攻膬[20],释难而攻易。
【注释】
[1]作难:起事,发难。
[2]易形:变更天下形势。
[3]无:张文虎云:“无不败”之“无”,“而”字之误。
[4]臣伐君:以臣子身份讨伐君主,欲变更天下大势。
[5]独:单纯。
[6]谋虑:计策,谋略。
[7]便地形:使地理形势对自己便利。
[8]利权称:使动用兵权之名对自己有利。即师出有名,非不义之师。
[9]与国:盟国。
[10]视:根据,看。
[11]术:策略,手段。
[12]暴:迅疾。又,张佩纶说:“暴”当作“恭”,恭敬。《尚书·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罪。”即此义。
[13]相形:观察形势。相,相机,伺机。
[14]攻得:攻伐得手。
[15]料:估算,核计。
[16]食:粮草。
[17]备:军备,兵器装备。
[18]众存不攻:敌众实力尚存就不进攻。
[19]释:放弃。
[20]膬(cuì):古“脆”字。脆弱,薄弱。
【译文】
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首先发难起事、又违背天时先机且变更天下大势的人,而能够建立功德大名;这事从未有过。首先发难起事、又违背天时先机,没有不遭遇失败的。凡是要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以匡正四海为名义而出兵者,就不可能只单纯依靠举兵进攻而取胜,必定首先确定进行攻伐的策略,占取便利的地理形势,选择有利动用兵权名义的先机,密切与盟国的合作关系,然后审视有利时机而行动,这才是成就王业的策略。先代圣王进行攻伐,兴兵举事必定合乎正义,动用武力必须迅速,根据天下大势来推知可否举事,衡量自己的实力来推测能否进攻,看攻伐所得结果而探知行动的时机。因此先代圣王从事征讨攻伐,必定先宣战而后进攻,先进攻而后夺取其土地。所以善于进攻的将帅,都要算计好我军人数以针对敌军人数,算计好我军粮草以针对敌军粮草,算计好我军装备以针对敌军装备。以人数对抗人数,如果敌军兵力有余,则不可以进攻;以粮草对抗粮草,如敌军存粮有余,则不可以进攻;以兵器装备对抗兵器装备,如敌军装备有余,则不可以进攻。应该避开敌军布兵坚实之处而攻击其布兵空虚之地,避开防守坚固之处而攻击其防守脆弱之地,避开较难进攻之地而攻击易于被摧毁的地方。
夫抟国不在敦古[1],理世不在善攻[2],霸王不在成曲[3]。夫举失而国危[4],刑过而权倒[5],谋易而祸反[6],计得而强信[7],功得而名从,权重而令行,固其数也[8]。
【注释】
[1]抟国:协和国政。抟,私。即专。敦古:致力于古道。
[2]善攻:当作“善故”,精通旧事。
[3]成曲:成就小局面。曲,局部。一说当作“成典”,拘泥成法。
[4]举失:举措失当,此指选择兴兵举事时机失误。
[5]刑过:错过时势。刑,通“形”。指形势。权倒:权威崩倒丧失。
[6]谋易:谋事轻率。反:来,来到。
[7]强信:即“强伸”,强势可得伸展与发挥。信,通“伸”。
[8]固其数:本有的道理,本来的规律。
【译文】
统治国家执掌政事不在于敦敬古道,治理当世统掌时政不在于精通旧制,成就霸业称王天下不能没有大局观。君主决策失误、举措失当国家就会面临危险,举事错过形势、坐失良机其权势威力就会倾侧崩倒,谋事轻率、计划反复反而会招致祸殃,计策得当、谋划合宜其强势威力则可得到发挥,德政功业得以成就则威名盛誉随之而来,国家权势地位重要则君命政令容易推行,这些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和基本规律。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1]。令人主一喜一怒者,谋也;令国一轻一重者[2],刑也;令兵一进一退者[3],权也。故精于谋则人主之愿可得,而令可行也;精于刑则大国之地可夺,强国之兵可圉也[4];精于权则天下之兵可齐[5],诸侯之君可朝也[6]。夫神圣视天下之刑,知世之所谋,知兵之所攻,知地之所归,知令之所加矣。夫兵攻所憎而利之[7],此邻国之所不亲也。权动所恶,而实寡归者[8],强。擅破一国[9],强在后世者[10],王。擅破一国,强在邻国者[11],亡。
【注释】
[1]谋:指谋略。刑:王念孙云:刑与“形”同。指形势。权:指权谋。
[2]轻:指国家地位轻。重:地位重要。
[3]进:进攻。退:退兵。
[4]圉:抵御,抵挡。
[5]齐:调剂。齐、剂,古通用。一说会集,包围。俞樾云:齐读为济。济,止也。一说齐,通“剪”。剪除,剪灭。《仪礼·既夕礼》:“马不齐髦。”注:“齐,剪也。”
[6]朝:召见,朝会。此指使之朝聘。
[7]利之:此指利己。
[8]实:果实,实惠。此指利益。
[9]擅:擅长。
[10]强在后世:使后世强盛。
[11]强在邻国:反而使邻国势力增强,本国实力削弱。
【译文】
凡是要逐强争胜的国家,必定首先要竞争谋略、竞争形势、竞争权力。能够使君主心中或喜或怒的,是谋略;能够使国家地位或轻或重的,是形势;能够使军事行动或进或退的,是权力。所以,精通运用谋略,则君主的心愿可以达成,而所出号令可以顺利推行;精通把握形势,则大国的领土可以夺取,而强国的军队也可以抵御;精通利用权势,则天下的兵革可由权变而得调配使用,而诸侯各国的君主可使之来朝见。神圣英明的君主,审察天下大势,根据形势掌握当世的谋略,把握用兵的动向,确知领土的归属,明白政令所施加的对象。凡是出兵攻伐憎恶之国而得利、若其利归己所有,这就会造成邻国不愿亲附。由权势威慑所憎恶之国而得利,其实惠少归己所有,这就可以图就强盛之国。擅于独自专破一国,能坚守其强并且造就后世强盛的,可以成就其称王大业。擅于独自专破一国,反而造就邻国强盛、本国实力削弱的,那就要败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