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字数:2845

【题解】

此篇为对《立政》篇中提及的“九败”一目的详细解读。逐句论述驳斥了治理国家中的九种错误观点,即“寝兵”“兼爱”“全生”“私议自贵”“群徒比周”“金玉财货”“观乐玩好”“请谒任举”和“谄谀饰过”。

人君唯毋听寝兵[1],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弊兵凋[2],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3],辽远之地谋[4],边竟之士修[5],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

【注释】

[1]人君唯毋听寝兵:人君如果要听寝兵的言论。唯,如果。毋,无。下文或作“唯无”,可证。“无”在上古语法中,往往有强调肯定的意思,如《左传·隐公十一年》“无宁兹许公复其奉其社稷”。寝兵,停止攻战。为墨家主张。

[2]弊:败。指损坏。兵:指兵器。凋:受到损伤。

[3]圉:防御。

[4]谋:疑虑。

[5]修:畏缩。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从停止攻战的主张,那么群臣宾客就没有敢谈论攻战的了。这样对内不知道国家是太平还是动乱,对外不知道诸侯国是强大还是衰弱,如果是这样,那么城墙毁坏了没有人去修补,铠甲兵器损坏了没有人去修理。如果是这样,那么用来守卫国防的各种设备也将全部废弃,守卫辽远边境地区的人就会疑虑,戍边的将士也因而会畏缩,普通老百姓也会缺乏御敌决心。因此说:“如果停止攻战的主张占据上风,那么险要的阵地也会守不住。”

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1],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如吾国。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无覆军败将之事[2]。然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3],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彼求地而予之,非吾所欲也,不予而与战,必不胜也。彼以教士[4],我以驱众[5];彼以良将,我以无能,其败必覆军杀将。故曰:“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注释】

[1]兼爱:彼此相互关爱。此指墨子提倡的“兼爱”学说。

[2]覆:覆灭。败:击败。

[3]厚禄:获得丰厚的俸禄。

[4]教士:训练有素的士兵。

[5]驱众:驱赶到一起使其作战的人。指没有训练过的军士。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从彼此相互关爱的主张,就会把天下的人民等同于自己的人民,把其他国家等同于自己的国家。如果这样就不会产生兼并侵夺他国的想法,也没有覆灭敌军击败敌将的事情。那么善于骑射、勇猛奋力的将士就得不到丰厚的俸禄,能够覆灭敌军、杀死敌将的臣子就得不到尊贵的爵位,那么善于骑射、勇猛奋力的将士就要离开到外国去了。我可以不进攻敌人,但是不能命令敌人不进攻我。敌人要求土地就给他,这不是我所愿意的,不给敌人而同敌人交战,一定不能取胜。敌人指挥着训练有素的将士,我只能驱赶着乌合之众;敌军的将领用的都是能征善战的良将,我军的将领用的却是无能之辈,这样结果一定是我军覆灭,将帅身亡。因此说:“彼此互相关爱的主张占据上风,那么将士就不会打仗了。”

人君唯无好全生[1],则群臣皆全其生,而生又养生。养何也?曰:滋味也,声色也,然后为养生。然则从欲妄行[2],男女无别,反于禽兽[3]。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4]。故曰:“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

【注释】

[1]全生:保全生命。

[2]从:同“纵”。放纵。

[3]反:同“返”。返回。

[4]自守:约束自己。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从保全生命的主张,那么群臣也就都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而从保全生命到追求养生。什么是养生呢?就是说:滋味、声色,得到这些就是养生。然而放纵情欲、胡作非为,男女不分,这就是回到了禽兽世界。那么礼义廉耻就无法树立,君主不能约束自己。因此说:“如果保全生命的主张占据上风,那么礼义廉耻就无法树立。”

人君唯无听私议自贵[1],则民退静隐伏[2],窟穴就山[3],非世间上[4],轻爵禄而贱有司[5]。然则令不行禁不止。故曰:“私议自贵之说胜,则上令不行。”

【注释】

[1]私议自贵:私自议论,自命不凡。

[2]退静:指不思进取。

[3]就:靠近。这里理解为隐居在山中。

[4]非:非议。间:非议,批评。

[5]有司:主管的官员。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任私自议论、自命不凡流行,那么人民就会不思进取,隐居在山上的洞穴中,就会非议当世,批评君主,就会鄙视爵位和俸禄,轻视国家官员。这样君主的法令得不到推行,该禁止的也得不到禁止。因此说:“私自议论、自命不凡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君主的政令就会得不到推行。”

人君唯无好金玉货财[1],必欲得其所好,然则必有以易之。所以易之者何也?大官尊位,不然则尊爵重禄也。如是则不肖者在上位矣。然则贤者不为下[2],智者不为谋,信者不为约,勇者不为死。如是则驱国而捐之也。故曰:“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流[3]。”

【注释】

[1]好:喜爱。

[2]不为下:不甘心居于下位。

[3]爵服下流:爵位服秩就会流向社会下层。指出现卖官鬻爵的现象。

【译文】

君主如果喜爱金玉财宝,一定希望得到它,那么就一定会拿东西来交换。用来交换金玉财宝的是什么呢?是重要的官职、尊崇的地位,不然就是尊贵的爵位、优厚的俸禄。这样的话没有才德的人就会占据高位。这样一来,那么贤能的人不会甘心居于下位,智慧的人不会为君主出谋划策,守信的人不会坚守约定,勇猛的人也不会为君主死战。这样就是在驱使国家走向毁灭。因此说:“贪图金玉财宝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就会出现卖官鬻爵的行为。”

人君唯毋听群徒比周[1],则群臣朋党[2],蔽美扬恶。然则国之情伪不见于上。如是则朋党者处前[3],寡党者处后。夫朋党者处前,贤不肖不分,则争夺之乱起,而君在危殆之中矣。故曰:“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

【注释】

[1]比周:结党营私。

[2]朋党:结成朋党。

[3]前:这里指身处高位。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任众人结党营私,那么群臣都将结成朋党,掩饰美善,宣扬丑恶。那么国家的真实情况就不会被君主所了解。这样结党营私的小人居于高位,没有朋党的人就退居在后。结党营私的小人居于高位,贤良和不肖就会难于区分,那么相互争权夺利的动乱就会发生,君主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说:“众人结党营私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贤良和不肖就会难于区分。”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1]。凡观乐者[2],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而以此事君者,皆奸人也。而人君听之,焉得毋败?然则府仓虚,蓄积竭,且奸人在上,则壅遏贤者而不进也[3]。然则国适有患[4],则优倡侏儒起而议国事矣[5],是驱国而捐之也。故曰:“观乐玩好之说胜,则奸人在上位。”

【注释】

[1]观乐玩好:指玩乐享受。

[2]观乐:用来玩乐享受的。

[3]壅遏:阻遏。

[4]适:恰好,正赶上。

[5]优倡侏儒:优伶艺人。泛指下层小人。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从玩乐享受的主张就会失败。凡是用来玩乐享受的,无非是宫殿、台池、珠玉、声乐,这些享乐都是耗费财力、伤及国体的方式。而用这些来侍奉君主的,都是奸佞之臣。如果君主听信他们,怎么能不失败呢?因此府库空虚、积蓄耗尽,而且奸佞之臣居于上位,就会阻遏贤人使他们得不到提拔晋升。那么如果国家恰逢祸患,这些下层小人就会群起议论国事,这样就是在驱使国家走向毁灭。因此说:“追求玩乐享受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奸邪小人就会占据高位。”

人君唯毋听请谒任誉[1],则群臣皆相为请。然则请谒得于上,党与成于乡[2]。如是则货财行于国[3],法制毁于官,群臣务佼而不求用[4]。然则无爵而贵,无禄而富。故曰:“请谒任誉之说胜,则绳墨不正[5]。”

【注释】

[1]请谒任誉:请托保举。誉,通“举”。一说,赞誉而保举之。

[2]乡:乡里,指下层社会。

[3]财货:财物。这里指贿赂行为。

[4]佼(jiāo):通“交”。交往,交际。用:被任用,为国家效力。

[5]绳墨不正:指规矩不能实行。绳墨,木工画线用的墨斗弹出的墨线,指规矩法度。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任请托保举的行为,群臣就会都来互相结党请托。那么请托之人就能获得高位,朋党也会在下层社会形成。这样贿赂行为就会在国内到处发生,法规制度也就会在官场遭到破坏,群臣都努力发展私交而不求为国效力。那么没有爵位也可以获得尊贵地位,没有俸禄也可以发财致富。因此说:“请托保举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规矩就不能实行。”

人君唯无听谄谀饰过之言则败[1]。奚以知其然也?夫谄臣者,常使其主不悔其过不更其失者也,故主惑而不自知也,如是则谋臣死而谄臣尊矣[2]。故曰:“谄谗饰过之说胜,则巧佞者用[3]。”

【注释】

[1]谄谀饰过:阿谀奉承,文过饰非。

[2]死:因为进谏忠言被君主处死。

[3]巧佞者:奸佞小人。

【译文】

君主如果听从阿谀奉承、文过饰非的言论就会失败。怎么知道会这样呢?那些谄谀之臣,是经常使君主不追悔自己的过错、不改正自己失误的人,故而君主被迷惑自己却不知道,这样忠谏之臣就会被处死,而谄谀之臣就会得到尊宠。因此说:“阿谀奉承、文过饰非的观点占据上风,那么奸佞小人就会被任用”。


形势解第六十四版法解第六十六